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5日21:39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當地時間8月14日,美國商務部發布數據顯示,美國7月零售銷售月率增長1.2%,連續第二個月增速放緩,而且低于市場預期的1.9%。而美國勞工部前一天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周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已經降至不到100萬人,這是3月新冠疫情襲擊美國以來的首次,但仍處于歷史高位。
隨著喜憂參半的經濟數據陸續出爐,對于美國經濟復蘇前景的爭論正在加劇。不僅經濟學家各持己見,白宮和美聯儲也各執一詞。值此經濟形勢陰晴不定之際,美國股市卻表現強勁,截至14日收盤,標普500指數報3372.85點,盤中再次逼近創紀錄高位。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華爾街日報》稱,這是3月疫情暴發以來,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降至不到100萬人
謹慎看待就業數據
美國勞工部8月13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8月8日的一周,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后降至96.3萬人,數月來首次降至100萬關口以下,這還是3月疫情暴發以來的首次。
盡管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已從3月687萬人的峰值大幅下降,但仍處于歷史高位,遠遠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后66.5萬人的最高紀錄。
《華爾街日報》分析稱,美國過去兩周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的下降,扭轉了7月中旬時一度令人擔憂的上升趨勢。但對于最近數據的下降,有一點值得警惕:由于聯邦政府向失業人員提供的每周600美元額外補助已于7月底到期,因此失業者申請救濟的動機已經減弱。
盡管很難準確評估“動機因素”可能產生多大影響,但在過去,申請失業救濟人員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一些明明有資格領取救濟的人,因為怕麻煩,就是不愿提出申請。
此外,盡管單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降至不到100萬人,但經濟學家普遍主張謹慎看待這一數據,因為一些其他來源的就業數據正在釋放不同的信號。例如,員工排班管理軟件公司Homebase的數據顯示,7月初以來,在餐館、零售商店和其他小企業工作的時薪雇員數量一直持平,并未出現增長跡象。
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因為疫情暴發以來,在各種針對美國勞工部月度非農就業數據的預測中,Homebase的數據是表現較好的指標之一。與此同時,勞動力管理軟件公司Kronos的數據顯示,工作班次增長情況與Homebase數據所反映的情況類似,表明美國就業市場復蘇疲軟。
“就業復蘇似乎正在失去動力。”招聘網站Indeed的經濟學家安妮麗莎白·康克爾表示,該網站的職位數量在連續14周上升后,增速已經降至5月初以來的最低值,“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下降是令人鼓舞的,但前面的路還很長。”
△路透社稱,美國7月零售銷售增速放緩,萌芽中的經濟復蘇面臨諸多障礙
激辯經濟復蘇前景
“謹慎樂觀”的就業數據出爐后,美國商務部8月14日發布數據顯示,美國7月零售銷售月率增長1.2%,已經連續第二個月增速放緩,而且低于市場預期的1.9%。
其中,電子產品和家電銷售月度增長22.9%,服裝銷售增長5.7%,受疫情打擊尤其嚴重的酒吧和餐館銷售增長5%。同時,汽車零部件和經銷商銷售額下降1.2%,導致整體數據有所下降,體育用品和書店銷售下降5%,而住宅銷售下降2.9%。
分析師認為,美國7月消費者支出低于預期,原因是前一個月的零售銷售熱潮降溫。由于三分之二的美國經濟活動來自消費者支出,零售銷售被視為經濟風向標。此前,美國零售銷售在6月大增8.4%,但疫情反彈導致經濟重啟陷于停滯,拖累銷售增長趨勢。而7月的增速放緩反映出汽車和建材銷售的下滑,以及餐館和服裝銷售的疲軟。
目前,由于多項數據傳遞出的信號不一,經濟學家對于美國經濟的復蘇勢頭也存在分歧。
巴克萊首席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卡彭表示:“7月的總體數據表明,美國經濟仍有增長勢頭。懸而未決的問題是,我們能否把這種勢頭延續到9月和10月。”
“隨著第二波停擺大幅壓制經濟活動,聯邦政府又停止向失業者每周寄送600美元的支票,天空看起來又一次變暗了。”三菱日聯金融集團駐紐約首席經濟學家克里斯·魯普基則說,“如果國會和總統不能盡快就如何支持萌芽中的經濟復蘇達成協議,只要這場大瘟疫沒有結束,經濟衰退也不會結束。”
與此同時,對于美國經濟復蘇前景的解讀,白宮和美聯儲也各執一詞。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拉里·庫德洛8月13日預計,美國失業率最早將于本月回歸個位數,隨著經濟從疫情引發的衰退中復蘇,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率有望達到20%或更高。“我想說的關鍵一點是,經濟正在反彈,看起來像是V型復蘇,目前看到的近期數據甚至比一個月前更好。”他說。
來自白宮經濟學家的樂觀看法,與美聯儲多位官員的言論形成鮮明對比。這些美聯儲官員本周表示,在疫情再度反彈后,經濟復蘇正在放緩,而且在病毒得到控制前,美國經濟無法完全復蘇。明尼阿波利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尼爾·卡什卡里日前表示,疫情在美國快速蔓延,美國當前應對措施并不奏效,應該在全國范圍內實施“更嚴格的封鎖措施”以控制疫情。
△《商業內幕》稱,在大蕭條以來最劇烈的經濟衰退形勢下,4個原因讓股市反彈至歷史高點附近
股市上漲邏輯何在?
當前美國經濟復蘇面臨諸多爭議,但美國股市卻逆勢上揚,引發各界廣泛關注。
美股標普500指數8月14日一度上漲0.15%,至3378.51點,但隨后回落,收跌0.58點,跌幅為0.02%,報3372.85點。8月12日和13日,標普500指數都在盤中短暫突破2月19日觸及的紀錄收盤高位3386.15點,14日盤中再度接近這一高位,最終仍差臨門一腳。
截至8月12日,全球股市市值/GDP達100.35%。美國的這一指標尤其高,已攀升至177%的新高。與此同時,美國二季度GDP創二戰以來最大降幅,且疫情反彈仍在拖累經濟復蘇。許多投資者關心的是:股市為何逆勢上漲?背離基本面的高估值能否持續?
綜合市場各方觀點,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可以用來解釋美股與經濟基本面脫節的現象。
首先是美聯儲的寬松貨幣政策。通過史無前例的量化寬松,美聯儲正以超大規模購買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向市場注入流動性。
美國景順基金高級基金經理李山泉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目前主要是流動性驅動的股市上漲。那么大的貨幣寬松,總有很多流動性會流到股市。”
金融服務公司LPL Financial也稱,大規模的貨幣刺激,大幅增加了貨幣供應,其中一些錢投入到了股票市場,“從歷史上看,貨幣供應量的增長和股票價格的走勢是同步的。”
第二個原因,是市場的樂觀預期。李山泉認為,市場預計美國有的地方經濟反彈力度還是比較大的,至少在近期有這種反彈的預期,例如亞特蘭大聯儲已經調高第三季度美國GDP增長率,新的估計為增長26.2%,高于前值20.5%。
此外,市場對于疫苗問世后能夠扭轉乾坤也充滿信心。比如,當有關疫苗的積極消息傳出后,一些避險資產的吸引力就會減弱,因此出現下跌。路透社本周也報道稱,對疫苗研發的期望正在促使投資者減持黃金和國債等避險資產,并買回一些遭受疫情打擊的公司股票。
第三,則是低利率因素。當前,美聯儲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0~0.25%不變,并重申將在未來幾個月繼續購買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以壓低長期利率。李山泉指出:“利息率低,股市的相對預期回報率就明顯高多了。”換句話說,股市成了當下為數不多的投資選項之一。
《商業內幕》分析稱,雖然股票很貴,但與美國國債相比,其實看起來很便宜,目前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徘徊在0.6%附近。在如此低的利率下將未來的利潤折現,股票估值將會得到顯著提升。
第四,科技的力量。臉書、蘋果、亞馬遜和谷歌母公司字母表7月底發布的強勁財報,再度證明了這一點。當然,驅動股市上揚的并非只有這些科技巨頭,考慮到標普500指數中約有40%的股票被歸類為科技、數字媒體或電子商務,這類股票的強勢表現對于股市整體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央視記者 顧鄉)
(編輯 陶夢琪)
全球幾個主要經濟體上周公布的最新制造業數據普遍走強,世界經濟逐漸顯現緩慢回升態勢。新華社記者 方喆攝 另一方面,部分發達經濟體因為國內疫情控制不力,挫傷企業信心,使經濟前景面臨巨大不確定性。
當地時間12月4日,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表示,最新的就業數據表明美國經濟環境嚴峻,國家或面臨“黑暗冬天”,并要求特朗普政府采取“緊急行動”。拜登表示,如果國會和特朗普總統不采取行動,到12月底,將有1200萬美國人失去他們的失業救濟金,這是他們負擔食物和支付賬單的經濟來源。
“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經濟實現正增長,提振了各國經濟復蘇和發展的信心。”賈邁勒認為,無論是抗擊疫情還是經貿合作,中國始終是多邊主義的踐行者和捍衛者,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國家統計局11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高于上月0.7、0.2和0.4個百分點。彭博社的報道說,一系列早期指標顯示,受出口和股市升至2015年以來最高位的支撐,中國的經濟復蘇趨于穩定。
當地時間12月1日,總部位于法國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到明年年底,全球經濟可能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的水平,預計中國對明年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達到三分之一。
我國PMI連續9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表明經濟呈現持續穩定恢復態勢,質量持續向好。由于國內疫情防控得力,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加快,我國經濟自3月以來持續恢復。展望未來,憑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空間廣、政策工具多等有利因素,中國經濟必將克服暫時的困難,繼續鞏固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2020年11月30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中國采購經理指數。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的經濟復蘇就沒有短板,比如數據顯示紡織服裝服飾業,自從開年以來一直位于臨界點以下,行業景氣度仍然偏弱。
(記者杜海濤)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1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1%,較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創年內高點,且連續5個月運行在51%及以上,經濟復蘇勢頭穩中有進。
11月27日,第十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開幕。本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就是要深化中國與東盟數字經濟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雙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調查顯示,由于供需同步改善,加之惠企紓困政策持續落地顯效,中小企業效益狀況略有改善。近一個月來,國務院層面密集開會部署更大力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從中央部委到地方也在加快部署新一輪舉措,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特別護航中小企業發展上合力打出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