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10日18:45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聶晶(浙江工業大學文化與法制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必須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政法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政法機關是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國家政權機關和社會治理的重要職能部門。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建設平安中國,對于政法機關而言,就是要堅守為民初心,以人民利益為出發點,以匯聚民智民力為著力點,以贏得民心民意為落腳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讓人民群眾帶著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依靠人民群眾解決基層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發展的基本前提”,“要繼續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體系,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必須切實貫徹好黨的群眾路線,把黨的優良傳統和新形勢新技術新手段結合起來,創新組織群眾、發動群眾的機制,讓人民群眾成為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動力源泉。
“楓橋經驗”是全國政法綜治戰線的一面旗幟。20世紀60年代初,浙江諸暨楓橋鎮干部群眾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楓橋經驗”。1963年,毛澤東同志要求“各地仿效,經過試點,推廣去做”。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堅持發展“楓橋經驗”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依靠人民群眾解決基層問題是“楓橋經驗”的靈魂。總結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就要建立以基層黨建為統領,以人民為中心,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現代基層治理體系,深入開展基層平安創建活動,不斷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積極搭建讓群眾廣泛參與的工作平臺,專群結合、群防群治,調動各行各業力量,切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讓社會更安定、百姓更安寧。
在民生關切中守護公平正義。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望。“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必須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的痛點、難點問題。
政法機關是社會公平正義的一道重要防線。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這就要求政法機關在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中切實發揮作用,以實際舉措和成效增強人民群眾對法治的信心。為此,要著力提升依法辦事能力,解決好有法不依問題。引導各級政法領導干部和廣大干警養成學法、講法、用法的習慣,樹立崇尚法治、依法用權的職業品格,提高法律素養、培養法治精神、強化法治思維,善于運用法治方式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和問題,做到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確保執法司法權力始終在法律框架內運行;著力提升執法公信力,積極完善權力運行監督和制約機制,充分發揮黨內監督、法律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群眾監督的作用;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推進審判公開、檢務公開和警務公開,構建開放、透明的陽光執法機制,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以公開促公正、以公正樹公信,有效防止執法犯法、司法腐敗,在事關人民群眾利益的每件小事中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以改革創新提升治理效能。社會治理說到底是為人民服務的治理。黨的十八大以來,政法系統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導向,立足自身特點,結合社會治理創新成果和經驗,實施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加快構建普惠均等、便民利民的司法公共服務體系,努力提供更優質、更高效、更貼心的服務,在改革創新中不斷提升治理效能。
一方面,堅持簡政放權與改革創新相統一,切實做到該放的權力放到位、該管的事項管精準、能夠降的收費降下來。例如,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馬上辦、就近辦、刷臉辦”等做法,推動服務理念、制度、作風全方位深層次變革,全面打造“寬進、快辦、嚴管、便民、公開”的審批服務模式,大力開展“減證便民”行動。另一方面,廣泛運用數字技術,盡快建成覆蓋全業務、全時空的法律服務網絡,讓老百姓感到法律服務就在身邊,實現精準、高效的社會治理。例如,推行“互聯網+公共服務”,加快推進跨域立案、網上立案訴訟服務改革,推動訴訟事項跨區域遠程辦理、跨層級聯動辦理,解決好異地訴訟難等問題;加快智慧政法建設,積極研發司法智能服務系統,探索移動電子訴訟新模式,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打造一支高素質政法隊伍。政法隊伍是法治中國、平安中國建設的重要力量,也是維護人民利益和社會安定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推進政法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努力打造一支黨中央放心、人民群眾滿意的高素質政法隊伍”。
革命化建設要求旗幟鮮明地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教育引導廣大干警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矢志不渝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捍衛者。正規化建設要求把從嚴管理貫徹到各方面,與時俱進完善各項鐵規禁令,強化內在養成與外部約束,加強正面引導與反面警示,對濫用職權、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等違紀違法行為,對以案謀利、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等司法腐敗問題,發現一起,嚴肅查處一起,決不姑息遷就。專業化建設突出實戰、實用、實效導向,全面提升政法干警的法律政策運用能力、防控風險能力、群眾工作能力、科技應用能力、輿論引導能力。職業化建設要求大力健全職業制度體系,完善符合政法職業特點的人才招錄、培養機制,健全政法職業分類管理制度,完善政法干警履職保護制度和職業保障制度,讓政法干警安身、安心、安業。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政法機關責任在肩、使命在前。只有打造一支高素質政法隊伍,不斷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才能全面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解決好人民群眾最盼、最急、最憂、最怨的問題,服務于、保障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10日 11版)
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是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黨執政成就和國家治理成效的重大標志。隨著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繼續創造“兩大奇跡”,必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平安中國建設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強調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意義重大,要求深化平安創建活動, 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些身邊的紅馬甲、紅袖標、紅帽子,讓不法分子無處藏身無處遁形,讓我們更多一份安全、一份安心,也讓平安中國的根基更加深厚穩固。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平安中國建設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近年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扎實開展平安中國建設,為推動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民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南昌市公安局打擊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聯情聯戰總指揮部,串聯了各個相關部門,提升了反詐效率。除此之外,長沙市探索建立“互聯網+群防群治”體系,開發“互聯網+群防群治”暨“星城園丁”APP平臺,廣泛引導群眾參與社會治理,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長沙建設。
圖① 2019年8月16日,重慶市沙坪壩區小龍坎街道沙龍廣場,志愿者和孩子們在參與垃圾分類互動活動。據介紹,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政法機關深入開展涉疫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加強預警研判,依法落實化解、幫扶、疏導措施,有效幫助各類企業復工復產步伐加快。
圖① 2019年8月16日,重慶市沙坪壩區小龍坎街道沙龍廣場,志愿者和孩子們在參與垃圾分類互動活動。據介紹,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政法機關深入開展涉疫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加強預警研判,依法落實化解、幫扶、疏導措施,有效幫助各類企業復工復產步伐加快。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訊(記者李萬祥)“十三五”期間,我國圍繞目標任務,補齊短板弱項,整合資源力量,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切實維護安全穩定,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
通過12309中國檢察網,控告申訴舉報一鍵辦理;農民工欠薪求助“綠色通道”、行政執法監督平臺、刑事案件智能咨詢……中國法律服務網上線以來,累計訪問14億人次,在線辦事150余萬件,群眾滿意度持續保持在95%以上。中央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5月29日召開會議提出,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推進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實,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保障。
黑惡勢力猶如毒瘤,極大危害社會和諧穩定,嚴重侵蝕人民群眾的安全感。這次社區疫情防控的實踐充分說明,社會治理工作最重要的任務在基層,最堅實的力量支撐也在基層,基層社會治理越有力、越有效,整個社會治理的基礎就越牢固、越堅實。
經記者了解,該書作者為吉林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廳長賀電。中國吉林網一篇名為《拜讀出自當代作者的首部經書<平安經>》的文章指出: 《平安經》由“百句訣”和“十篇”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