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4日15:32 來源:觀察者網
近日,有網友在問答平臺提問,“李白一輩子沒怎么工作過,整日游山玩水,他的錢從哪兒來?”
這個話題不僅在該平臺引起熱議,更登上微博熱搜榜,引發網友激烈討論,不愧是唐代詩人中的第一頂流。
在回答中,有一位網友表示,李白的一句詩就可以解答這個問題。
李白曾在《古朗月行》中寫道:“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對于這個回答,不少網友驚呼角度清奇,因為如果是普通人家看到月亮,可能會覺得像塊餅,像個碗,像個鏡子什么的,如果是沒有見過白玉盤的人,很難做出這樣的比擬。
有網友調侃,如果是自己來寫類似的詩句,可能會寫成:小時不識月,喚作蘿卜片。
有網友補充,自己在上學的時候,老師講解李白詩句“金樽清酒斗十千”時,曾說李白喝酒用金杯子,并且喝的酒也是有錢人喝的,別人喝的都是“濁酒”。
不少網友感嘆,普通人都在為生計犯愁,有錢人能衣食無憂,才能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
對于李白有多有錢這個問題,有網友提到,李白是一個富二代:第一次出蜀時,李白帶了30多萬金,結果不到兩年就花光了……
還有網友補充說,李白結過好幾次婚,而且每次都是富家女。
放在唐朝,李白屬于頂級“流量明星”,追星仔少不了的,會有粉絲刷禮物。
李白一生云游四方,沒有擔任過任何官職,沒有穩定的工資,他巨大的經濟基礎是從哪里來?對于這個問題,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康震,曾在《百家講壇》欄目做過解釋。
對于李白經濟收入,有諸多猜測,其中有一個猜測是李白的父親從事鹽鐵買賣。李白在四川住在綿州地區,而綿州地區產鐵和鹽,因此有的人認為李白的父親李客,可能從事的是鹽鐵買賣,并由此發家致富。所以李白,可能是一個富二代。
李白的詩中,有過關于采藥煉丹的內容。古代煉丹是有色金屬的冶煉,因此有人認為,李白可能從事冶煉方面的手工業,并由此販賣相關產品,因而致富。
李白去過的地方都是當時的發達城市,這些城市經濟繁榮,因此還有人認為李白在這些地方可能從事了商業的活動。
李白自己曾寫道“混游漁商,隱不絕俗”,“青云豪士,散在商釣”,因此這些人認為,這就是李白從商的證據。
據康震教授介紹,關于李白消費能力有一個比較確鑿的數據,李白自己曾說過:“曩昔東游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也就是李白在揚州不到一年,為了救濟落魄的公子,花了三十萬錢。
30萬錢,按照唐開元年間的物價水平,李白喝酒是完全喝得起的。
但當時資產在巨萬以上億萬以上的富豪有好多人,從當時的物價水平來看,李白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么有錢。不過李白當時出來也未必真帶了30萬錢,即使帶了60萬,也并不能說明李白是一個特別有錢的人。
康震認為,因為李白出川時帶了30萬錢而推測李白父親是鹽鐵商人有些牽強,但李白的父親很有可能是商人,或李氏家族有些財富。對于李白靠冶煉業掙錢,康震表示,李白煉丹主要是為了長生不老,要賣也是賣丹藥,不可能去賣有色金屬,更別提拿這個致富了。
那么,李白的錢到底是哪里來的呢?
雖然李白自己沒有收入來源,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點:李白的朋友有錢。
例如,李白有個好朋友叫元丹丘,元丹丘在當時的嵩山、長安都有自己的莊園,元丹丘也好幾次邀請李白與他一起漫游。
李白還有個好朋友叫元參軍,這個人曾邀請李白到太原跟他一起游玩。李白在太原一待就待了大半年,因為有人為他埋單,自己不用為吃喝發愁。
從中可以看出,李白在漫游天下的過程中,是有“根據地”的,這些根據地都是朋友們的莊園,所以李白才可以無憂無慮地漫游在全國各大發達城市之間。
決定李白能夠四處游山玩水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婚姻。李白的兩次婚姻,都是入贅到人家家里面,而且入贅的家族都是權貴之后。
雖然現在沒有證據證明,李白是因為經濟原因選擇了入贅的婚姻。但是從客觀上來講,他的岳丈的家族,比李白有錢。因此,這兩次入贅,對李白來說也是一種經濟補償。
另外,李白在天寶三載離開長安的時候,唐玄宗賜金放還。雖然給了多少錢不知道,但這筆錢應該不會是一筆小數目。
李白曾參加李璘軍隊,韋子春上廬山請李白的時候,給了李白一筆錢。李白曾在詩中寫道“徒賜五百金,棄之若浮煙”,在這里五百金可能是五百兩黃金,這又是不小的一筆錢。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點以外,李白還有一項收入,就是潤筆稿酬,畢竟李白在當時是一名名震四海的大詩人。比如,李白曾在詩中寫別人給他送墨、送鳥、送衣服:《酬張司馬贈墨》《贈黃山胡公求白鷴》《酬殷明佐贈五云裘歌》。
唐代詩人通過寫詩潤筆獲得收入并不少見,比如白居易給好友元稹寫墓志文,獲得元稹家人給他的金銀財寶價值六七十萬。從中可以看出當年唐朝詩人潤筆稿酬的行情,也能反映出李白作為一名大詩人能夠獲得的收入。
、
了解到李白為什么沒有固定工作還能游山玩水后,有網友恍然大悟,怪不得李榮浩說他要做李白。
還有網友表示,對于這樣一位作品豐富的優秀詩人,請不要過多關注私生活,他的作品還不夠你們背嗎?
今年春晚,當悠揚的《漁光曲》響起,身著旗袍的18位素凈女舞者輕搖蒲扇,驚艷四座……恍惚間,回到了上海弄堂里的寧謐時光。這其實是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一個片段。
李白:發完最后一條消息后從容等待敵人到來 他的靈魂如永不消逝的電波 李白,1910年生于湖南瀏陽,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成為新四軍通信連一名戰士。1941年,潘漢年機智巧妙地獲取了近百份情報,發往延安和華中局、新四軍軍部,使新四軍主力部隊及時轉移,避免了損失。
防疫不放松,復工更輕松。新華社聯合陜西頭條,推出“戰疫情”漫畫明信片,“邀請”李白、孫思邈、張騫、玄奘、武則天和楊玉環等歷史上的“大咖”級人物,為大家講解復工后該注意的事兒,一起來看↓↓↓
時節如流 一個嶄新的輪回 來到了我們身邊 今天17時03分 我們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之首 立春 立春有三候 一候東風解凍 東風輕拂、乍暖還寒 一汪江水如凝眸 滋養了山川的靈秀 二候蜇蟲始振 殘雪消融滋養大地
近日,網傳撒貝寧老婆李白已生產,喜迎新成員。據百度百科顯示,李白出生于英國利物浦,是北京大學教育學博士,曾是“五洲唱響”組合成員,還曾擔任吉尼斯世界紀錄大中華區裁判,現任某教育機構聯合創始人。
在昨日的庭審中,高先生的訴訟代理人當庭答辯稱,高先生訂房后取消的行為是因為美團酒店平臺有過錯在先。法院認為,高先生于2019年五一期間多次下單并取消的行為符合前述條款描述,構成違約。
除了臉上刻下的些許皺紋,66歲的濮存昕與舞臺上精神抖擻的狀態別無二致。” 這些年,濮存昕的影視作品寥寥無幾,更多的呈現,是他一次又一次在舞臺上詮釋李白、常四爺等他早已熟絡于心的角色。
"每逢佳節備思親",中秋月圓,你是否抬頭望月,心里滿溢著對遠方家人的思念;亦或,你是否在團圓之時,心頭卻掠過淡淡的憂傷,為馬上就要離家而惆悵……當你慢慢長大,故鄉卻漸行漸遠,但無論身在何處,無論見過多少美景,都無法抑制住對故鄉的想和念。
今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佳節,中秋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節日,而在古代,人們寫了很多與仲秋時節的月亮有關的著名詩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