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3日19:39 來源:人民網
近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2020年6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6月制造業和非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雙雙上揚。其中,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0.9%,比5月份高0.3個百分點;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4%,比5月份高0.8個百分點,創下7個月以來新高。這表示企業信心在持續增強,我國經濟基本面繼續改善,整體恢復勢頭向好。
企業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業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才能充分釋放潛力,促進市場進一步好起來、活起來。PMI指數,簡單說,反應的就是經理人對下個月自己所在行業景氣程度的判斷。這些經理人對自己所在的行業和企業狀況非常了解。他們的判斷,通常能夠較為直觀的反應企業對未來行業景氣度的信心。PMI通常以50%作為強弱分界線。超過50%,被認為經濟總體在擴張;低于50%,則被認為經濟總體在收縮。PMI連續4個月在50%臨界點以上,這展現出企業的信心在持續增強。
看懂當前中國經濟,既要看統計數據,更要看趨勢變化。2月,受疫情影響,PMI為35.7%。3月,隨著生產生活秩序恢復、企業復產復工,PMI重回50%以上,達到52%。4月PMI為50.8%,5月PMI為50.6%,6月PMI為50.9% 。4個月以來PMI指數趨勢反映出企業已經在逐步走出最困難的階段。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受疫情沖擊較為明顯的非制造業也“穩”住了。非制造業PMI連續4個月回升。6月,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54.4%,比上月回升0.8%;服務業商業活動指數為53.4%,較上月回升1.1個百分點;生產性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在制造業復蘇的促進下,達到了57.3%,較上月回升4.5個百分點;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雖然比上月回落1個百分點,也依然在59.8%,連續三個月高于59%。非制造業恢復性回升較好,經濟恢復勢頭在進一步鞏固中。
中國經濟的復蘇離不開擴內需和穩外需。6月國內的統計數據展現出供需雙升的勢態:從供給方面看,6月生產PMI為53.9%;從需求方面看,新訂單PMI為51.4%,雙雙走出了回升勢態,說明供需兩端均在回暖中,展現了中國經濟經受住了疫情的“大考”,充分展現了潛能和韌性,已走出恢復性增長的良性勢態。外需方面則恢復緩慢:6月進出口訂單PMI有所回升,達到42.6%,這源于我國在全球范圍內率先控制住疫情,并積極穩步推進復產復工各項政策。但是42.6%的數字,距離榮枯線仍有差距。
當前,世界經濟受到疫情沖擊還在持續發酵,世界銀行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下滑5.2%。要有效應對外部沖擊,就要進一步改善貿易結構、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要幫助外貿企業紓困,促進出口轉內銷,發揮國內龐大市場的穩定器作用。
國家統計局11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高于上月0.7、0.2和0.4個百分點。彭博社的報道說,一系列早期指標顯示,受出口和股市升至2015年以來最高位的支撐,中國的經濟復蘇趨于穩定。
我國PMI連續9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表明經濟呈現持續穩定恢復態勢,質量持續向好。由于國內疫情防控得力,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加快,我國經濟自3月以來持續恢復。展望未來,憑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空間廣、政策工具多等有利因素,中國經濟必將克服暫時的困難,繼續鞏固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1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1%,創下2017年9月以后的新高。這么多人關注中國經濟,這么多人看好中國經濟,因為全球是一個大家庭,世界經濟低迷,現實困難需要大家同舟共濟、攜手應對。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
11月30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分別高于上月0.7個、0.2個和0.4個百分點,三大指數均位于年內高點,連續9個月高于臨界點。
(記者杜海濤)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1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1%,較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創年內高點,且連續5個月運行在51%及以上,經濟復蘇勢頭穩中有進。
譚主注意到,三場峰會結束后,中國成為許多外媒報道的關注點。有媒體報道,中國推進疫苗合作應對疫情。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上,習近平主席提到這樣一句話,“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凌行徑愈演愈烈,治理赤字、信任赤字、發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無減。
譚主注意到,三場峰會結束后,中國成為許多外媒報道的關注點。有媒體報道,中國推進疫苗合作應對疫情。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上,習近平主席提到這樣一句話:“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凌行徑愈演愈烈,治理赤字、信任赤字、發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無減。
10月份,我國國民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2個百分點,服務業生產指數明顯回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比上月加快1個百分點,1月份至10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1月份至9月份加快1個百分點。
受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翹尾因素減少以及豬肉價格由升轉降影響,10月份CPI同比上漲0.5%,這是自2017年3月份以來時隔42個月首次回到“1”以內。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主任郭麗巖同樣認為,10月份CPI同比增幅與上月相比明顯收窄,主要是受翹尾因素影響。
海關總署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2.8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4.6%。王涵指出,海外方面,全球產業鏈恢復難被阻斷,運價數據還在恢復,外需韌性或將保持,進出口韌性還會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