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30日15:27 來源:東方今報
7月23日
成都一位網友發微博
為自己的“揣測”
向一位環衛工道歉
到底是怎么回事兒?
被誤解的善心——
“以為他是賣雨傘的”
7月23日一早,成都網友趙女士出地鐵時,下起了暴雨。這時,她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個皮膚黝黑、瘦瘦矮矮的老人,手里拿著雨傘和兩件沒有拆封的雨衣。
“拿去拿去,給你們雨衣,我還有傘,這個雨這么大。”——送傘老人
老人突然開口,周圍的人都退了幾步,沒有要接過來的意思。趙女士也一度以為老人是賣雨衣、賣雨傘的。
“大概持續了兩分鐘,他一直伸手給別人,但是沒有一個人要。隨后他可能急著走,傘就直接拿給了我,說‘趕緊拿著’,然后就轉身走了。”——趙女士
老人轉身離開后趙女士才反應過來,原來他是擔心大家淋雨。但是包括自己在內,沒有一個人理解他。
趙女士迅速拿出手機,想拍下這位老人,但他很快開著環衛車走了。趙女士最后只拍到了車輛的背影。
找到送傘的人了!
“我會記得他淳樸的笑容”
兩天后,趙女士再次來到這個地鐵口。幾經波折,終于找到了送傘的環衛工——老唐。
“送傘?我是送過,沒得事,拿去用就是了。”老唐回憶說,之前在這個地鐵口就送過傘,前兩天也送過,“當時我有兩把傘兩件雨衣,遞給他們都沒人要。我說我不要錢,直接把傘和雨衣遞給他們就走了。”
7月26日,趙女士又發了一條微博稱:“我會一直記得這樸實真誠的笑容。感恩。”
送傘環衛工人:
“平常收集雨傘送給需要的人”
送傘的環衛工人老唐,全名叫唐洪成,今年62歲。他十多年前就在成都做環衛工的工作,平時主要負責附近的垃圾收理。
在老唐心里,收垃圾多了有一個趣處——他時常能在路上拾到別人落下的東西。有時候是重要的證件,輾轉能找到失主;有時候是雨傘,他只能先收著。這些被收集起來的雨傘都被老唐“備著”,每到下雨碰到需要的人就能送出去。一年下來能送出去十幾把雨傘。
對于當天地鐵口人們的誤解,老唐沒往心里去,他連連擺手:“沒事沒事,小事情,能用上就好……”
網友:被暖到了
來源:央視新聞、紅星新聞、成都商報
提起寧夏,浮現在人們心中的第一印象或許都是這個詞——“塞上江南”。(央廣網記者 熊瑋 攝) 1991年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畢業以后,老唐就被分到了中衛治沙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