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xxxxbbbb国产,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free性欧美媓妇喷水,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一步一個腳印帶領村民致富

2020年07月10日09:54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5034

  【退役軍人風采錄】

  一步一個腳印帶領村民致富

  ——記山西省臨汾市東下莊村黨支部書記張建國

  光明日報記者 劉小兵

  “這些天,我重點講解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幫助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等政策內容。”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東下莊村黨支部書記張建國,一邊宣講中央政策,一邊結合東下莊村實際,推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和農村各項工作。在部隊干了25年的張建國,退役后自主創業,致富后選擇回鄉為農村發展、鄉親致富而努力拼搏。

  張建國的家鄉東下莊村,是一個群山環繞、溝壑縱橫的偏遠貧窮小山村。2005年,身為廣州空軍某部團職干部的張建國轉業時,選擇在廣州自主創業,短短兩三年就打拼出上千萬元資產。2007年,張建國回老家東下莊村探親,家鄉的貧窮落后讓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當即發動兄弟姐妹和好友出資1.45萬元成立互助協會,幫助村里貧困學生上學,解決困難戶的生活問題。張建國也萌生了回村帶領鄉親共同致富的意愿。一邊是改革開放最前沿的大都市,一邊是信息閉塞的窮山溝;一邊是妻兒老小和他需要打理的公司,一邊是亟待富裕起來的家鄉父老。一番思量之后,張建國說服了家人,在2008年只身返鄉,被東下莊村全體黨員選舉為村黨支部書記。任職會上,張建國深情地說:“有一年青黃不接,咱村一位大娘悄悄把一碗面放在我家門口。30年了,我還記得這碗面。我回來就是為了報答鄉親們的恩情,誓讓咱村換新顏。”

  “新官上任三把火”,張建國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又多方籌資,先是建起了兩座水壩,引水進村,解了全村人畜吃水難題,保證200畝麥田的澆灌用水;接著又修通了連接外面的大路,村民出村再也不用借道鄰村了。東下莊山多、坡多、草多,發展養殖業得天獨厚,張建國就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鼓勵村民搞養殖,他采取統一購買、分散養殖的辦法,購買了很多雞苗送給村民喂養,他告訴他們:“這些雞苗,你們無償拿回去喂,等賺錢后只需還我本錢。”張建國還自掏腰包購回750型拖拉機及配套農機具,把農民從耕、種、播、收的繁重勞動中解放出來,省下時間外出打工賺錢。

  “現在逢年過節,村委會都要給我們送米、面、油,還能領獎金,日子越過越好。”年過八旬的張春英逢人便說。張春英所說的領獎金,其實是張建國發起成立的“東下莊互助發展協會”給70歲以上老人發放的祝福金。“東下莊互助發展協會”解決了村里諸多實際問題:學生上學有鼓勵金;生病或生活有困難的村民有資助金;村里基礎設施有突發問題搶修資金等。

  “作為黨培養多年的一名軍人,我肩負著回報社會的責任;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人富了不算富,還要幫助父老鄉親共同富裕。”張建國沒有豪言壯語,他一步一個腳印地帶著村民走上脫貧致富路。回到家鄉的12年來,張建國帶領村民平田整地300畝,修建水利設施,澆灌800多畝旱坡丘陵田,使村里家家有了水澆田,戶戶有了核桃園,成為當地的先進村。

  “今年,村里成立了農業生產專業隊,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對村民不愿種或沒能力種的耕地實行托(代)管。”張建國說,村里每年根據收成情況,將糧食或錢發放給農民,利用集體擔當的方式兜底保障,讓農民有穩定的基本收入。下一步,張建國計劃對傳統的農業產業進行調整,自己出資購買噴藥無人飛機和玉米收割機,進一步提高村里農業生產規模化和機械化水平,把東下莊村建設成村民富裕、村容優美、村風文明的活力新農村。

  《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10日 10版)

文章關鍵詞:村民 致富 張建國 東下莊村 光明日報 自主創業 山西省臨汾市 責編:林瑤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馬鞍山村:泥土村變成遠近聞名的旅游村

    11月7日,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馬鞍山村的村委會里格外熱鬧。”  2018年,馬鞍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成,實施“育民、便民、樂民、安民、富民”五項為民計劃,為文旅產業發展凝心聚力。

  • 三位村民破壞村級換屆選舉工作被正陽警方行政拘留

    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雷剛 萌友 王艷/文圖  近日,正陽縣袁寨鎮某村村民張某峰、張某彬、李某樂因涉嫌破壞村級換屆選舉秩序,被公安機關依法處以行政拘留。

  • 他們,是我們心中“最美”的樣子

    上海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孫筱和早出晚歸、爭分奪秒,制定企業防疫和復工指南,助力臨港新片區在上海全市率先實現億元以上產值企業、規上企業100%復工;江蘇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干部聶永平始終關心村里無房戶老陶一家的生活困難,梳理閑置宅基地,多方籌集資金為老陶蓋起三間新房;

  • 吉林省撫松縣:“村民下山,游客上山” 冰雪冷資源熱起來

    冬日的飄雪沒有將吉林省撫松縣“冰封”,反而讓這里孕育出更多生機。這一場冰雪盛宴只是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依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開展的積極探索之一。未來,撫松縣還將繼續打通“綠水青山”“冰天雪地”和“金山銀山”之間的通道,走經濟與生態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發展之路。

  • 不毛之地蝶變綠色家園——石漠化地區云南西疇縣的綠色發展之路

    “山上不栽樹,喝水跑遠路;坡地不壘埂,種糧要貼本;育得青山在,功德傳后代。三光片區涉及興街鎮三光等6個村委會2253戶,石漠化面積30平方公里,是西疇縣石漠化最嚴重地區之一。

  • 辦事不出村 議事解糾紛(建設好村為民服務中心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村為民服務中心作為基層治理體系的重要陣地建設好,完善充實服務事項,提高為民服務水平,增強為民服務的精準性和實效性。據了解,大麻灣新村便民服務中心致力于打造功能齊全、服務規范、便捷高效的村民滿意窗口。

  • 彰顯公仆本色 書寫“最美”答卷

    上海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孫筱和早出晚歸、爭分奪秒,制定企業防疫和復工指南,助力臨港新片區在上海全市率先實現億元以上產值企業、規上企業100%復工;江蘇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干部聶永平始終關心村里無房戶老陶一家的生活困難,梳理閑置宅基地,多方籌集資金為老陶蓋起3間新房;

  • 互利村的互利致富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互利村的一些村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村黨支部書記付永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過去種玉米趕上好年景一畝最多也就300元,現在一畝甘薯加工成粉條能掙3000元,又打工又分紅,日子越過越好。

  • 辦事不出村 議事解糾紛(建設好村為民服務中心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村為民服務中心作為基層治理體系的重要陣地建設好,完善充實服務事項,提高為民服務水平,增強為民服務的精準性和實效性。據了解,大麻灣新村便民服務中心致力于打造功能齊全、服務規范、便捷高效的村民滿意窗口。

  • 焦點訪談丨如何避免“辛辛苦苦奔小康,一場大病全泡湯”?這些做法,管用!

    九年來,劉海鷹和他的團隊行程近20萬公里,先后為6000余名偏遠貧困地區的患者進行義診,為109個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家庭帶來重生希望。江西吉安永新縣對有特殊病、慢性病等疾病的貧困群眾建立健康檔案,定期開展巡訪,為他們提供精準健康服務。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