2020年08月27日09:16 來源:新華網
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是我們最大的命門。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已成為制約發展的瓶頸。要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盡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這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也是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關鍵。
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實踐反復告訴我們,掌握了關鍵核心技術,我們才能擁有自己的“大國重器”。新中國成立7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從“向科學進軍”到迎來“科學的春天”,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我國科技一直堅持獨立自主,搶抓機遇,不斷開拓,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科技整體能力持續提升,科技強國目標扎實推進。但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科技發展水平特別是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同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一些制約我國科技發展的瓶頸問題依然存在。在當前貿易保護主義上升、逆全球化思潮抬頭的形勢下,如果重要產業關鍵技術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往往容易被他人“定點攻擊”,相關企業和行業也將面臨生死考驗。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將面對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對此,必須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和完備產業體系,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打造科技、教育、產業、金融緊密融合的創新體系,用好各方面科技人才。只有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徹底消除“卡脖子”隱憂,真正發揮創新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用,化逆風逆水為動力,實現更高質量發展。(文字:徐可 海報:張倩)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國科技工作者弘揚優良傳統,堅定創新自信,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
本屆大會以“夯實‘根’基,數‘聚’未來”為主題,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主辦。原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周宏仁從企業和全球兩個視角出發,分析了工業4.0和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歷程和未來方向。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住創新便抓住了發展全局的“牛鼻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年巍)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住創新便抓住了發展全局的“牛鼻子”。為此,必須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構建新發展格局、塑造發展新優勢,這樣才能在危機中育先機、在變局中開新局。重型自航絞吸船“天鯤號”(中國經濟網資料圖 楊淼/攝)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確立了建設科技強國的重要戰略目標,明確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科技自立自強與我們一直強調的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是一脈相承的,我們要堅持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持續提升科技自主創新能力。
11月3日,國新辦召開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解讀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下稱《規劃》)。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孫光奇表示,中央財政從2009年開始對新能源汽車購置給予補貼,在此基礎上,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學習進行時】10月26日至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召開,習近平總書記作重要講話。十九屆五中全會再一次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明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9月1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對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
10月26日,工信部發布對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2524號提案的答復情況。國泰君安證券表示,未來五年,國家將不遺余力解決“卡脖子”的關鍵技術,尤其關注半導體、5G等數字經濟關鍵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