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8日15:56 來源:京報網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已有時日,但媒體調查發現,現實阻力仍然不少:守桶員在時,居民能做到規范投放,沒人監督就容易隨意亂扔;說好的廚余垃圾要破袋,但嫌臟怕味兒的不在少數。這樣那樣的問題,都說明想把垃圾分類這件好事辦好并不容易。
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垃圾分類涉及生活習慣養成、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配套等諸多方面。如果說其中有些能通過政府部門的工作迅速匹配到位,生活習慣的重塑則遠非短時間可以完成。研究表明,行為習慣深植個體的潛意識,悄然決定著一個人90%的日常言行。引導人們跳出熟悉的行為框架,需要“內在暗示-慣常行為-外部引導”三個要素共同作用。以此對應垃圾分類,從長久以來的“囫圇一扔”,到如今的“兩桶一袋”,新習慣的培養同樣可以參考上述規律來發力。
所謂“內在暗示”,其實就是個體的內在動力。這源于人們對于新事物的認知,依靠長期的宣傳引導。就垃圾分類而言,就是要激發廣大市民參與其中的意愿。綠色環保的道理人盡皆知,但宏大命題并不足以驅動每一個普通市民,必須要和個體生活有效對接。
在這方面,抗疫動員宣教其實很有啟示意義,通過宣傳“戴口罩、勤洗手能大大降低病毒感染率”,生動展示“飛沫在不同距離的表現”,讓市民廣泛知曉認真防護和個人安危密切相關。垃圾分類的宣教同樣應該更加貼近百姓生活,精準講清是非利弊,比如此舉可以改善蚊蟲滋生率、病毒傳播率乃至小區空氣質量等等。當每一個人真切感受到垃圾分類就是愛護自己,自然會有更主動的參與意愿。
再看“慣常行為”,意即簡單明了的操作方法。心理學研究認為,習慣不能被抹掉,只能被替換。如果新路徑不夠清晰,人的惰性就會萌生,舊習慣便始終占據主導。具體到垃圾分類上,一些人不配合的一大癥結正在于操作環節的困擾——“不知道怎么扔好,干脆還按原來的”。這就要求,堅決除舊的同時必須明確布新,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展示“標準流程”,大家才能真正作出改變。
在日本、德國等國,很多商品在包裝上直接標明垃圾所屬類別,這就極大降低了分類操作門檻。我們目前的分類指南有沒有再簡化的空間,小區內分類工作比如桶怎么放、何時收、怎么破袋等細節能不能再優化,都值得進一步考量。
從“想做”到“會做”,再到“堅持做”“下意識做”,還離不開“外部引導”。這有兩大關鍵,一是用嚴格的制度法規對亂扔亂丟者予以懲戒;二是用即時的獎勵強化人們的新習慣。
從實踐經驗看,后者的操作性更強、群眾認可度更高、實際效果也更好。在北京一些小區,收集廚余垃圾可以兌換綠色積分在線購物,堅持分類若干天就能領取米面糧油……這些獎勵看似不起眼,卻給予了參與者看得見摸得著的激勵,更能激發市民堅持下去的積極性,促成“主動分類—獲得激勵—強化分類”的良性循環。
關鍵小事也是治理大事。應當看到,舊有生活方式不可能“一鍵更新”,新習慣的養成需要長期過程,等不得,也急不得。多點發力、持之以恒,新習慣將一點點建立起來,最終推動北京城市文明再上新臺階。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已有時日,但媒體調查發現,現實阻力仍然不少:守桶員在時,居民能做到規范投放,沒人監督就容易隨意亂扔;說好的廚余垃圾要破袋,但嫌臟怕味兒的不在少數。這樣那樣的問題,都說明想把垃圾分類這件好事辦好并不容易。
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垃圾分類涉及生活習慣養成、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配套等諸多方面。如果說其中有些能通過政府部門的工作迅速匹配到位,生活習慣的重塑則遠非短時間可以完成。研究表明,行為習慣深植個體的潛意識,悄然決定著一個人90%的日常言行。引導人們跳出熟悉的行為框架,需要“內在暗示-慣常行為-外部引導”三個要素共同作用。以此對應垃圾分類,從長久以來的“囫圇一扔”,到如今的“兩桶一袋”,新習慣的培養同樣可以參考上述規律來發力。
所謂“內在暗示”,其實就是個體的內在動力。這源于人們對于新事物的認知,依靠長期的宣傳引導。就垃圾分類而言,就是要激發廣大市民參與其中的意愿。綠色環保的道理人盡皆知,但宏大命題并不足以驅動每一個普通市民,必須要和個體生活有效對接。
在這方面,抗疫動員宣教其實很有啟示意義,通過宣傳“戴口罩、勤洗手能大大降低病毒感染率”,生動展示“飛沫在不同距離的表現”,讓市民廣泛知曉認真防護和個人安危密切相關。垃圾分類的宣教同樣應該更加貼近百姓生活,精準講清是非利弊,比如此舉可以改善蚊蟲滋生率、病毒傳播率乃至小區空氣質量等等。當每一個人真切感受到垃圾分類就是愛護自己,自然會有更主動的參與意愿。
再看“慣常行為”,意即簡單明了的操作方法。心理學研究認為,習慣不能被抹掉,只能被替換。如果新路徑不夠清晰,人的惰性就會萌生,舊習慣便始終占據主導。具體到垃圾分類上,一些人不配合的一大癥結正在于操作環節的困擾——“不知道怎么扔好,干脆還按原來的”。這就要求,堅決除舊的同時必須明確布新,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展示“標準流程”,大家才能真正作出改變。
在日本、德國等國,很多商品在包裝上直接標明垃圾所屬類別,這就極大降低了分類操作門檻。我們目前的分類指南有沒有再簡化的空間,小區內分類工作比如桶怎么放、何時收、怎么破袋等細節能不能再優化,都值得進一步考量。
從“想做”到“會做”,再到“堅持做”“下意識做”,還離不開“外部引導”。這有兩大關鍵,一是用嚴格的制度法規對亂扔亂丟者予以懲戒;二是用即時的獎勵強化人們的新習慣。
從實踐經驗看,后者的操作性更強、群眾認可度更高、實際效果也更好。在北京一些小區,收集廚余垃圾可以兌換綠色積分在線購物,堅持分類若干天就能領取米面糧油……這些獎勵看似不起眼,卻給予了參與者看得見摸得著的激勵,更能激發市民堅持下去的積極性,促成“主動分類—獲得激勵—強化分類”的良性循環。
關鍵小事也是治理大事。應當看到,舊有生活方式不可能“一鍵更新”,新習慣的養成需要長期過程,等不得,也急不得。多點發力、持之以恒,新習慣將一點點建立起來,最終推動北京城市文明再上新臺階。責任編輯:李慧英(QZ0017)
珠江水畔,山海之約。正是家鄉日漸擺脫貧困、走向小康的現狀、家鄉人千里馳援的善舉,讓孩子們由衷而發這份鄉梓情懷和城市認同。2020-12-08 14:25男子私刻公章倒賣公司貨物,非法獲利80萬被刑拘近日,廣州增城警方在開展“颶風2020”專項行動中,將李某抓獲歸案。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生活垃圾分類列出了時間表:上海、廈門、寧波等46個重點城市到2020年年底力爭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基本全覆蓋,分類運輸體系基本建成,分類處理能力明顯增強。
12月2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舉行《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情況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溫天武介紹說,截至11月底,北京市城管執法部門共檢查生活垃圾分類主體責任單位52.74萬家次,共發現問題1.79萬家次,存在問題率為3.40%;立案查處涉及生活垃圾的違法行為28840起。
隨著農村城市化進程加快,鄉鎮在日趨繁榮的同時也出現了亂搭建、亂張貼、亂設攤、亂堆放、亂停車等“城市病”,僅靠鎮村兩級自治,顯得力不從心。據統計,截至今年10月,揚中全市城管各派駐中隊共巡查上報鄉鎮市容環境類、違法建設類案件1800余宗,結案率達到95%。
河南省鄭州市隴海北三街118號院建成33年,頭頂電線雜亂似蛛網,院里雜物落滿灰,下水道一個月堵兩三回。隴海北三街片區改造項目成立臨時黨委,下設5個黨組織,分別對應隴三社區、共建單位、職能部門、施工單位、監督單位,逐戶上門,多方協同。
每年的“雙十一”都是網購的高峰期,最近,很多人都已經收到了自己訂購的商品,但隨之而來的還有成堆的包裝盒、塑料袋。北京市民:比如說紙盒子的是可回收的,其他的塑料的、泡沫的我不太清楚到底是不是可回收,一般來說會扔到其他垃圾。
題:告別垃圾桶圍樓——合肥探索“撤桶并點”助力垃圾分類 經過各社區服務中心、物業、社居委實地摸排,合肥高新區76個居民小區擬建265個分類投放收集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要求,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隨著外部環境和我國發展所具有的要素稟賦的變化,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國際大循環動能明顯減弱。
10月26日至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將為未來5年乃至15年中國發展擘畫藍圖。剛剛過去的五年,中國在做好各項國家大事的同時,也在大力推進一樁樁民生“小事”發生積極變化。
洗手液、感應水龍頭、滿溢檢測、智能監控……如今垃圾箱房集合了越來越多的先進科技和功能,不僅方便居民使用,也避免垃圾產生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