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2日10:55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鄉村振興怎么干?廣西富川瑤族自治縣茶家村交出了一份美麗答卷。茶家村實現脫貧摘帽后,積極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通過興產業、打造旅游景點實現美麗“蛻變”,探索出一條鄉村振興的路子。
走進茶家村,成片的葡萄園掛滿了一串串紫紅色的大果葡萄,農戶們正在進行采摘作業,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茶家村支書段志雄告訴記者,以前村民種沃柑風險大,導致增收不穩定,在村里成立沃民合作社后,積極引進市場需求大的葡萄種植產業,目前村里共種植了260畝葡萄,今年的收益達到260萬元,極大地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和村集體經濟收入。
富川瑤族自治縣富陽鎮茶家村黨支部書記 段志雄:我們就通過成立了一個合作社,把常規的品種改為市場需求(的品種)葡萄的產量是18萬斤,基本上可能也是在260萬左右,葡萄的收入是260萬。
為使“富民產業”更好發展,茶家村利用扶貧項目資金引進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實現葡萄種植水肥一體化灌溉,還與四會市電商平臺建立農產品產銷對接平臺,簽訂消費扶貧協議,進一步拓寬農產品銷路。
在推動鄉村振興過程中,茶家村還通過實施“美麗工程”產生“美麗效應”,將打造鄉村旅游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實施整村鄉村風貌提升工程,并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打造了下鯉魚壩旅游景點,村民居住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吸引了外地游客前來觀光。
富川瑤族自治縣富陽鎮茶家村駐村第一書記 阮清鋒:積極爭取500多萬的項目資金,全力打造整村提升工程。建設了觀光棧道、觀景臺、休閑廣場、文化樓等基礎設施。
水庫碧波蕩漾、遠處山巒層疊、漂亮及富有特色的民房,曾經的貧困村成了如詩如畫的美麗鄉村,沿棧道觀景漫步成了當地村民的日常活動及外地游客的必選項目。
富川瑤族自治縣富陽鎮茶家村村民 陳義:和原來相比翻了幾十倍。我將近60歲了,也不知道馬上弄成這樣的情況,三年的變化就好大了,現在住著 我在家看著(風景)很爽,回來吃飽飯出來乘涼特別舒服。
游客 尹航:來了之后就感覺還挺好看的,因為就是不僅能看到湖面,而且能看到一些富川的天際線就挺好看的。來這邊之后覺得就這個裝修很漂亮, 然后就和那個以前的農村就是有一種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是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記者還了解到,為加快推進鄉村振興,茶家村將進一步吸納村民參與葡萄種植,計劃明年將葡萄種植面積擴大到400畝,并鼓勵村民大力發展臍橙、香芋、南瓜、芋頭等特色農業種植,同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逐步打造鄉村生態旅游產業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提質升級,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富川瑤族自治縣富陽鎮茶家村駐村第一書記 阮清鋒:為當地的村民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場所,同時也吸引了外地的游客過來觀光旅游,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旅游奠定了良好基礎。下一步,我們將抓好抓實鄉村風貌提升行動,完善基礎設施,引進特色民宿,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旅游品牌,有力促進鄉村振興。
(總臺央視記者 廖汨 劉暢)
蘇家塘距縣城9.6公里,是江西省橫峰縣姚家鄉的一個耕讀小村,村如其名,村里大部分人都姓蘇。蘇家塘村利用秀美鄉村建設成果、鄉村生態資源,搭乘鄉村振興戰略快車,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休閑、度假等農村經濟新業態,不斷增強著秀美鄉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要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健全糧食安全制度體系,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在探索現代農業發展道路上創造更多經驗。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突出抓好耕地保護和地力提升,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消除貧困是國際社會亟須正視的嚴峻挑戰,更是各國人民孜孜以求的共同夢想。中國的減貧探索和實踐對世界減貧與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為世界減貧事業作出了看得見、摸得著的貢獻,為世界人權事業交出了一份成功的答卷。
到周邊鄉村感受自然閑適的田園生活,體驗蔬果采摘,感受鄉土民俗……雙節期間,生態旅游也受到許多游客歡迎。為保障景區安全有序開放,游客健康安全出游,各地景區認真落實“限量、預約、錯峰”要求,推出各類安全防護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中央對深化農業農村改革作出的最新重要部署,為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岔峪村東臨黃河,西壓徐水河之末,北依百良鎮,南靠坊鎮,是徐水河入黃河最后一村,全村75戶303人都是水庫移民。” 岔峪村東臨黃河,西壓徐水河之末,北依百良鎮,南靠坊鎮,是徐水河入黃河最后一村,全村75戶303人都是水庫移民。
岔峪村東臨黃河,西壓徐水河之末,北依百良鎮,南靠坊鎮,是徐水河入黃河最后一村,全村75戶303人都是水庫移民。” 岔峪村東臨黃河,西壓徐水河之末,北依百良鎮,南靠坊鎮,是徐水河入黃河最后一村,全村75戶303人都是水庫移民。
河南省濟源示范區大峪鎮王莊村 濟源示范區大峪鎮王莊村地處濟源西南山區,是全國生態文化村、河南省森林鄉村,2018年4月掛牌為國家AAA級鄉村旅游景區,是愚公移山干部學院脫貧攻堅現場教學點。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破舊宅院的拆除是基礎,也是難點。近年來,朔城區針對農村破房爛院、殘垣斷壁,注重“四個突出”,破難點、疏“堵點”,拆舊增綠、化繭成蝶,持續用力推動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提檔升級。
河南省新縣周河鄉西河村景致 光明日報記者 張蕾攝/光明圖片 我講的第二個故事是一個村莊的故事。如今,全村開辦農家樂30余家、民宿旅館27家,衍生出西河特色小吃、鄉村柴火飯、根雕手工藝品等豐富的創業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