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xxxxbbbb国产,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free性欧美媓妇喷水,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歐洲頭條丨特朗普污名化中國幾個月 我們該這樣抵制種族歧視!

2020年08月21日21:27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5034

  8月17日,倫敦,一名15歲的英國男孩在法院認罪,承認自己參與了一起發生在今年2月的襲擊事件。

  △監控顯示當時涉案的四位英國青年

  襲擊事件的受害者喬納森·莫,是一名在倫敦大學學院UCL讀書的新加坡留學生。2月24日晚九點多,他在倫敦最熱鬧的商業街——牛津街附近,遭到路人一頓毒打,就因為他長著一張華人的臉。

  △喬納森·莫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發長文描述事件經過

  那時,正是英國疫情急速蔓延時。

  半年多過去了,襲擊喬納森·莫的這名15歲英國少年將在9月7日受到英國法律的審判。

  但這并不是個案,種族仇視仍在發生。

  上周五,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中國女士小熊在河邊散步,險些被一男子故意用自行車撞倒,后來又被一群年輕人推入河中。作案時,那些人直勾勾地盯著她的眼睛說:新冠病毒。

  “我不是病毒,我是人”

  根據倫敦大都會警方公布的數據,在疫情最嚴重的三個月中,針對華人的犯罪案件激增。2018年全年類似案件360起、2019年375起,而2020年僅前3個月就發生了267起。

  英國南安普頓華人協會主席麥克博士在接受英國《衛報》采訪時說,這段日子是他來英24年以來,英國人對華人最不友好的時期。

  △英國南安普頓大學中國學聯自制海報 “我不是病毒,我是人”

  早在歐洲疫情初期,先知先覺戴上了口罩的華人就遭遇了無數的白眼,雖然時至今日,口罩已成為一個大型真香現場,但我們真笑不出來。曾有被襲擊的中國留學生說:來歐洲留學本是美好的期待和經歷,而現實卻讓自己對這個決定產生懷疑——花這么多錢在外求學,結果可能戴個口罩都不受人待見?

  惡之鼓風機

  3月19日,特朗普總統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的講稿被記者拍下,成為轟動全球的新聞。稿件中的“新冠病毒”被劃掉,手寫改成了“中國的病毒”(Chinese Virus)。CNN說,隨著美國新冠病毒感染人數的與日俱增,特朗普開始改變調門,想把中國當成“替罪羊”。

  △媒體拍到特朗普講話稿中“新冠病毒”被手動改為“中國病毒”

  其實這并不是他第一次拋出“中國人病毒”或者說“中國的病毒”(Chinese Virus)這個說法。早在之前,在他的推特賬號上,這樣的表述就出現過。當時這種挑戰底線的提法讓美國主流媒體震動,醫學界一片反對,批判之聲不絕。但讓人遺憾的是,這條推特收獲了31萬個點贊。

  △目前可查到的特朗普最早的一篇有此表述的推文

  一個口子被撕開了。原本被社會主流價值遏制的東西傾瀉而出。原來見不得陽光,也不敢招搖過市的東西,現在有了一個大人物公然為之張目。

  2020年3月,這兩個詞在特朗普的推特上共出現8次,通過各路媒體二次傳播的次數則以千萬計。很快,一些他的追隨者或更為極端的人就蠢蠢欲動,打算真正做點什么了。很快,美國華裔、甚至其他亞裔被襲擊的新聞開始屢見不鮮,受害者其實很多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

  從5月份開始,出于不想嚇跑華裔選民等原因,特朗普不再提“中國的病毒”(Chinese Virus),而改口為“中國病毒”(China Virus),最近這3個月他的推文中共提了21次。疫情嚴峻需要“甩鍋”,大選逼近需要假想敵,而這種提法所引發的漣漪效應,已不是始作俑者所能控制。

  幸而這并非各國領導人的主流立場。歐洲的多位領導人就在正式場合強調,絕不容忍借新冠肺炎污名化華人、歧視華人。

  幸而“反種族歧視”仍是歐洲社會的主流價值觀。

  我們并不孤獨

  種族仇恨已成疫情帶來的衍生災害,但我們需要看到,更多人是和我們站在一起的。

  我們計劃幫助12000名55歲以上的華人老人,以及那些因害怕種族仇恨而躲在屋子里不敢出門的人,我們想給他們信心,讓他們走出家門。那些持仇恨觀點的人是極少數,絕大多數倫敦人并不是這么想的。新冠病毒是一種新的病毒,而種族歧視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病毒,一種我們應該馬上停止傳播的病毒。

  △總臺記者專訪倫敦金融城旗下慈善機構負責人凱瑟琳·馬奧尼

  倫敦金融城慈善機構剛為居住在倫敦某區的萬名華人老人捐款25萬英鎊,用于招募更多志愿者,為可能面臨心理問題的華人老人服務。

  語言不好的老人是一個弱勢群體,另一個弱勢群體就是人生地不熟的留學生。

  寫給留學的你

  歐盟統計數據顯示,整個歐洲有共計40萬中國留學生在此求學,僅英國一國,2019年的中國留學生人數(本科及以上)已超12萬。

  開學在即,初來乍到的你遇到種族歧視該怎么辦?

  首先,你需要知道什么樣的行為算“種族歧視”

  使用任何污蔑性語言攻擊種族、人種、國籍,包括起哄式的言語攻擊

  暴力行為,包括強行控制對方身體,比如導致美國黑人弗洛伊德死亡的“膝蓋殺”

  其他虐待、侮辱、玷污行為

  其次,不要忍氣吞聲,要報告,要報警

  著名抗日將領張治中的外孫女,創立了英中律師協會的愛國華僑朱小久,在疫情后發起了“國際華人應對種族歧視聯盟”。遇上事兒了怎么辦?作為律師,她這么支招:

  每個國家都有反對種族歧視的法律和條規。所以作為華人,第一點要認識到,我們不允許任何人對自己有歧視,種族歧視是違法的,這是在世界上公認的。但這個概念并沒有滲透和普及到每一個華人家庭里。所以大家意識到自己的權利是第一步,然后才是維權。

  如果你是來英國上大學的大學生,在校園里遇到種族歧視,你應該第一步報告給學生中心(Student Hub),同時可以報告給治安部門(Security Office),這兩個部門你應該馬上去報告,一定不能忍氣吞聲,因為有一點很重要:當地政府是否重視種族歧視完全看統計數字。如果不報案情,案件數量低,它就不重要;但如果報案率達到一定數量,比如今年1到3月,種族歧視的案例激增三倍,所以政府和媒體都開始重視。但如果沒有你在第一步把案情報給警察,報案雖然并不意味著能抓住滋事者,但這個案情的記錄對華人而言非常重要。所以無論是基于法律上保護自己的權益,還是盡公民責任,都應該報警。

  每個國家的報警電話都不一樣,到了這個國家應該先搞清楚。

  △總臺記者專訪中英律師協會創立者、“國際華人應對種族歧視聯盟”發起人朱小久

  想解鎖更完整的斗爭技能,請戳完整版↓

  還記得開頭提到的莫名其妙挨了一頓揍的新加坡留學生喬納森·莫嗎?他就報了警,在個人賬號上發帖講述了自己的遭遇,以警示更多的人。

  所以,不要有受害者恥辱,這不是你的錯!

  最重要的,不姑息不容忍,在保護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堅決抵制種族歧視。

  歐洲主要國家種族歧視案件報警方式一覽

  英國

  電話101,或999如果有人身危險

  電郵 [email protected]

  網上http://www.met.police.uk/ro/report/ocr/af/how-to-report-a-crime/,可在網上填表格報案,處理時間大約2天

  去警察局報案https://www.met.police.uk/contact/find-a-police-station/,在鏈接網頁里輸入郵編Post Code找出警局地址。

  德國

  德國急救電話:112,德國報警電話:110

  聯邦反歧視局電話 +49(0)30 18555-1855

  中國駐德國使館領事保護電話(僅限緊急情況):0049-30-27588551

  駐法蘭克福總領館領事保護電話(僅限緊急情況):0049-15171998522

  駐杜塞爾多夫總領館領事保護電話(僅限緊急情況):0049-211-55080446

  駐慕尼黑總領館領事保護電話(僅限緊急情況):0049-15171998522

  駐漢堡總領館領事保護電話(僅限緊急情況):0049-40-81976303

  法國

  當地報警電話17

  意大利

  當地報警電話112或113

  西班牙

  報警電話091  急救電話112

  要向歧視所發生的的自治區政府申訴。西班牙有17個自治區,每個自治區都有自己的法律規定。假設以安達盧西亞自治區為例,要去當地市政府填寫書面報告

  法院或警察局報案,也可以前往專業的服務中心咨詢

  監制丨姜秋鏑

  記者丨西佳 王璇

文章關鍵詞:種族歧視 特朗普 pnn UCL 污名化 頭條 領事保護 責編:林瑤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種族歧視:一個主義,多重面具

    6 月 5 日,人們手持寫有“黑人的命也是命”字樣的橫幅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灣區洛斯阿爾托斯參加抗議活動 更具挑戰、更為頑固的則是結構性種族主義,它表現在美國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的諸多方面。

  • 美國反種族歧視抗議持續 激烈沖突不斷

    美國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已經持續數月,各類沖突也不斷發生。當地時間10月31日,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格雷厄姆也發生了警察與抗議者沖突的事件。報道稱,當天至少有8名抗議者遭警方逮捕,其中包括一名媒體工作者。

  • 抗議引發費城宵禁 “系統性種族歧視”困擾美國

    當地時間28日晚,美國費城警察槍殺非洲裔男子沃爾特·華萊士引發的反對種族歧視和警察暴力執法抗議活動在費城進入第三天。這份研究報告還發現,在753起受害者沒有攜帶任何武器的警察槍擊致死案中,非洲裔被槍殺的比例是白人的3.18倍。

  • 不稱呼貝多芬全名屬于種族歧視?有人叫出了莫扎特受洗時的全名......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美國《紀事》網絡雜志近日刊登的一篇文章引發網絡熱議。文章呼吁,人們在談及一些偉大的古典音樂家時,應稱呼他們的全名,否則就是“性別歧視”和“種族歧視”。

  • 北美觀察丨美國分化:“隱形歧視”高豎玻璃墻 美國價值吸引何在

    當地時間10月21日,特朗普總統提名的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艾米·康尼·巴雷特在回答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的提問時,拒絕回答了有關美國是否存在“系統性種族歧視”的問題?!鳌洞笪餮笤驴穲蟮?,美國著名高校普林斯頓大學的300余名教職員工聯名上書,批評校長克里斯托弗·艾斯格魯伯“冷漠無視了校內種族歧視的惡劣影響”

  • 美國非裔民眾在線紀念“百萬人游行”25周年 呼吁消除種族歧視

    1995年10月16日,眾多非洲裔美國人聚集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國家廣場,呼吁非洲裔美國人加強凝聚力,通過自身的努力來對抗社會中存在的不公。今年是該活動25周年,今年因非洲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遭警察暴力執法身亡,美國多地掀起曠日持久的抗議種族歧視的浪潮,因此今年的紀念活動尤其受到關注。

  • 美國一副州長夫人購物遭遇“種族歧視”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副州長費特曼的妻子名叫吉塞勒,來自巴西,是一名拉丁裔美國人。吉塞勒在采訪時表示,自己當時去商店購物結賬時,這名白人女子就開始騷擾她并對她大喊“你是個黑鬼”。

  • 又見暴力執法 美國波特蘭反種族歧視抗議持續

    今年5月25日,非洲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遭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在全美范圍內引發了一系列反對警察暴力執法、反對系統性種族歧視的抗議示威活動,至今仍未平息。有美國民權領袖指出,沒有證據顯示這名非洲裔孕婦當時有拒捕的行為,這是堪薩斯城警方暴力對待非洲裔的又一案例。

  • 聯合國人權高專:正視種族主義根源問題

    10月1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5次會議舉行反種族主義議題一般性辯論。多個非政府組織代表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一些西方國家針對非洲人后裔等少數族裔的歧視進一步加劇。

  •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關注針對非洲人后裔的種族歧視和警察暴力問題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5次會議1日舉行反種族主義議題一般性辯論。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和各國代表紛紛譴責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強調國際社會應加緊落實《德班宣言和行動綱領》,切實保障非洲人后裔的權利。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