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5日08:23 來源:人民網
牛背鷺(馬朝紅供圖)
東方白鸛是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最早只是遷徙途經山東東營,2003年開始在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筑巢繁殖,至今累計繁殖達1954只。據東營市觀鳥協會調查,2017年有36對東方白鸛在自然保護區以外筑巢繁殖,2019年繁殖種群達到57對,2020年東方白鸛已在城區周圍筑巢繁殖。
“村子的變化太大了,街道環境明顯改善,干凈多了,污水也不滿街流了,還有路燈、大舞臺,跟城里沒差了……”滑縣慈周寨鎮北李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能手李紅標說。
根據分析研判,“散亂污”企業和“散煤燃燒”“散塵污染”等“三散”污染曾經是影響我市環境空氣質量的重要因素。在“散塵污染”治理方面,我市今年將加強施工揚塵控制、提升城市道路清掃保潔標準、強化交通道路揚塵管控、開展城市清潔行動等,全面抑制散塵。
現在,當記者再次來到保山市,驚訝地發現一個鳥語花香、美不勝收的國家濕地公園,如同夢幻般出現在眼前。今天的保山,正在以青華海濕地建設為帶動,朝著建成“山水田園城市、歷史文化名城、開放創新之城”目標大步邁進。
從閱海國家濕地公園遠眺銀川閱海灣中央商務區和覽山公園。銀川濕地辦供圖 銀川閱海國家濕地公園里的蒼鷺。寧夏黃沙古渡生態建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企業參與濕地公園建設的過程中,延續的是“治沙與濕地保護并重”的方針。
近年來,隨著云南大理劍湖濕地生態環境持續好轉,物種不斷豐富,今年到這里越冬的候鳥數量達到了近3萬只,其中國家一級、二級保護鳥類也日漸增多。在大理劍川劍湖濕地,記者看到一群紫水雞在湖邊覓食,湖里各類野生鳥類有的結伴嬉戲,有的成群飛翔。
良好生態環境是吉林社會經濟發展的寶貴資源,也是振興東北的一項重要優勢。坐落于吉林西部的大安市通過實施嫩江灣擴湖增濕、退耕還濕、生態護濕、利用興濕等恢復保護提升工程,恢復嫩江灣濕地4.57萬公頃。
巴音朝魯表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吉林各族兒女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吉林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而針對不斷改善營商環境的問題,景俊海表示,招商引資是振興發展的法寶,對吉林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4月20日上午,我市召開國家森林城市復查迎檢動員暨森林(濕地)公園建設推進會,安排部署當前及下一階段工作,確保順利通過國家監測考核。會上,市林業局通報了鄭州市森林(濕地)公園建設進展情況。目前公園實質性開工5個,正在招標2個,其余正在進行相關手續辦理、規劃設計和前期附屬物調查及拆遷工作。
這是3月7日無人機拍攝的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風光。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山東省東營市東北部黃河入海口處。近年來,保護區實施生態多樣性保護工程、濕地恢復與保護等措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