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1日16:06 來源:經濟日報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2020年7月1日起下調再貸款、再貼現利率。
其中,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央行還下調金融穩定再貸款利率0.5個百分點,調整后,金融穩定再貸款利率為1.75%,金融穩定再貸款(延期期間)利率為3.77%。
年內第二次下調再貸款利率
這是央行今年第二次下調再貸款利率。
此次下調0.25個百分點后,3個月、6個月和1年期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利率分別為1.95%、2.15%和2.25%。
“當前,再貸款再貼現工具已是央行結構型貨幣政策的核心和主要發力點。”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
今年以來,再貸款、再貼現發揮了重要作用。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央行推出了3000億元抗疫專項再貸款和1.5萬億元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此前介紹,截至5月30日,3000億元的專項再貸款政策直接為防疫保供企業提供貸款,7400家企業已經發放了貸款2800億元,余下200億元額度給了湖北。這些貸款的加權平均利率是2.49%,財政貼息后,企業實際融資利率是1.25%。運用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支持金融機構累計發放優惠利率貸款4800億元。
6月初,央行創設了兩個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一個是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另一個是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分別又提供了400億元再貸款資金和4000億元再貸款資金。
貨幣政策更注重精準性
對于此次下調再貸款、再貼現利率,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體現了央行在結構性政策方面持續發力,有利于提升政策的直達性。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再貸款、再貼現是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箱的重要組成部分,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及再貼現利率,有利于降低銀行從央行獲取資金的成本,進而帶動三農、小微企業等群體的融資成本下行,提升貨幣政策的精準度和有效性。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認為,此次央行調降再貸款、再貼現利率屬于定向“降息”,直接、精準地降低“三農”、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薄弱環節的信貸成本。而此前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降息”則是央行通過調降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引導金融機構下調貸款利率,不具有定向特征。從目前國內外環境情況看,央行更傾向于通過結構性精準調控,避免過度寬松政策導致金融亂象及局部風險集聚。
王青認為,此次下調相關利率,將進一步增大這一政策工具對商業銀行的吸引力,有助于迅速提升再貸款、再貼現余額,引導銀行金融資源重點向民營、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領域精準投放。這在提升貨幣政策逆周期調控效果的同時,也有助于避免大水漫灌的后遺癥。
進一步引導融資成本下行
此外,這也是出于進一步引導企業融資成本下降的考慮。
王青認為,當前下調再貼現利率的迫切性其實已有所下降。但央行此時仍下調再貼現利率,表明監管層釋放持續引導企業融資成下行信號。
“完善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機制,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仍是當前貨幣政策的核心基調,下調再貸款再貼現利率是其中的一個環節。”溫彬認為,前兩次推出的8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基本投放完畢,本次下調再貸款再貼現利率,主要將在1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中發揮降成本作用。
降息、降準仍有空間
溫彬表示,下階段,要繼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繼續通過降準、再貸款等方式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進一步調降政策利率,降低銀行資金成本,引導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讓利,同時嚴控資金空轉套利,確保信貸資源用于所需領域。
周茂華認為,未來央行仍有必要通過包括降準、降息及MLF在內多種工具,根據宏觀經濟、市場變化靈活調節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引導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經濟日報記者 陳果靜)
從再貸款、再貼現使用情況看,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已基本投放完畢,支持防疫保供企業7600余家;1.5萬億元再貸款、再貼現已投放超1萬億元,支持企業等市場主體超140萬戶。6月起,中國人民銀行創設了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兩個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
穩外貿穩外資是做好“六穩”工作的重要環節。2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從出口信保、跨境電商、服務貿易等角度,就進一步助力穩外貿穩外資作出四條部署。
(記者吳秋余)中國人民銀行15日發布公告,當日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4000億元,期限為1年,中標利率2.95%,利率與前次持平,未開展逆回購操作。央行表示,此次MLF操作是對本月兩次MLF到期和一次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到期的續做,其中TMLF續做可繼續滾動,總期限為3年。
7月1日起,中國人民銀行下調了再貸款、再貼現利率,這是央行今年第二次下調再貸款利率。”曾剛說,“對使用再貸款、再貼現的這部分主體,進一步推動其利率成本的下行,實際上是央行通過貨幣政策調整的方式實現對實體經濟的讓利。
7月1日起,中國人民銀行下調了再貸款、再貼現利率,這是央行今年第二次下調再貸款利率。對于此次下調再貸款、再貼現利率,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體現出央行在結構性政策方面持續發力,有利于提升政策的直達性。
7月1日起,中國人民銀行下調了再貸款、再貼現利率。對于此次下調再貸款、再貼現利率,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體現了央行在結構性政策方面持續發力,有利于提升政策的直達性。
(記者羅知之)據央行官方微信消息,央行決定于2020年7月1日起下調再貸款、再貼現利率。溫彬認為,完善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機制,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仍是當前貨幣政策的核心基調,下調再貸款再貼現利率是其中的一個環節。
證券時報記者6月30日從多個信源獨家獲悉,央行近日發文,決定于7月1日起下調再貸款、再貼現利率。其中,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調整后,3個月、6個月和1年期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利率分別為1.95%、2.15%和2.25%;再貼現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認為,疫情防控期間,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大,信貸投放結構更加優化,有利于助推經濟企穩回升。2天完成全流程審批,為企業注入30萬元信貸資金,年利率4.55%,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酸喜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是“戰疫征信貸”的受益者之一。
5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廣義貨幣(M2)增速創下新高,4月末同比增長11.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個和2.6個百分點。王青認為,展望5月,在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持續發力背景下,信貸、社融和M2存量增速還有進一步上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