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9日20:08 來源:環球網
7月6日,美國政府正式通知聯合國,決定退出世界衛生組織。雖然這一“退群”早在人們預料之中,但在全球新冠肺炎患者突破千萬大關、美國國內患者逼近300萬、病亡超過13萬之際,美國政府做出這一決定依然讓人唏噓。美國此舉不僅無法保護本國人的生命和利益,將讓美疫情應對陷于孤立,同時還將破壞全球共同抗疫的努力,讓本就加劇蔓延的全球疫情形勢雪上加霜,這一損人不利己的做法立即遭到了美國國內及國際社會的一致譴責。
細細算來,美國按照其“利則用,不利則棄”的霸王原則先后退出了一系列國際組織或條約,嚴重損害了國際公平正義和全球和平、穩定、發展。我們不妨梳理一下美國那些年退出的“群”。
1982年,美國為維護其海洋霸權利益,拒不簽署它曾力推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至今仍未加入該條約。
1984年,美國不滿其文化控制權逐步被發展中國家削弱,正式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1985年,美國因遭到尼加拉瓜申訴其武裝干涉侵犯主權,宣布退出聯合國國際法庭,拒不接受其強制執法權。
1995年,美國宣稱由于“國內預算困難”,退出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并拒交拖欠會費。
2001年,美國宣稱由于履行環保義務不符合美國國家利益,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至今。
2001年,美國在未能阻止討論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軍事行動之后,宣布退出聯合國反對種族主義大會。
2001年,美國為強化其軍事優勢,正式退出美蘇1972年簽署的《反彈道導彈條約》。
2002年,美國認為對美國軍人、外交官和政治家不利,宣布退出《國際刑事法院規約》。
2017年,因所謂“節省資金、敦促改革、抗議反以色列偏見”,美國宣布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這不是美國第一次退出該組織。1984年美國曾宣布退出,直到2003年小布什時期才重返教科文組織。
2017年,因認為多邊貿易協定不符合美國最佳利益,有礙于美政府“美國優先”政策,美國宣布正式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
2017年,美國政府認為《巴黎協定》阻礙美國經濟的發展,且全球氣候變化為“偽命題”,宣布退出《巴黎協定》。
2017年,因所謂“美國的移民政策必須始終由且僅由美國人決定”,美國宣布退出聯合國《全球移民協議》。
2018年,在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證實伊朗履行了在核協議中作出的承諾且美國沒有明確證據表明伊朗違背協議開展核試驗的情況下,美國堅持宣布退出經聯合國安理會核可的《關于伊朗核計劃的全面協議》,并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
2018年,因所謂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無法有效保護人權”等,美國宣布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2018年,作為對巴勒斯坦因美國搬遷駐以色列大使館至耶路撒冷一事將美國告上國際法院的回應,美國宣布退出涉及國際法院管轄問題的《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關于強制解決爭端之任擇議定書》。
2019年,為不受束縛地發展中短程導彈力量,美國宣布退出《中導條約》。
2020年,美國以所謂俄羅斯違反條約為借口,宣布從2020年5月22日啟動退出《開放天空條約》的步驟,退約步驟將在6個月后完成。
2020年,美國政府為本國抗疫不利尋找“替罪羊”,宣布退出世界衛生組織。需要指出的是,美國目前仍拖欠超過2億美元的會費,需在退出正式生效之前繳清。
此外,美國政府一段時間以來還曾多次威脅考慮退出包括《美韓自貿協定》、世界貿易組織、北約甚至是聯合國等在內的一系列國際組織和條約。
美國政府動輒“變臉”、“毀約”、“一言不合就退群”,這樣的任性妄為,世界為之汗顏。應該說,美國退出的這些多邊國際組織、協議,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美國二戰后一手建立的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知美國政府在退群時有沒有回望自己最初創立、加入這些條約、組織的初心和承諾。毫不夸張地說,美國是在自毀長城。中國人常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小到個人,大到國家,重信守諾是起碼的道德要求和良知底線。
美國政府“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自私心態,“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強盜邏輯和“出爾反爾,說一套做一套”的霸凌行徑,只會讓自己站到整個國際社會的對立面,站到歷史潮流的對立面。雖然美國“退群”自有其各種思量打算,但是我們還是想奉勸一句,別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甄有理)
美國社會不缺乏反思,但總是缺乏抑制種族主義的切實行動。美國社會金字塔底層人民都知道,《獨立宣言》所明確的“人人生而平等”與他們無關 “種族主義是美國主要且持久的特征。
210分鐘的會議上,包括美國盟友在內的110多個國家排著隊針對美國的人權紀錄提問,并提出批評和建議——這是近日發生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審議美國人權紀錄現場的一幕。本國人權問題重重,美國政客還把黑手伸向全世界,屢屢制造人道主義災難。
當地時間11月9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國別人權審議工作組第36次會議在日內瓦舉行,會議對美國人權狀況進行審議,110余國代表發言,針對美國人權狀況提出批評改進建議。長期以來,美國自詡“人權教師爺”,美國政客甚至認為自己擁有給其他國家“上課”的特權,動輒對其他國家人權狀況評頭論足。
9月下旬,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因新冠疫情肆虐而加劇的美國經濟危機,給低收入和少數族裔美國人家庭所造成的打擊最大。該報告顯示,自3月份新冠疫情在美國開始大規模流行以來,多達46%的低收入美國人支付賬單出現困難,51%的低收入美國人難以儲蓄。
在第七個國家扶貧日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脫貧攻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中國的脫貧攻堅戰,書寫了人類消除貧困歷史上的奇跡,不僅中國人民從中受益,對世界減貧也作出了巨大貢獻。
早在2019年,美國國家科學院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非裔美國人被警察暴力執法致死的可能性是白人的2.5倍。早在今年6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就通過決議,對美國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遭警察暴力執法死亡事件表示強烈譴責。
當地時間10月13日晚間,美國總統軍控問題特別代表馬歇爾·比林斯利在華盛頓的遺產基金會發表聲明稱,如果俄羅斯同意限制、凍結核武器庫,美國愿意將《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延長一段時間,并稱在這一點上俄美已達成“原則性”協議。
中國常駐日內瓦代表團14日發表媒體聲明指出,10月13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對中國、俄羅斯、古巴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進行大肆攻擊,他的言論暴露出其一貫的自負、霸道和虛偽,再次凸顯中美在人權問題上的根本差異。
今天(15日)下午,外交部舉行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近日數次指責中國宗教自由等人權問題向發言人提問。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保護和促進人權,奉行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理念,依法保障中國公民享有的各項權利和自由。
10月13日,第75屆聯大投票選舉2021—2023年度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中國成功當選。我們將以當選人權理事會成員為契機,繼續建設性參與人權理事會等聯合國人權機制工作,倡導對話與合作,平衡推進各類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