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15日17:47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記者 燕子丹 通訊員 代小龍)7月15日,在青海—河南±800 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以下簡稱“青海—河南工程”)駐馬店站現場,隨著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弘和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毛偉明共同按下啟動按鈕,標志該工程啟動送電,每年可向河南省輸送清潔電量400億千瓦時,將大幅提升青海清潔能源外送能力,有效緩解河南迎峰度夏供電緊張壓力。
駐馬店特高壓換流站閥廳安裝施工現場。(徐強)
青海—河南工程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支撐青海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建設的第一條全清潔能源外送大通道。工程對推動青海新能源集約開發、滿足河南電力需求、服務兩地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被列為國家電力“十三五”規劃的重點工程。工程起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海南換流站,止于河南省駐馬店市的駐馬店換流站,額定電壓±800千伏,額定容量800萬千瓦,途經青海、甘肅、陜西和河南4省,線路全長1587公里,總投資223億元。
作為世界上首條專為清潔能源外送而建設的特高壓大動脈,青海—河南工程額定輸送功率800萬千瓦,投產后年送電量400億千瓦時,相當于河南全社會用電量的八分之一,將有效促進西部清潔電能消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助力青海脫貧攻堅,助推河南能源轉型和大氣污染治理,助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實施。
與此同時,該工程作為國家電網公司建設的新時代首個800千伏、800萬千瓦特高壓直流樣板工程,全面突破了新能源高比例大規模送出、高海拔地區特高壓直流輸電等關鍵技術,攻克了特高壓直流核心設備國產化、特高壓換流站消防能力提升等難題,形成升級版特高壓直流技術方案,進一步鞏固了我國在高壓直流輸電領域的國際領先優勢。
電力員工對1000千伏特高壓豫陽線開展驗收監督工作。(羅浩)
該工程自2018年11月8日開工建設以來,按照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統一部署,各相關部門、單位認真落實建設管理、工程統籌協調等責任,逐級細化建設任務,動態調整施工節奏,不斷克服施工協調、物資供應、氣候環境等方面的難題,有序推進各個節點項目建設。特別是今年年初復工以來,各單位、部門按照“計劃不調、任務不減、目標不變”的總要求,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發揚“電網鐵軍”精神,一邊緊抓疫情防控不放松,一邊緊盯關鍵環節保工期。
“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開展了大規模集中會戰,創造了河南電網建設史‘集中驗收規模最大、啟動調試周期最長、單月投產規模最大、現場參建人員最多’等多項紀錄。”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負責人說。
在廣大工程建設者共同努力下,工程成功將疫情影響的工期“追”回來,高質量、高水平完成了建設任務,5月底如期實現全線貫通,6月底提前完成雙極低端成功帶電。
下一步,國網河南電力將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統一部署下,保持昂揚奮進的精神狀態、科學求實的工作作風,充分發揮央企“大國重器”和“頂梁柱”作用,安全高效優質推進電網工程建設,為加快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貢獻。
從2003年起,青海省實施封湖育魚,禁止任何單位、集體和個人到青海湖及湖區主要河流及支流捕撈裸鯉,禁止銷售裸鯉及其制品。各地各部門也清理青海湖主要入湖河流河道,設計科學合理的“過魚通道”,保證裸鯉的“生命通道”暢通。
冬日時節,青海省祁連縣阿柔鄉境內的阿柔草原在白雪的裝扮下呈現出壯美風光。冬日時節,青海省祁連縣阿柔鄉境內的阿柔草原在白雪的裝扮下呈現出壯美風光。冬日時節,青海省祁連縣阿柔鄉境內的阿柔草原在白雪的裝扮下呈現出壯美風光。
考古新發現!“九層妖塔”原型古墓出土大量精美金銀器
位于青海省海西州都蘭縣熱水鄉的熱水墓群,于1982年發現,是公元6至8世紀的重要墓葬群,其中編號為“血渭一號墓”是規模較大的一座墓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韓建華:這一系列元素說明這個都蘭是當時絲綢之路青海道上一個重要的節點,就是一個東西文化交流的中轉站。
記者從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了解到,10月22日至27日,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在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范圍內開展入冬野生水鳥巡護監測工作,共監測到水鳥32種16.2萬余只,較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6%。
卡陽村位于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攔隆口鎮偏西的一個山坳里,距離西寧市區49公里,是離市區最近的原始林區和高山牧場。村民蔡梅英看到景區來往不絕的游客,將自家的果園地改造成農家樂,出租給鄰村村民經營,一年租金收入3.6萬元,曾經的果園子變成了搖錢樹。
朋友圈里的熱鬧勁兒還沒散去,我們在朋友圈里看“風景”,而外媒也紛紛把目光投向中國,觀察著中國復蘇的景象。譚主注意到,今年外媒對于中國的國慶假期異常關注,僅BBC就在8天內報道了5次,不僅報道集中,而且范圍很廣。
貴州省丹寨縣萬達小鎮景區,苗族女孩在苗族十二道攔門酒表演中即興起舞。萬花谷景區負責人萬偉告訴記者,10月1日以來,游客數量不斷增長,但由于景區實行“限量、預約、錯峰”等措施,客流并沒有超出標準。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瑪查理鎮噶丹村,生態管護員才讓卓瑪在村子周邊的草原上撿垃圾(8月19日攝)。在地廣人稀的三江源地區,生態管護員“點成線、網成面”,在生態管護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日,“民族團結黨旗紅”網絡主題活動來到青海玉樹。玉樹基層干部學院負責人李玉蘭校長認為,報答黨的恩情,通過這種基層干部培訓,讓學員們能力提升以后,回去在村上、在社區基層給老百姓服務好,這是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