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0日09:43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貴陽8月9日電 題:脫下軍裝,奔赴沒有硝煙的“戰場”——貴州“兵支書”脫貧攻堅一線顯身手
新華社記者胡星、蔣成
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的貴州省,近年來選拔優秀退役軍人在村居“兩委”中擔任支書、主任、委員,培養出一批擺脫貧困的山村“領頭雁”。
當地統稱這些村干部為“兵支書”。他們“打法”多樣,帶領群眾攻克脫貧戰場上一個個“堡壘”,走向小康的難點逐一消除。
換個身姿奔赴“戰場”
韭黃黃,夏收忙。
在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白巖鎮韭黃村,成片的韭黃莖白如玉、葉黃如金、色澤誘人、長勢正旺。村民們將成熟的韭黃從根部割起,送到分揀中心清洗和包裝,隨后通過冷藏車發往廣東、上海、浙江等地。
皮膚黝黑、聲音洪亮的村黨支部書記楊守亮正帶領村民采收韭黃。他說,現在帶泥韭黃每斤賣2元,畝產6000斤,農戶種植1畝就有1.2萬元的毛收入。經過村級公司清洗、包裝的韭黃,每斤能賣到6元。
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白巖鎮韭黃村黨支部書記楊守亮(右一)同農戶交流(8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而在幾年前,這里的情況可大不一樣。雖然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白旗韭黃”的發源地,但韭黃種植分散、規模小,大部分農戶種植玉米,戶均年收入不足萬元,全村6373人中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645人,貧困發生率達25.8%。
當兵4年退伍后,楊守亮做起了蔬菜生意,從云南、廣西、湖南等地拉蔬菜到本地售賣。在多年摸爬滾打中,他摸到了韭黃村脫貧致富的“門道”。2016年擔任村支書,他向村民承諾:“擦亮‘白旗韭黃’招牌,帶領大家一起脫貧致富奔小康。脫貧攻堅也是‘戰場’,一定要打勝仗!”
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白巖鎮韭黃村黨支部書記楊守亮(中)到村民楊守榮(左)家中走訪交流(8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首先是修路,貨車進得來,韭黃才運得出。進村泥路坑洼不平,楊守亮四處奔波、申報項目,終于打通一條像樣的產業路。
部分村民不愿種韭黃,楊守亮將全村74名退伍老兵組織起來,以老班長帶新兵的方式組成多個班組,講解政策、流轉土地、協調資金,成立村級公司產生示范效應。
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白巖鎮韭黃村黨支部書記楊守亮(右二)與退役軍人骨干姚焰鵬(左一)同擺攤農戶交流(8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為打開韭黃銷路,楊守亮組建32人的銷售“尖刀排”,走南闖北找市場,與廣東、上海多家農貿市場和大型商超建立長期銷售關系。
如今,6000余畝韭黃年產量4200噸,已成為全村脫貧的重要支撐。2019年,韭黃村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6萬元。3年時間讓貧困村成為先進村,楊守亮獲得“全國模范退役軍人”稱號。
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白巖鎮韭黃村黨支部書記楊守亮(右)在田地里給韭菜培土(8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這個季節,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上關鎮宜所村的“兵支書”楊兵和楊守亮一樣繁忙。他組織村民采收茄子、裝車外運,“村里現種植蔬菜1200多畝,這些天每天都要發出十幾噸蔬菜”。
2001年從部隊退役,楊兵打過工、種過菜。成為“兵支書”后,他全力在村里推進茄子、黃瓜、無筋豆、生姜等種植。“這幾種蔬菜能夠輪番上市,特別是長茄可從5月采摘到年底,貧困戶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村民一年四季都有收入。”他說。
目前,宜所村已經脫貧出列,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4年的4600元增加到2019年的1萬余元。
換個身姿再領使命,退役軍人奔赴新“戰場”。記者從貴州省退役軍人事務廳了解到,近年來,結合脫貧攻堅工作需要,貴州省相繼出臺《關于加強新時代退役軍人工作的若干措施》和《關于在優秀退役軍人中選樹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的指導意見》等相關規定,選拔培育了9116名優秀退役軍人成為“兵支書”,帶領群眾戰斗在脫貧攻堅第一線。
安順市平壩區白云鎮平元村黨支部書記肖正強(左)與貧困戶羅振友交流務工情況(8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鐵的紀律挺在“戰場”
2016年,退伍軍人肖正強當選安順市平壩區白云鎮平元村黨支部書記。想要干事創業,擺在他面前的頭個“攔路虎”就是基層組織軟弱渙散問題。
“經過走訪調查,我發現村民對一些村干部意見很大,干群關系比較緊張。”肖正強說,那時候村支“兩委”作風渙散,群眾辦事經常找不到人。
安順市平壩區白云鎮平元村黨支部書記肖正強(右)與村民張修云交流茄子銷售情況(8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在征得鎮黨委同意后,通過考察,群眾推薦,3個不稱職的干部被換掉,新的村支“兩委”干部平均年齡38歲,充滿活力。
肖正強表示,從干部的作風問題入手,是受自己當兵經歷的啟發。在部隊,農村出身的肖正強吃得了苦,受得了累,勤奮好學,多次榮獲嘉獎。“部隊有鐵的紀律,必須令行禁止。現在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不把紀律挺在前面怎么行?”他說。
安順市平壩區白云鎮平元村黨支部書記肖正強(左三)帶領村委會成員到村民黃愷衛(左四)家中開院壩會(8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借鑒了部隊的管理制度,肖正強在村支“兩委”定下“規矩”:按時上下班,不遲到、不早退,有事要向支部請假;每周一和周五必須召開例會,在會上大家共同學習理論政策、實用科技和市場經濟知識。
同時,平元村還專門制定了干部評價表,邀請群眾為干部打分,嚴格獎優罰劣。
安順市平壩區白云鎮平元村黨支部書記肖正強(中)到村民邱明鳳家中走訪(8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如今平元村良好的風氣已成為其他村學習的榜樣。“老百姓上門辦事一定能找到人,并且隨叫隨辦,干群關系很融洽。”肖正強說,2018年以來,平元村村民對村支“兩委”的滿意度測評均超過90分。
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白云鎮平元村風貌(8月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在畢節市七星關區海子街鎮五十畝村,鐵的紀律也是脫貧攻堅“戰場”的制勝法寶。2015年,從部隊退伍的李剛擔任五十畝村黨支部書記,他發現“有的村干部作風不好,存在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的現象,村黨支部渙散,已經多年沒有發展過黨員”。
為了消除沉疴,李剛一手抓黨建,一手抓作風,先后發展了10多名黨員,將組織生活有序化、常態化。建章立制規定村里主要事務必須經村民代表大會共同商議,尤其是對貧困戶的精準識別、低保救助等不能由村干部個人說了算。他認為,當兵學到的紀律意識、規矩意識,在基層治理中非常有效,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改善基層干部的精神狀態和工作作風。
多樣打法決勝“戰場”
貴州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就業創業處處長潘科說,活躍在貴州脫貧攻堅一線的“兵支書”經過部隊多年培養教育,不但思想政治素質過硬,而且頭腦靈活,敢試敢闖。他們“打法”多樣,因地制宜帶頭發展養殖、種植、旅游業等,將一個個貧困村變成“小康村”。
2012年,有8年兵齡的退役軍人陳斌回到家鄉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新發鄉,2016年擔任社區黨支部書記。在當地群眾的眼里,陳斌是一位“能跑”的“兵支書”。
跑人畜飲水、產業路、危房改造等項目,“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直到問題解決”;跑養雞場、蔬菜基地項目,25萬羽規模的蛋雞養殖場現在每天產蛋量達23萬多枚,1200多畝蔬菜基地解決了200戶貧困戶就業問題;跑學生家勸返輟學兒童,全社區大學生從2012年的3人發展到現在的40多人,輟學現象完全消失。
仲夏時節,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中潮鎮中潮村果蔬飄香,游客如織。“80后”“兵支書”吳長霖一邊指導村民采摘草莓、葡萄,一邊電話聯系超市確定供貨時間。
吳長霖2012年退伍后來到中潮村擔任黨總支書記,流轉30多畝土地帶領30多戶農戶一起種植草莓,當年累計銷售2萬多斤,收入60多萬元。此后他創建生態農業觀光園,將蔬菜、水果種植與鄉村旅游相結合,帶動了90戶貧困戶脫貧。
今年38歲的銅仁市石阡縣坪山鄉鳳凰屯村監督委員會主任王天強在部隊曾3次榮獲“優秀士兵”稱號,如今他是當地的致富帶頭人。2003年退伍回鄉后,他花光所有積蓄,承包土地種植茶葉。憑著一股子沖勁,他買書自學,參加培訓,逐步將茶園面積擴展到400多畝,年產值100多萬元。
“富裕不能忘記窮親戚。” 他說,村里還有不少貧困戶,自己富裕了也應該幫他們一把。他把種茶和制茶技術教給貧困戶,支持30多戶村民種茶制茶,很多人成為種茶大戶。
11月7日,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馬鞍山村的村委會里格外熱鬧。” 2018年,馬鞍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成,實施“育民、便民、樂民、安民、富民”五項為民計劃,為文旅產業發展凝心聚力。
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雷剛 萌友 王艷/文圖 近日,正陽縣袁寨鎮某村村民張某峰、張某彬、李某樂因涉嫌破壞村級換屆選舉秩序,被公安機關依法處以行政拘留。
上海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孫筱和早出晚歸、爭分奪秒,制定企業防疫和復工指南,助力臨港新片區在上海全市率先實現億元以上產值企業、規上企業100%復工;江蘇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干部聶永平始終關心村里無房戶老陶一家的生活困難,梳理閑置宅基地,多方籌集資金為老陶蓋起三間新房;
冬日的飄雪沒有將吉林省撫松縣“冰封”,反而讓這里孕育出更多生機。這一場冰雪盛宴只是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依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開展的積極探索之一。未來,撫松縣還將繼續打通“綠水青山”“冰天雪地”和“金山銀山”之間的通道,走經濟與生態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發展之路。
“山上不栽樹,喝水跑遠路;坡地不壘埂,種糧要貼本;育得青山在,功德傳后代。三光片區涉及興街鎮三光等6個村委會2253戶,石漠化面積30平方公里,是西疇縣石漠化最嚴重地區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村為民服務中心作為基層治理體系的重要陣地建設好,完善充實服務事項,提高為民服務水平,增強為民服務的精準性和實效性。據了解,大麻灣新村便民服務中心致力于打造功能齊全、服務規范、便捷高效的村民滿意窗口。
上海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孫筱和早出晚歸、爭分奪秒,制定企業防疫和復工指南,助力臨港新片區在上海全市率先實現億元以上產值企業、規上企業100%復工;江蘇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干部聶永平始終關心村里無房戶老陶一家的生活困難,梳理閑置宅基地,多方籌集資金為老陶蓋起3間新房;
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互利村的一些村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村黨支部書記付永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過去種玉米趕上好年景一畝最多也就300元,現在一畝甘薯加工成粉條能掙3000元,又打工又分紅,日子越過越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村為民服務中心作為基層治理體系的重要陣地建設好,完善充實服務事項,提高為民服務水平,增強為民服務的精準性和實效性。據了解,大麻灣新村便民服務中心致力于打造功能齊全、服務規范、便捷高效的村民滿意窗口。
九年來,劉海鷹和他的團隊行程近20萬公里,先后為6000余名偏遠貧困地區的患者進行義診,為109個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家庭帶來重生希望。江西吉安永新縣對有特殊病、慢性病等疾病的貧困群眾建立健康檔案,定期開展巡訪,為他們提供精準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