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9日19:49 來源:求是網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11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要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統籌推進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實踐中,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我們要更加重視法治、厲行法治,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堅持依法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
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只有全面依法治國才能有效保障國家治理體系的系統性、規范性、協調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會共識。提升法治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效能,是我國法治建設的重要著力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牢牢抓住“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這個總抓手,緊緊扭住提升法治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效能,堅持頂層設計和法治實踐相結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用“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明確政府權責邊界,推動“放管服”改革落地見效;加強產權司法保護,營造風清氣正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法治中國建設釋放出日益強大的創造力和生命力,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夯實根基,法治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效能得到極大提升。
當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即將開啟,法治建設也面臨著新的目標任務。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對法治建設的中長期目標提出明確要求和重要原則,“要統籌考慮國際國內形勢、法治建設進程和人民群眾法治需求,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相協同”,并就“不斷完善頂層設計,不斷創新和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提出四項重點任務。
一是加快建立健全國家治理急需、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的法律制度。“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隨著時代發展和改革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對科學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的要求越來越迫切。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要在堅持好、完善好已經建立起來并經過實踐檢驗有效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前提下,聚焦法律制度的空白點和沖突點,統籌謀劃和整體推進立改廢釋各項工作,積極推進國家安全、科技創新、公共衛生、生物安全、生態文明、防范風險、涉外法治等重要領域立法,健全國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的法律制度,以良法善治保障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二是努力提升執法司法的質量、效率、公信力。“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執法司法公正高效權威才能真正發揮好法治在國家治理中的效能。全面依法治國,必須緊緊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來推進,把公平正義作為執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線。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要加強對法律實施的監督,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努力提升執法司法的質量、效率、公信力,更好把社會主義法治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三是讓法治成為全民信仰。“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里。”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引用盧梭的這句話深刻闡明:法律要發揮作用,需要全社會信仰法律。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總書記進一步強調:“法治建設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只有全體人民信仰法治、厲行法治,國家和社會生活才能真正實現在法治軌道上運行。”針對現實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總書記極具針對性地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強化法治意識,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二是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不斷提升全體公民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夯實依法治國社會基礎。三是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完善誠信建設長效機制,加大對公德失范、誠信缺失等行為懲處力度,努力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和社會秩序。
四是堅定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在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結合歷史和現實,闡明了中國力量、中國擔當。看歷史,總書記指出,“60多年前,我們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和支持,成為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看現實,總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受到各方普遍歡迎和高度評價,被載入聯合國一系列決議”。基于此,總書記明確提出,要乘勢而上、順勢而為,堅定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為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的法治藍圖,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戰略任務,更是一場深刻而重大的社會變革。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有習近平法治思想科學指引,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必將護航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筑起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聯播+11月30日至12月6日是第三個全國“憲法宣傳周”,也是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首次召開,習近平法治思想首次提出之后的首個國家憲法宣傳周。今年全國“憲法宣傳周”的主題為“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
憲法,如太陽一般耀眼,照射國家的每一處地方,保障著每一個公民的福祉權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所強調的,要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各領域全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強調:“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整體謀劃,更加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要求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用法治給行政權力定規矩、劃界限,確保行政權力在法治框架內運行。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做出新的表述:“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這些目標中,“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主要講的是物質的現代化,“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講的是制度的現代化。
在11月16日至17日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整體謀劃,更加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國家治理體系的主體和內容,決定了政府治理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的具體目標和重要內容,完善政府治理體系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關鍵步驟和迫切需要。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我國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當前,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對國家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既要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又要增強國家治理的人民性、系統性和創新性。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我國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當前,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對國家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既要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又要增強國家治理的人民性、系統性和創新性。
十九屆五中全會閉幕不久,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期間,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雜志,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
“這與我國人口老齡化嚴峻形勢、與億萬老年人美好養老生活新期待、與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要求相比很不適應。”在中國老齡協會政策研究部主任李志宏看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仍應堅持應對人口老齡化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堅持滿足老年人需求和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相結合。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提升到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