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7日09:16 來源:環球網
本文轉自【西部網】;
采訪團記者戴著瑞迪姆醫療的設備體驗了運用在手術中的VR混合虛擬現實技術。
西部網訊(記者 凌旎 蘇靜萌 趙昊 宋洋)近年來,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咸新區以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為抓手,充分發揮試點經驗示范作用,大力發展國際醫療服務,引進、培育了一批技術領先、服務高效的醫療企業。
今天(8月26日),“行走自貿區——高質量發展看陜西”網絡主題采訪團來到西咸新區的兩家醫療企業,通過體驗、探訪,感受現代醫療技術給患者帶來的便利。
瑞迪姆醫療總經理陳楠介紹公司相關情況。
中英醫療專家遠程指導 數字化醫療精準展現患者病灶
在國務院服務貿易發展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印發的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經驗和第二批“最佳實踐案例”中,陜西有一例案例入選,它就是瑞迪姆科技醫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迪姆醫療)的“探索國際遠程會診和國際醫生執業資格互認模式”案例。
瑞迪姆醫療總經理陳楠告訴記者,該案例是由公司與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及其附屬醫院,以及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陜西省腫瘤醫院以遠程數據讀取、3D成像和多點聯控等數字化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為依托,在中英醫學專家間聯合建立的遠程視頻會診平臺。目前已擁有近100名精通腫瘤、口腔科、骨科、神經內外科等多種疾病的中英醫療專家入駐平臺,專家團隊均具備他國醫生執業資質,并通過探索在遠程診療服務領域的雙向互認,實現了跨國遠程視頻診療和手術實時指導。
通過多點觸控會診平臺,患者用很短的時間就可預約到中英頂級醫院的專家遠程診療、MR實景會診、后續跟蹤服務和健康管理等,獲得個性化診療方案。
瑞迪姆醫療現已形成包括醫療數字化重建、數字化遠程會診平臺、醫療3D打印、醫療虛擬現實技術以及醫療人工智能可穿戴五個數字化醫療板塊,致力于通過3D虛擬成像、三維數字重建等技術全方位立體展現患者病灶部位,踐行了“確保診療效果高于傳統模式,醫療風險低于傳統模式”新標準,為患者提供更為高效、便利、經濟的看病方式。
工作人員向記者演示了MDT遠程多點聯控技術。“之前,遠程會診往往存在無法精準確定病情的情況,MDT遠程多點聯控技術可以將問題精確到一根血管上,醫生之間的溝通會更加高效。另外,通過線上溝通對接,該技術也能剩下跨國診療的高額費用。”陳楠說。
秦漢新城生物醫藥科技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的技術人員介紹相關情況。
共建共享醫學檢驗實驗室 降低時間、經濟成本
秦漢新城生物醫藥科技研發公共服務平臺主要針對生物醫學細分領域的基因測序、細胞科技、免疫治療三個方向,開展基因測序、分子診斷、腫瘤標志物篩查、基因編輯、微生物分析、細胞技術、免疫治療等方面的實驗。目前已有西咸新區微碼予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博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生物醫藥類企業簽訂入駐協議。
依托該平臺,秦漢新城自貿辦借助自貿區“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在省、西咸新區自貿辦的正確指導下,在西咸新區行政審批局的大力支持下,創新性提出“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持有人”制度。
所謂“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持有人”,是指共建共享實驗室為核心,其他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無需再自建實驗室,只要持有身份申請醫學檢驗資質,在獲得資質并與實驗室簽訂合同后即可開展檢驗業務。
據介紹,該模式大大降低了檢驗創新企業的時間和經濟成本,申請手續流程較原先縮短了40%以上,獲批時限縮短了 1.5 年,節約成本約 50%。
“共建共享實驗室有效促進了區域醫療健康產業的快速發展,對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高臨床檢驗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這個模式已納入國務院服務貿易發展部際聯席會議2020年‘最佳實踐案例’”。秦漢新城生物醫藥科技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相關負責人方皖說。
嫦娥五號任務一共持續20多天,總的來說是:一發、一落、一采、一升、一會、一回;其間還涉及探測器的四個組成部分的多次分離組合。此次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交會對接首先面臨的挑戰之一,就是引力環境。
嫦娥五號任務一共持續20多天,總的來說是:一發、一落、一采、一升、一會、一回;其間還涉及探測器的四個組成部分的多次分離組合。此次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交會對接首先面臨的挑戰之一,就是引力環境。
…… 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升空,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報道說,以中國古代月亮女神命名的“嫦娥五號”任務,將收集月球土壤,幫助科學家了解更多關于月球的起源和形成。
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日前簽署命令,發布新制定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合作戰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自2020年11月7日起施行。發揮貫通戰略戰役戰術、涵蓋各領域各要素的綱領性作用,自上而下、綱舉目張地牽引帶動新時代作戰條令體系建設。
記者20日從福建省商務廳獲悉,福建自貿試驗區自掛牌以來,堅持大膽試、大膽闖,形成了一批獨具福建特色、對臺先行先試的制度創新成果。”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管委會辦公室主任黎發明表示。
河南廣電全媒體記者 趙丹楓 蔣啟明 馬亞光/文 張子琪 李慶宇 于巖/視頻 2003年,年僅36歲的他 成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歷史上 最年輕的終身正教授
江蘇有一個響當當的標簽——中國工業和制造業的脊梁。兩家企業總部均選址蘇州工業園區,源自對實體經濟的堅守,在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上,彼此的理念不謀而合。面對全球產業鏈重構大變局,今年年初,擁有1.7萬家外資企業的蘇州陸續發布 “開放創新合作熱力圖”“產業鏈全球合作對接圖”,實際利用外資率再創歷史新高。
11月18日上午,河南省黨政代表團抵達江蘇南京,到紫金山實驗室進行學習考察。
11月18日上午, 在長三角考察學習的河南省黨政代表團,離開上海趕赴南京,開啟“江蘇時間”。在江蘇,代表團將前往蘇州工業園區展示中心、紫金山實驗室等地考察。
11月17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河南省近日新建一批共35家省級重點實驗室,使河南省的省級重點實驗室總數達到240家,進一步提升了河南省高能級創新平臺的科技實力。比如,依托鄭州大學建設的“河南省晶態分子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主任由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臧雙全教授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