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3日08:48 來源:河南新聞廣播
高考過后,不少家庭經濟困難的考生期待錄取通知書的同時,也會為上大學的費用發愁。河南省啟動2020年普通高校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入學資助項目,專項解決學生入學的路費和入校后短期生活費。
不少成績優異、家庭貧困的考生,在憧憬大學生活的同時,也擔心隨錄取通知書到來的學費收繳單。家住周口西華的考生程佳,父母體弱多病,生活來源全靠家里的幾畝地,對她來說,能湊夠去上大學的路費都有難度:“家里經濟條件壓力挺大的,交學費的時候,只能賣小麥玉米。”
為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因入學面臨的經濟壓力,河南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河南省教育發展基金會聯合發出通知明確,我省將籌措專項資金,用于資助普通高校困難新生到校報到及入學后的短期生活費用。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宋振:“被省內高校錄取的新生資助標準為每人500元,被省外院校錄取的新生資助標準為每人1000元,解決入學時的路費和入校后短期生活費問題。”
按照規定,高校新生入學資助對象為省內2020年普通高中應屆畢業生、參加高考并被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錄取的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其中,優先資助孤殘學生、父母喪失勞動能力學生、少數民族學生、烈士子女、單親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農村絕對貧困家庭學生等。宋振: “拿到錄取通知書以后可以通過普通高中申請。”
新生入學資助款要求專卡限時發放——使用普通高中資助卡發放,并確保在新生入學前將資助款發放到學生手中。如有領取資助款后不到高校報到注冊的,各級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或省屬學校負責追回資助款。
河南省要求,各學校在具體落實資助名單時要向建檔立卡等四類學生以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出現經濟困難的學生傾斜。各級學生資助管理部門將對入學資助項目的執行和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并接受中國教育基金會和省資助中心、省教育發展基金會的監督和檢查。
其實,困難新生入學資助項目只是我省各類資助項目的一種,近幾年,河南省已經逐步形成國家獎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學費減免等多種資助方式,確保貧困學生“入學前不愁,入學后無憂”。在眾多資助方式中,國家助學貸款可以說是考生和家長比較熟悉的一類。目前在我省執行的國家助學貸款有兩種模式。省教育廳工作人員: “一是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即通過就讀學校向經辦銀行申請;二是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即通過戶籍所在縣(市、區)的學生資助管理機構提出申請。”
其中,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屬于國家助學貸款,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學生,含第二學士學位、高職學生,每人每年貸款額度不超過8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貸款額度不超過12000元。河南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借款學生在校期間利息由財政全額貼息,畢業后2年算寬限期,這兩年只付利息,不還本金。寬限期后,學生和家長分期償還貸款和利息。”
河南省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今年政策有新變化,今年全省將首次開啟續貸遠程辦理模式,也就是學生續貸借款可以不用再到資助中心現場簽合同,可以直接網上遠程操作。中牟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員:“不用到現場了,網上有提示,一步一步往下操作。網上可以直接做了,做完以后我們這邊可以看到,一審核就通過了,不用到現場了。”
目前,河南省遠程辦理僅適用于續貸借款學生,即日起開始受理。首次申請助學貸款的借款學生仍然需要和共同借款人在縣級資助中心現場簽訂合同,現場核查并提交相關證件資料。
除了國家助學貸款,河南省在高等教育階段建立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師范生免費教育、勤工助學、學費減免、退役士兵教育資助等多種形式有機結合的家庭經濟困難高校學生資助政策體系,讓“學生入學前不愁,入學后無憂”。
記者今天寧夏教育廳獲悉,國家開發銀行寧夏分行近日向8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2020年度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5.27億元,貸款額和受益學生均創歷史新高。
記者昨日從省教育廳獲悉,截至11月18日,我省發放2020年度國家助學貸款43.89億元,資助省內高校和考往省外高校的河南籍學生60.07萬人,貸款發放和資助學生數量連續四年居全國首位,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再添新績。
11月19日,記者從河南教育廳獲悉,截至2020年11月18日,河南省發放2020年度國家助學貸款43.89億元,資助省內高校和考往省外高校的河南籍學生60.07萬人,貸款發放和資助學生數量連續四年居全國首位,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再添新績。
發放過冬棉衣 學校買了多款棉衣 多出幾百元 在校內的公眾號上 也有些同學反映同樣問題 懷疑是詐騙短信 據悉 學校通過分析學生 在校刷飯卡數據 比對困難生庫 并結合學生綜合表現
如今,在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畢業生,職業院校畢業生成為支撐中小企業聚集發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和城鎮化發展的主力軍。
“到明年年中,焦作澗西街棚戶區將會有3萬戶居民入住新居;項目終期建成后,將為11萬居民徹底改善居住條件,真正實現‘安居夢’。展望“十四五”,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任務,將書寫出更加幸福美好的時代答卷。
河北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楊勇介紹說,2016至2019年全省累計安排各類資助資金252.7億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860萬人次。河北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校長治校辦學能力、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努力讓每個學生享受到優質教育。
“一個都不少”的,絕不僅僅是涼山,截至2020年9月15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60萬人降至241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清零。5年來,42.8萬名“特崗計劃”教師為鄉村教育注入新鮮力量,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惠及中西部8萬多所鄉村學校約130萬名教師,農村教師隊伍素質整體改善。
“十三五”時期,我國開啟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歷史新征程,教育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截至2019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3.01萬所,各級各類學歷教育在校生2.82億人,專任教師1732.03萬人,中國已經建起了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訊(記者佘穎)“十三五”時期,我國開啟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歷史新征程,教育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5年來,我國安排“特崗計劃”教師42.8萬人;5年來,資助各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3.9億人次,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惠及4000萬農村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