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9日14:52 來源:中國日報網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和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的嚴峻考驗,尤其是在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的不利開局之下,中國經濟二季度仍保持了3.2%的增長,這彰顯出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
//穩步復蘇//
中國經濟二季度所表現出的復蘇態勢明顯超出了國內外大多數學者的預期。從各種政策和目前的走勢來看,這一態勢將在三、四季度延續,具體說來,三季度復蘇將比較強勁,而四季度將逐步企穩。此外,下半年經濟增長有望抵消上半年的經濟損失,從而實現全年整體正增長,盡管增幅有限。
圖片來源:新華社
從生產角度看,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3%、4.7%和1.9%,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速回升幅度最大,制造業和建筑業回升幅度尤為明顯,顯示出中國第二產業的韌性較強。
而在第三產業中受疫情影響嚴重的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復蘇。盡管住宿和餐飲業當前仍處于同比下降,但降幅相較于一季度收窄17.3個百分點。因此,這些行業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同時也為下半年中國經濟整體持續增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圖片來源:新華社
從需求角度看,中國經濟的復蘇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突出表現:
一是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帶動了經濟復蘇。二季度,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居民生活有序恢復,各地因地制宜采取各種措施擴大消費,帶動居民消費回升。盡管二季度消費需求拉動GDP同比仍下降2.3個百分點,但相較于一季度,降幅收窄了2.1個百分點。
二是在一系列財政和貨幣政策的支持下,投資需求由一季度的明顯下降轉為增長,對經濟的向上拉動作用明顯增強。
三是穩外貿政策措施的效果逐步顯現,凈出口需求由一季度下降轉為增長。二季度凈出口需求拉動GDP增長0.5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從收入角度看,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回升。上半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義增長2.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6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3%,但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上半年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2.8%,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3.9個百分點,收窄幅度明顯。此外,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10.8%,較一季度也收窄3.5個百分點。
//釋放潛能//
在疫情嚴重程度差別不是很大的情況下,不同地區的經濟降幅有所不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新經濟新動能在各地經濟中所占比重不同:新經濟新動能占比高的地區經濟降幅小一些,反之則大一些。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新經濟增加值為16.19萬億元,占當年GDP的16.3%。雖然新經濟目前還不能完全抵消傳統經濟下滑所帶來的壓力,但隨著新經濟占比不斷增大,當它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就有可能對沖掉傳統經濟的下行壓力。因此,我們應當給予新經濟更多的支持。
盡管新冠疫情給各國經濟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但同時也為新經濟提供了迅速發展的機會。其中,高技術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新興產業增長明顯,在線教育、線上辦公、網絡會議、遠程醫療等新型商業模式也得以快速發展。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從消費角度看,新經濟在中國經濟復蘇中發揮的關鍵作用不言而喻。今年上半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14.3%,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高出25.7個百分點。互聯網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以網絡購物、共享平臺為代表的新型消費模式發展迅速。許多傳統商場、超市和餐廳也開始積極拓展線上銷售模式。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以及人們疫情防控意識的增強,新型消費模式將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由此將可能釋放巨大的經濟增長動能。
從投資角度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兩新一重”建設作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推動經濟增長方式加快轉變的重要舉措。而“兩新一重”的第一“新”指的就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它是促進新經濟新動能發展的重要支撐。投資新經濟、促進新經濟健康增長,對于抵消新冠疫情沖擊、推動經濟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將具有重要意義。
當地時間11月16日,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通過視頻參加“彭博創新經濟論壇”時表示,即將上任的新一屆美國政府應迅速采取行動,恢復與中國如今受損的溝通渠道,促進兩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不管是企業通過自身的創新發展,還是政府打造文旅消費聚集區營造的良好消費環境,各方都在大力培育新消費、新動能。自今年3月起,成都連續舉辦了8場新經濟、新場景、新產品發布會,每月定期推出圍繞新技術、新零售、新供應鏈等主題的100個新產品和100個新場景。
屆進博會,各國企業參展熱情仍然不減,不少跨國公司把相關領域新技術、新產品帶到進博會,希望通過展會找到參與中國新發展的機遇。跨國企業不斷擴大在華投資,彰顯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而在疫情下催生出的中國經濟發展新業態、新趨勢,更是讓跨國企業看到了中國市場的韌勁。
參加電商直播專項職業技能培訓的學員在浙江義烏順利通過考核并獲得“電商直播專項職業能力證書”。如今,數字化轉型是餐飲業大勢所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調研數據顯示,67.6%的餐飲企業計劃在疫情結束后,優化供應鏈或加速數字化轉型。
商品經濟的發展、社會分工的深化、國際貿易的拓展,讓生產、分配、交換、消費不僅表現為一國國內經濟循環,各個環節的觸角也延伸到國外。
新消費有效促進消費回補持續釋放消費潛力。分析認為,今年以來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的在線新經濟,在自身迎來新機遇的同時,也給消費領域帶來新變化,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中國各地消費呈現日日紅景象。
不斷增加的5G基站,是在中國大地上如火如荼建設的大批新型基礎設施的一個縮影。可以預見,這樣的趨勢在后疫情時代仍將繼續,推動中國加速進入全面數字經濟時代,為經濟發展創造新機遇。
核心觀點: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盤和林認為,要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上下功夫,以高度自由、高度便利、高度法治為主要目標創新經濟治理,著力破除行政區劃壁壘和行政管理體制機制弊端,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推進改革開放,為海南經濟特區發展不斷注入強勁的新活力。
新經濟“解鎖”新玩法 國慶消費亮點可期 “20+破譯街區的方式,化身偵探來解密”,作為一條潮流網紅店鋪與傳統弄堂小店雜然相處的歷史街區,上海市長寧區的愚園路如今也通過挖掘街區的“新玩法”,讓老馬路充滿等待探索的新鮮感。
近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好消息頻傳。示范區執委會副主任張忠偉介紹,示范區橫跨滬蘇浙,毗鄰淀山湖,位于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三地,面積接近2300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