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3日13:43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以作風攻堅促脫貧攻堅。7月31日,記者了解到,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持續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決勝年行動,建立“走訪—反饋—督辦—整改—回訪”的工作鏈條,把監督沉到“末梢”,把重點落到戶上,做到在監督中發現問題,在走訪中解決問題。今年上半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發現問題3.7萬余個,已推動解決問題近3.5萬個,全省扶貧領域信訪舉報量同比下降44.2%。
脫貧攻堅處在決戰決勝之時,我省逐級壓實省市縣鄉四級紀委政治責任,開展紀委書記遍訪督查和紀檢監察干部大走訪,對未脫貧人口超過5000人的20個縣(市、區)和未退出貧困村序列的52個貧困村,由省紀委監委“監督到縣覆蓋到村”,對有脫貧攻堅任務的,由其所在省轄市紀委監委“監督到村覆蓋到戶”,縣鄉兩級紀委“監督到戶覆蓋到人”,確保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有人管,影響扶貧政策落實的事情有人問、有人查。
三門峽市湖濱區交口鄉交口村貧困戶王東成和妻子均為殘疾人,雖已按照政策領取了各項補貼,但“收入沒有保障,單靠政府救濟過日子”。湖濱區紀委監委干部走訪了解情況后,將“問題清單”移交給所屬鄉村和責任部門,督促落實后續幫扶工作。最近,湖濱區紀委監委干部回訪時,王東成介紹:“我在‘家門口’打零工,妻子在村里當保潔員,每月收入增加2000多元,今年脫貧沒問題?!?/p>
健全走訪監督機制,提升監督實效。周口市紀委監委推行“小網格、大走訪、全覆蓋”工作法,以鄉鎮為單位,將全市15726戶貧困戶分成若干小網格,在每個網格設置監督小組,實現監督全覆蓋、無盲點。商城縣紀委監委利用“陽光村務”監督平臺開發新模塊,走訪干部實時填寫、自動生成問題臺賬,隨時監督、同步督辦,形成“線下”遍訪、“線上”監督的快速反應機制。
對扶貧領域問題線索,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掛牌督戰,推動整改落實。針對劉河鎮石莊村村民反映村里供水管道年久失修無人管的問題,滎陽市紀委監委走訪人員督促協調相關部門查找原因,重新鋪設7000余米供水管道,解決了300余戶村民安全飲水問題。上蔡縣紀委監委根據走訪發現問題的整改難易程度和涉及范圍,精準采取監督措施,分類推動立行立改、限期整改、集中整改。
截至今年6月底,省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和廳級干部已走訪未脫貧人口超過5000人的縣19個、未退出貧困村序列的貧困村52個;省轄市紀委監委已走訪有貧困人口的行政村29666個、貧困戶132402戶;縣鄉兩級紀委已走訪貧困戶149248戶、332935人。
“走訪監督緊緊圍繞扶貧政策落實、資金使用、項目實施等關鍵環節,盯住‘縣里的權、鄉里的情、村里的點’,通過一戶一事的問題發現和督促整改,持續推動脫貧工作績效提升、作風好轉?!笔〖o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11月7日,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馬鞍山村的村委會里格外熱鬧。” 2018年,馬鞍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成,實施“育民、便民、樂民、安民、富民”五項為民計劃,為文旅產業發展凝心聚力。
近日,中國文明網發布2020年10月“中國好人榜”,其中寶豐縣王世杰入選此榜中的“助人為樂好人”。據統計,截至2019年年底,王世杰累計投入2.56億元,有效帶動39個貧困村、2100戶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這些年來,全省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堅決扛牢政治責任,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舉全省之力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省長尹弘經常深入貧困村開展調研,為貧困地區發展和貧困群眾增收把脈問診、開出脫貧“藥方”。
核心提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滇黔桂石漠化片區縣、廣西深度貧困縣,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的一頂頂“帽子”。馬空認識到,進一步延長旅游產業鏈,借助旅游扶貧這面“帆”,優化“旅游+”“+旅游”模式,方可帶動貧困群眾增收,從中獲取更大效益。
濟南與湘西的實踐證明,東西部扶貧協作,不是單向幫扶,而是雙向協作,走向互利共贏。據不完全統計,3年來,已累計有劉靜這樣的泉城義工400余名,從濟南飛到湘西,摸索走出一條“志愿服務參與精準扶貧”之路。
就在這時,歐新華說又有扶貧好政策了,村里的山林吸收二氧化碳可以賣錢,能幫助村民申請貸款。據人民銀行肇慶市中心支行統計,截至今年9月末,肇慶市金融機構辦理碳排放配額質押貸款等類型的環境權益融資達7.1億元,綠色貸款余額135.6億元。
產業扶貧已成貧困地區脫貧的重要推動力 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明顯提升 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產業扶貧對貧困戶收入增長貢獻率已經達到了57%。隨著一系列產業扶貧措施的落實,貧困群眾不僅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自我發展能力也明顯提升。
山丹自然條件差,生態環境脆弱,是全省18個嚴重干旱缺水縣之一,也是全省17個插花型貧困縣之一。截止2019年底,山丹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498戶13840人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從9.29%下降至0,全縣向全面小康邁出了更加堅實的一步。
據統計,至2018年底,廣東全省94%的行政村、75%的自然村、91.5%的農村居民喝上自來水。目前,廣東已建成各類農村供水工程2.07萬宗,全省20500個行政村的99.9%、15.4萬個自然村的87%實現了集中供水,受益人口6300萬人,農村自來水普及率92.5%。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也要求,要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穩定,對退出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要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扶上馬送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