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5日11:1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論述啟示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雖然在形式邏輯上平行并列,但在辯證邏輯視野中,文化自信卻具有本體、基礎、根本的地位,甚至可以這樣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轉化形態或存在方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的重要依據。“一個國家選擇什么樣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由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社會性質、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的。”“歷史文化”被習近平總書記放在了“社會性質”“經濟發展水平”之前,成為了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選擇首要的決定因素。作為歷史文化,不論精神文化還是制度文化都具有決定的作用,但制度文化因其穩定、固化、剛性等特殊本質更具有決定作用。
一、中國傳統制度文化基因庚續的歷史必然
人類社會的發展、演進是階段性和連續性的統一,人類社會的歷史不外是各個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必須利用以前各代遺留下來的材料、資金和生產力。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變了的環境下繼續從事所繼承的社會活動,另一方面又通過完全改變了的社會活動來變革舊的環境。正如馬克思指出:“歷史不是作為‘源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識’中而告終的,歷史的每一階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質結果,一定的生產力總和,人對自然以及個人之間歷史地形成的關系,都遇到前一代傳給后一代的大量生產力、資金和環境,盡管一方面這些生產力、資金和環境為新的一代所改變,但另一方面它們也預先規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條件,使它得到一定的發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質。”馬克思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合理地解釋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和選擇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辯證統一。既然如此,那么由物質生產決定的社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的發展和演進則尤其表現為階段性和連續性的辯證統一。
在馬克思唯物史觀視野中,人類改造世界和改造人類本身的活動是社會文化的源泉和基礎。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也是文化產生和發展的基本和初始條件。人類的文化發展、文化形態的改變,歸根到底依賴于人類生產方式的發展及其形態的變更。文化作為人的存在方式,既依賴于物質資料生產和再生產,又具有“自己構成自己”的自身相對獨立的發展過程和演進規律,仿佛深深的潛流融入或蟄伏于社會有機體之中,綿延不絕,生生不息,從而成為一個國家、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因此,只有從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長河來考察文化的發展和文化存在,才能全面理解文化的意義、本質、規律。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化即是傳統文化,傳統即是文化傳統。文化作為一個國家、民族的靈魂、氣質、智慧、神韻,不論多么“傳統”、多么“古老”、多么“陳舊”、多么“精華”、多么“糟粕”,都必將始終“噬咬”人類的過去、現代和未來——“傳統并不是一尊不變的雕像,而是一道生命洋溢的洪流,離源頭越遠,膨脹越大”。
按照馬克思唯物史觀的邏輯理路,我們不難理解,文化,不管其存在形態、一般結構如何,不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都必然接續不斷,關鍵在于社會主體的選擇和時代的創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論述就充分證明了這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生成和存在的邏輯,恰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邏輯。
二、中國傳統制度文化基因轉化的歷史圖式
如前所述,按照馬克思唯物史觀的分析框架,任何一個國家的制度建構,都離不開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和文化土壤,否則這個國家制度必然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離不開中國深厚而優秀的傳統制度文化的基因、智慧、教益和啟示。沿著制度文化演進這條基本路徑,我們理性地走向歷史深處,不難發現今天具有“十三個顯著優勢”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中的許多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都可以在傳統制度中找到文化淵源。“中國在人類發展史上曾經長期處于領先地位,自古以來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包括朝廷制度、郡縣制度、土地制度、稅賦制度、科舉制度、監察制度、軍事制度等各方面制度在內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為周邊國家和民族所學習和模仿”。
中國歷史十分悠久,制度文化格外燦爛。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唯一一沒有出現過歷史文化斷裂的國家即中國。正是在漫長的歷史演進過程中,中國積累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優良制度,這些優良制度作為一種傳統制度基因對于后世具有十分重大的啟迪。夏商周時期,我國即建立了分封制,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先后建立了郡縣制、郡國并行制、三公九卿制、刺史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等一整套政治制度。此外,中國建立了一系列完整配套的土地制度、經濟制度,如:井田制、貢賦制、編戶制、均田制、租庸調制、兩稅法、一條鞭法、攤丁入畝法等。在選賢舉能上,中國不斷創新,不斷發展,創立了世官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等一系列成體系化的選拔用人制度,為后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軍事制度的建設方面,中國也十分用心完善,先后建立了府兵制、募兵制、禁軍制、猛安謀克制、八旗制等一整套專用軍事制度。這些制度,有些甚至領先于世界近千年。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思想自古有之。在我國古代,黎民百姓是統治階級的衣食來源,是支撐國家運行的根本基礎。統治者也在歷次農民起義中看到農民的力量,明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民貴君輕”“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治國理念古已有之。
我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的局面,無論王朝如何更替,國家治理的基本框架得以延續下來,成為一種“超穩定結構”。從秦朝的“車同軌、書同文”開始,幾千年來天南地北的中國人雖然口音差別很大,但文字是相通的,這成為維護國家統一、增進民族認同的文化紐帶和心理基礎。即便是處于戰亂紛爭、政權割據時期,“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也成為時人對國家統一最強烈的表達。
“德主刑輔、明德慎罰”的禮教制度把“禮義廉恥”作為國之四維,嵌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管子》 認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禮義廉恥”對于國家存續和發展何等重要。隋唐以后,歷朝歷代都設有禮部,專門掌管國家典章法度、祭祀活動和科舉取士等事務,對于維護封建禮法、穩定世道人心發揮了重要作用。
“代天巡狩、整肅綱紀”的巡察體系,早在西周時期,就設立了官職“方伯”,對各諸侯進行巡視監察;漢武帝時期,創設了刺史制度,對地方郡縣進行監督和控制;隋唐以后,專設監察御史,掌管監察百官、巡視郡縣等事務;明清時期,八府巡按的主要職責就是巡視各省、考核吏治。我國封建社會巡察制度是比較成熟完備的,巡察官員權威極大,“御史出巡,地動山搖”“八府巡按,手捧尚方寶劍,八面威風”。“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在綿延不絕的中華歷史中,古人以其智慧創造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政治資源,為今天完善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提供了重要鏡鑒。
這些制度是封建專制制度下的具體制度,即封建之治下的中國古代國家和社會制度,然而與西方國家同時代的諸多制度相比,其優越性是明顯的。中國古代國家、社會制度支撐和保障了中國從漢朝開始直至清朝“康乾盛世”長達近兩千多年,國內生產總值占全世界經濟總量三分之一;16世紀以前世界科技發現發明300多項,中國貢獻了173項,讓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科技領跑者。
這些制度在新中國成立以后,特別是改革開放后,尤其是新時代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加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既汲取了中華優秀制度文化智慧,又“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
三、中國傳統制度文化基因超越的基本邏輯
如前所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深厚的制度文化資源作支撐,因而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與我國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歷史文化和廣大人民慣用而不覺的價值觀念是融通的。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還具有應用理論的邏輯、學習借鑒的邏輯、生動實踐的邏輯,并且實現了三者有機統一。
1.理論應用的邏輯
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之所以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很重要的一點就在于我們黨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把開拓正確道路、發展科學理論、建設有效制度有機統一起來,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建設,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及時把成功的實踐經驗轉化為制度成果,使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既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
因而,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保證人民當家作主,體現人民共同意志,維護人民合法權益,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本質屬性,也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有效運行、充滿活力的根本所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始終著眼于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因而可以有效避免出現黨派紛爭、利益集團偏私、少數政治“精英”操弄等現象,具有無可比擬的先進性。
2.學習借鑒的邏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翻開人類文明史可以看到,任何文明都不可能在自我封閉中獨立發展,需要借鑒和吸收其他文明的優秀成果來發展和完善自己。從學習社會主義國家的成功經驗來說,新中國成立初期,由于缺乏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經驗,我們以蘇為師,走蘇聯人的路。當時有這樣的說法:“蘇聯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蘇聯就是我們學習的楷模”。通過學習借鑒蘇聯經驗,我國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開展了大規模建設,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學習資本主義國家的有益成果,工業革命以來的幾百年間,西方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取得了許多文明成果。其中很多成果并不專屬于資本主義,而是人類文明的共同成果,對社會主義同樣有用。改革開放后,我國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借鑒了西方國家的某些先進做法。從引進現代化生產線到實施職業經理人制度,從建立資本市場到股份制改革,從通信技術迭代到互聯網發展……這些“舶來品”,經過引進、消化、吸收和創新發展后,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中“生根發芽”“枝繁葉茂”,有效推動了我國經濟跨越式發展。
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不能照搬照抄,不能想象突然搬來一座“飛來峰”,必須從國情出發,從實際出發,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吸收借鑒其他文明成果來發展自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立足國情、面向世界,天然就具有開放包容的品格,善于學習借鑒包括資本主義國家在內的世界其他國家的文明成果,在博采眾長中不斷自我發展和完善。
3.實踐創造的邏輯
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管不管用、有沒有效,實踐是最好的試金石。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兩大奇跡。一是經濟快速發展奇跡。我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進程,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文化影響力、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人民生活顯著改善,中華民族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二是社會長期穩定奇跡。我國長期保持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最有安全感的國家之一。可以說,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除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外,沒有任何一種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能夠在這么短的歷史時期內創造出這樣的奇跡。這就使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既有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智慧,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既學習了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治理經驗,又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既吸引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又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在沒有現成教科書的前提下,創造了具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的制度文明。
總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把開拓正確道路、發展科學理論、建設有效制度有機統一起來,把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優秀傳統制度資源、某些社會主義國家治理經驗、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等創造性運用于中國重大時代課題,提高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及時把成功的實踐經驗轉化為制度成果,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既體現了馬克思科學主義基本原則、中國優秀傳統制度文化基因,又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
(作者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作者簡介
姓名:田鵬穎 工作單位:東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聯播+11月30日至12月6日是第三個全國“憲法宣傳周”,也是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首次召開,習近平法治思想首次提出之后的首個國家憲法宣傳周。今年全國“憲法宣傳周”的主題為“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
憲法,如太陽一般耀眼,照射國家的每一處地方,保障著每一個公民的福祉權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所強調的,要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各領域全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強調:“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整體謀劃,更加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要求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用法治給行政權力定規矩、劃界限,確保行政權力在法治框架內運行。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做出新的表述:“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這些目標中,“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主要講的是物質的現代化,“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講的是制度的現代化。
在11月16日至17日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整體謀劃,更加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國家治理體系的主體和內容,決定了政府治理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的具體目標和重要內容,完善政府治理體系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關鍵步驟和迫切需要。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我國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當前,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對國家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既要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又要增強國家治理的人民性、系統性和創新性。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我國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當前,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對國家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既要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又要增強國家治理的人民性、系統性和創新性。
十九屆五中全會閉幕不久,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期間,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雜志,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11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開。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
“這與我國人口老齡化嚴峻形勢、與億萬老年人美好養老生活新期待、與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要求相比很不適應。”在中國老齡協會政策研究部主任李志宏看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仍應堅持應對人口老齡化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堅持滿足老年人需求和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