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3日11:08 來源:經濟參考報
區域金融互聯互通更進一步 深化開放打造雙循環發展樣板
金融政策持續加碼 力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金融活則經濟活。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上升為重要國家戰略,相關金融支持政策正不斷加碼。近日,廣東發布推進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任務書”,提出80條具體措施促進區域金融互聯互通和跨境貿易、投融資便利化,擴大大灣區金融對外開放。與此同時,記者獲悉,隨著系列金融支持政策推進,各金融機構正在加速大灣區業務布局,下一步將在跨境融資渠道拓展和產品創新等方面持續發力,為大灣區建設提供更大力度資金支持。
業內指出,推進金融互聯互通、投融資便利化,促進資金要素便捷流動和優化配置,將為大灣區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同時,作為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大灣區深化金融改革開放,打造開放的市場化環境,對于我國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也有積極的樣板作用。
區域金融互聯互通更進一步
今年5月,央行等多部門發布《關于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部署促進大灣區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來深化內地與港澳金融合作等五大方面金融改革創新工作。時隔兩月多,相關工作的“施工圖”和“任務書”出爐。
近日,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等印發《關于貫徹落實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意見的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出臺80條具體舉措對《意見》進行細化落實。
其中,針對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實施方案》提出,將廣東自貿試驗區更高水平貿易投資便利化試點范圍擴大至粵港澳大灣區內地(指珠三角九市);開展本外幣合一的跨境資金池業務試點;支持銀行開展跨境貸款業務;穩步擴大跨境資產轉讓業務試點等。
《實施方案》還出臺多項舉措,推進粵港澳資金融通渠道多元化,促進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其中包括支持規范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相關基金,引導港澳地區及海外各類社會資金,積極參與基礎設施REITs試點,穩妥有序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探索在港澳發行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等。
專家指出,這些金融支持政策的落地,將對大灣區建設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只有更好實現區域金融政策的突破,建立互聯互通的統一金融生態,才能實現資金要素的自由流動和有效對接,助力大灣區各類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建設和產業發展升級。”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何飛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范若瀅也表示,金融的聚集帶動功能明顯,通過聯通粵港澳金融資源,促進資金融通渠道多元化,將更好滿足大灣區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
多路資金加速輸血大灣區建設
記者獲悉,隨著系列金融支持政策推進,各金融機構正在加速大灣區業務布局,為大灣區建設提供更大力度資金支持。
7月21日,粵港澳大灣區首筆銀行貿易融資資產跨境轉讓業務落地,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轉讓一筆貿易融資資產給建設銀行悉尼分行,金額為298.79萬美元。央行廣州分行資本項目管理處相關人士表示,此筆貿易融資資產跨境轉讓業務有利于銀行進一步盤活資源。通過本筆貿易融資資產跨境轉讓業務,企業年化融資成本降低20%。
下一步,各金融機構還將加碼大灣區業務布局和資金投放。7月20日,渣打銀行宣布設立渣打銀行大灣區中心,總投資額為4000萬美元,將支持大灣區內個人及企業銀行業務營運,加強渣打在大灣區內的跨境銀行業務。國家開發銀行表示,2019年至2022年期間,國開行將向粵港澳大灣區累計提供融資總量1萬億元,截至今年6月末,這一計劃已完成54%。
業內指出,跨境是大灣區資金流動便利化的必然要求,解決跨境問題是大灣區金融政策的關鍵。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行長宋躍升表示,《實施方案》提出探索實施更高水平的貿易投資便利化試點等,為正常開展跨境貿易的企業提供了極大的結算便利,也讓銀行機構能夠提供更具有彈性、更適合企業的金融服務。預計下一步,銀行業機構將會根據《實施方案》開發更靈活的產品,為企業在大灣區內的資金流動打通脈絡。
此外,根據《實施方案》,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正在加快推動設立。廣東省地方金融局局長何曉軍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立足于粵港澳三地,將在跨境業務上發揮更大作用,并將探索開展投貸聯動等特殊業務模式,更好滿足大灣區金融需求。
深化開放打造雙循環發展樣板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動區域金融互聯互通、投融資便利化的同時,大灣區金融對外開放也正在加速推進。專家表示,深化大灣區金融開放,打造開放的市場化環境,對于我國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有積極的樣板作用。
《實施方案》為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等金融領域對外開放打開了新空間。根據《實施方案》,將支持境外銀行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同時設立子行和分行;加大境內外證券金融機構的引進力度,吸引港澳及跨國金融機構在廣東設立合資證券基金期貨法人機構;支持保險資金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投資香港和澳門地區。
“一系列金融開放創新舉措在大灣區重大戰略區域先行試點,形成并積累試點經驗,有利于后續更大范圍的復制推廣。”范若瀅表示,金融開放創新往往需要把握好節奏,通過先試點積累經驗再復制推廣、循序漸進,有利于更有效地降低金融創新過程中的風險,助力全國層面金融改革開放的順利推進。
何飛表示,大灣區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也具備承載落實雙循環戰略的天然基礎。進一步深化大灣區改革開放,創造資金等要素自由流動的開放格局,有利于促進內循環暢通和外循環活躍,對于我國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有積極的樣板作用。
何飛進一步指出,隨著一系列政策穩步推進,大灣區內的資金循環將越來越頻繁,既有港澳回流大灣區內地的資金,也有大灣區內地投資港澳的資金,還有大灣區與全球市場相互流通的資金,資金種類也將變得更加豐富。在此意義上,下一步,構建規則明晰、高效便捷的資金良性循環使用機制將非常必要。(記者 汪子旭)
九年來,劉海鷹和他的團隊行程近20萬公里,先后為6000余名偏遠貧困地區的患者進行義診,為109個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家庭帶來重生希望。江西吉安永新縣對有特殊病、慢性病等疾病的貧困群眾建立健康檔案,定期開展巡訪,為他們提供精準健康服務。
寧夏南部的西海固地區因自然條件差,歷史上有“苦瘠甲天下”之稱。 寧夏固原市涇源縣大灣鄉楊嶺村村民 馬克俊:總書記最后囑咐我們就是,大家要過好日子必須要付出,要辛勤勞動。
九年來,劉海鷹和他的團隊行程近20萬公里,先后為6000余名偏遠貧困地區的患者進行義診,為109個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家庭帶來重生希望。江西吉安永新縣對有特殊病、慢性病等疾病的貧困群眾建立健康檔案,定期開展巡訪,為他們提供精準健康服務。
寧夏南部的西海固地區因自然條件差,歷史上有“苦瘠甲天下”之稱。 寧夏固原市涇源縣大灣鄉楊嶺村村民 馬克俊:總書記最后囑咐我們就說是,大家要過好日子必須要付出,要辛勤勞動。
機器人拼裝、機器人編程、無人機編程……在日前舉辦的第二屆珠海市青少年機器人大賽暨珠港澳青少年機器人橫琴邀請賽上,來自大灣區137所學校的2000多名青少年匯聚橫琴,開展賽事活動與交流。
巍巍大別山,滔滔江淮水。11月16日,“2020北京網絡媒體紅色故土行·河南站”活動媒體團來到光山縣磚橋鎮的劉鄧大軍王大灣會議會址紀念館,感受抗戰時期革命將領們在艱苦的環境下,為了祖國為了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奮斗精神。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懷著對人民的熱愛、按照黨中央提出的精準扶貧要求,打好脫貧攻堅戰,讓老區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生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前往革命老區考察調研,多次強調讓老區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生活。
加大對先進制造、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 探索區域聯合授信、多元化融資服務等多措并進 其中,本外幣合一跨境資金池業務有望在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先行試點,進一步便利區域跨境資本流動,形成高標準的開放試驗田。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日前全文公布,明確提出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高質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今年以來,特區政府積極作為,全力防控疫情、穩定經濟、紓解民困,堅定落實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維護香港大局穩定,取得了顯著成績。
日前,江西省龍南市舉行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簽約項目90%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利用大灣區電子信息產業外遷的契機,龍南市與深圳市電子信息產業聯合會等共建13.7平方公里的電子信息產業科技城,吸引電子信息企業投資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