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17日16:34 來源:中國日報網
導讀
中國是第一個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任務的發展中國家。上合組織秘書長諾羅夫認為,中國之所以成為“減貧領域的世界紀錄保持者”,得益于長期經濟穩定快速增長、因地制宜的扶貧政策和扶貧產業、教育和健康水平提升、創新技術的應用,以及自然環境改善等。中國可以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中國減貧經驗值得其他發展中國家借鑒。
作者:弗拉基米爾·諾羅夫
(Vladimir Norov)
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
貧困,及其極端形式——赤貧,今天被視作社會頑疾,令人無法充分發揮潛能,也使社會發展缺乏效率。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貧困與社會發展停滯息息相關。我們從中可以得出對貧困的科學定義,即貧困是一個尖銳的社會問題。和氣候變化一樣,貧困和社會不平等是國際議程中最重要的議題,需要在全球范圍內采取集體行動來加以解決。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國是全球首個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有關2030年前減貧任務的發展中國家。2017年2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出席第53屆慕尼黑安全會議時稱贊中國是“減貧領域的世界紀錄保持者”。
自1978年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按照世界銀行每人每天1.9美元的國際貧困標準,中國累計已有8億多貧困人口脫貧,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的70%以上。放在世界范圍內看,這一減貧數據甚至超過了今天拉丁美洲的人口總數。
保持經濟快速增長是中國解決貧困問題的最重要因素。正是經濟的快速增長帶動了中國居民收入的動態增長,從而形成了龐大的國內消費市場。
圖片來源:新華社
英國海外發展研究院認為,中國減貧事業的成功得益于兩大優勢:一是經濟保持較快增速,使減貧舉措能夠獲得充足資金;二是政治體制穩定,有利于國家持續、穩定地制定和落實減貧政策。
確實,自1952年至2019年,中國工業生產總值增長了近1000倍,年均增長率達11%,人均收入增長了70倍。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沒有哪個國家實現過如此快速的經濟發展。
在扶貧斗爭中,中國的改革設計者和經濟學家通過吸引投資和推進工業化,以及對國民經濟各領域提供有針對性的發展援助,來擴大就業并實現對工業生產的合理分配。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農村居民率先感受到了中國經濟改革的積極影響。在中國的欠發達地區,農業人口占主導地位。根據這一特點,中國政府實行土地改革,同時提高谷物和農產品的收購價格,以激勵農民增產。此舉既可增加當地居民的實際收入,也可滿足國內市場的消費需求。
中國政府根據各地資源稟賦協助改善當地基礎設施。“要想富,先修路”成為中國式減貧的鮮明特色之一。時至今日,中國仍在實施一系列規模龐大的基建工程,目的就是要“村村通路、戶戶連網”,開車就能抵達中國任何一個偏遠角落。
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扶貧過程中,旅游業也成為富有吸引力的產業,有力促進了農村地區發展。旅游業能創造大量就業崗位和生產機會,特別是在開展其他類型經濟活動十分困難的地區。數據顯示,自2011年至2014年,有超過1000萬貧困人口(占中國最貧困人口的10%)借助旅游業成功脫貧。
據中國文化和旅游部統計,2018年旅游業為中國GDP貢獻了9.94萬億元人民幣,占當年中國GDP總量的11.04%。同時,旅游業創造了近8000萬個就業崗位,占中國就業總人口的10.29%。
圖片來源:新華社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家阿比吉特·巴納吉 (Abhijit Banerjee) 和埃瑟·杜弗洛 (Esther Duflo) 認為,教育良好、身體健康和飲食充足的人口會影響投資回報率。這也是為什么這些因素在推動快速發展和減貧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原因。
早在改革之初,中國政府就意識到,只有更加重視國民教育和健康水平,才能有助于從源頭上消除貧困,防止貧困“代代相傳”。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中國人口識字率從1982年的65.5%上升到2018年的96.8%,超過了86.3%這一世界平均水平。這是中國取得的又一個偉大成就。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2019年中國對教育的投入達5.01萬億元,比2018年增加8.74%。
2020年中國將有約2.3萬名教師被派往貧困地區支教,以幫助當地完成2020-2021年教學計劃。其中超過2.1萬名教師將在當地中小學從事九年制義務教育工作。上述舉措是中國通過教育實施“精準扶貧”的關鍵一步。
在本世紀初,僅有不足三分之一的中國居民享有醫療保險。2006年中國開始實施醫保體系改革,使之能更多惠及農村貧困人口。通過改革,已有近8億中國農民獲得了基本醫療保障。中國醫保體系已基本實現城鄉100%全覆蓋。這種國民獲取醫療保健服務的平等性,是實現社會和諧的必要條件。
圖片來源:新華社
從本質上講,中國已為其龐大人口提供了完善的社會保障機制,以保護國民免于承擔巨額醫療費用。這為建設公正、繁榮的社會作出了巨大貢獻。
同時,中國創新了脫貧模式。中國政府運用先進的信息和通訊技術,為偏遠地區提供電子商務等現代科技應用的支持,為貧困地區的農產品找到銷路。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網民規模已超9億人,其中超過2.25億是農村居民,全國互聯網普及率達64.5%。2014年至2017年間,中國農村地區的網上零售額從1800億元增長到1.24萬億元,年均增長91%,同期全國范圍內的增長率則為35%。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今天,中國4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地區,土地退化對農村貧困率造成嚴重影響。為此,中國政府實施了“三北防護林計劃”,也被稱為中國的“綠色長城”項目,旨在防止荒漠擴張。根據該計劃,到2050年中國將實現35萬平方公里國土的綠化目標。自1978年該計劃實施至2017年,中國已種植了660多億棵樹,顯著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廣泛提升了居民健康水平。
實行改革開放的40余年來,中國貧困人口減少了約95%。對中國而言,扶貧不僅是重大的社會發展任務,也意味著巨大的國內發展資源。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中國人民對高質量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為了不失去不斷增長的國內消費市場,中國企業必須生產出技術含量更高、質量更優的產品。于是,減貧脫貧成為“中國制造”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世界其他國家也應以中國為榜樣,學習和借鑒中國的扶貧經驗,因為即使在大多數發達國家,貧困和衣食無著的情況也無法幸免。中國的扶貧經驗表明,政府專注于從根源上消除貧困并為居民創造條件以獨立解決這一艱巨任務是多么的重要。
2018年第73屆聯合國大會通過關于消除農村貧困的決議,將中國倡導的“精準扶貧”理念與實踐寫入其中。
上述決議的內容包括從基礎設施建設、包容性金融、消除數字鴻溝、增加就業、推進高質量教育、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等方面加大減貧力度,采取有針對性措施消除各種形式的貧困,制定農村地區發展戰略,加強國際合作,本著合作共贏的精神支持發展中國家促進農村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是對中國扶貧工作和減貧成果的高度認可。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聯合國預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將很難實現。
按原來的統計,今年年初時中國有500多萬貧困人口。但受疫情影響,中國很多家庭的收入都有所下降,甚至一些人還可能會返貧。
但在有效防控疫情蔓延和保持經濟增長的前提下,中國可以如期實現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既定目標。
圖片來源:新華社
況且,從中國前不久召開全國兩會的成果看,絕大多數專家都看好今年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習近平主席今年4月首次提出,并在之后的兩會上確認,中國政府將著力落實“六保”任務,即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專家認為,以“六保”為基礎,年內中國經濟將保持相對較高水平的增長。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為世界貢獻三分之一的經濟增長。中國的部分工業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不僅能滿足國內需求,也對推動世界經濟恢復增長和在全球范圍內消除貧困發揮關鍵作用。
根據聯合國統計,中國之外的發展中國家減貧速度相當緩慢,貧困人口甚至還在增加。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極端貧困人口從1990年的2.78億人增加到2015年的4.13億人,占世界貧困人口的一半以上。
圖片來源:新華社
非洲國家普遍貧困的主要原因在于債務負擔過重且增長過快。過去的五六年中,非洲國家的債務總額增長了一倍,2018年時占到當年GDP總量的53%。撒哈拉以南非洲45個國家中,有33個屬于最不發達國家。
中國不僅同世界分享了扶貧經驗,也向非洲等貧困人口較多的地區伸出了援手。今年6月17日,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上發言表示,中方將免除有關非洲國家截至2020年底到期的對華無息貸款債務。
中國還呼吁二十國集團進一步延長對包括非洲國家在內的相關國家緩債期限,希望國際社會,特別是發達國家和多邊金融機構在非洲減緩債務問題上采取更有力行動。
專訪:中國減貧成就為貧窮國家帶來希望——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薩克斯 薩克斯認為,過去40年中國積累了很多長期發展經驗,盡管各國國情不同,但其他國家可以在多方面借鑒中國脫貧經驗。
12月3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宣布,中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對此,中東歐國家多位駐華使節表示,中國脫貧攻堅目標達成,不僅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巨大貢獻,中國的經驗和智慧也為世界帶來更多啟示。
俄羅斯《俄羅斯報》在刊發的《一個戰勝貧困的國家》一文中分析說,中國扶貧成就得益于中國政府長期堅持的改革開放政策。2020年,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本來就有許多硬骨頭要啃,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增加了難度。
日前,貴州省宣布,全省剩余9個未摘帽的貧困縣全部出列。得知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比岡感到十分振奮:“這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當地實施的脫貧政策的有效性。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國的減貧仍穩步推進,經濟最落后的山區也實現了脫貧。
(參與記者:凌馨、杜洋、孫曉玲、吳丹妮、袁夢晨、楊柯、明大軍、陳家寶,編輯:樊宇、俞懋峰,制圖:魯豫)
日前,貴州省宣布,全省剩余9個未摘帽的貧困縣全部出列。得知貴州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比岡感到十分振奮:“這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當地實施的脫貧政策的有效性。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國的減貧仍穩步推進,經濟最落后的山區也實現了脫貧。
習近平總書記在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指出,經過8年持續奮斗,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日新月異的中國,從來不缺振奮人心、提振士氣的好消息。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角吹響,是心頭的關切,也是腳下的實踐。從“愿景”到“實景”的美妙變化,也為時代記錄著一方水土的奮斗場景,就此砥礪著更加長遠的壯美征程。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而奮斗者永不止步。
“如果不是政府,我可能就活不成了……”在河南省上蔡縣大路李鄉重度殘疾人托養中心,護工黃翠英提起往事,眼淚奪眶而出。數據顯示,從2016年5月至2017年底,上蔡縣先后在全縣分三批共建成32個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中心,實現了26個鄉鎮(街道)全覆蓋。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接續奮斗,我國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551萬人,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