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30日14:3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7月29日電(記者劉紅霞)穩外貿穩外資是做好“六穩”工作的重要環節。2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從出口信保、跨境電商、服務貿易等角度,就進一步助力穩外貿穩外資作出四條部署。
會議要求,支持外貿企業增強抗風險能力。針對企業訂單減少等突出問題,推出有效措施支持拓市場、增訂單。運用出口信用保險積極保障出運前訂單被取消風險。推廣“信保+擔保”,為外貿企業融資提供增信支持。
會議指出,鼓勵中西部、東北地區發揮優勢,承接勞動密集型外貿產業。支持發展跨境電商、海外倉、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等新業態,擴大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帶動中小微企業出口。
“有了‘信保+擔保’,企業可以更安心、更放心。”寧波樂歌人體工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項樂宏說,樂歌做跨境電商9年,單獨設立海外倉已經7年,目前正積極加快海外倉布局,降低自身運營成本的同時,也帶動小微企業更好“出海”。
會議要求,完善吸引外資政策環境。對重點外資項目一視同仁加大用地等保障。提高外資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便利度。再貸款再貼現專項額度、進出口銀行新增貸款規模等同等支持外資企業。
會議還決定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結合區域發展戰略,將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擴大到全國21個省份部分地區,圍繞拓寬開放領域、提升便利水平進行改革探索,包括發展跨境商業醫療保險、推進中外合作辦學、擴大技術進出口經營者資格范圍、在常態化防控下加強旅游和體育國際合作等,促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業內人士認為,外貿外資覆蓋的市場主體點多面廣,由此涉及的就業數量巨大,同時外貿外資也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要把各項政策落實落細,形成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的合力。
(記者鐘自煒)今年1至8月,福建省實際使用外資242.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9%,交出亮眼成績單。在幫助外資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福建省商務廳組織處級干部掛鉤幫扶重點外資企業和重點促到資項目,省市縣三級聯動成立工作專班,建立外資項目掛鉤服務機制。
從投資來源地看,共有36個國家(地區)在海南新設外資企業,中國香港、美國、中國臺灣新設外資企業數量排名前三,合計新設外資企業182家,占新設外資企業總數的63.2%。海南省商務廳統計,海南國際投資“單一窗口”自去年4月13日上線試運行以來,截至今年8月30日,已有977家外資企業通過海南國際投資“單一窗口”系統線上辦理了1996件投資相關業務。
另一方面,片區推動外貿轉型升級,爭取服務貿易創新試點,推動芯片保稅檢測、防疫物資出口等業務,加快引入擁有海外倉資質的企業,促進新型貿易業態的發展。片區做好外貿企業的基礎服務工作,組織“穩外貿、保產業鏈供應鏈”的主題培訓,協助外貿企業申請國家外貿發展專項資金。
正如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近日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相對論》節目采訪時所言,“聰明的外商一定不會放棄中國市場”。中國擴大開放的政策是持續性的,特別是金融等服務業的開放正在加速進行,中國市場的投資機會越來越多。
值得注意的是,支持舉措還在加碼,重點鼓勵外資投向高科技產業、研發環節,補齊產業鏈短板,激活更多創新動能。記者還了解到,高通公司、施耐德電氣等一批跨國公司也都看好中國加速新基建所釋放的巨大市場潛力,將加速這一領域布局。
正如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近日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相對論》節目采訪時所言,“聰明的外商一定不會放棄中國市場”。中國擴大開放的政策是持續性的,特別是金融等服務業的開放正在加速進行,中國市場的投資機會越來越多。
正如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近日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相對論》節目采訪時所言,“聰明的外商一定不會放棄中國市場”。中國擴大開放的政策是持續性的,特別是金融等服務業的開放正在加速進行,中國市場的投資機會越來越多。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多家外資企業暫時關閉了在中國的分店或工廠,引發對外資撤離以及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地位的擔憂,甚至有言論稱外資正在大規模撤離。上半年,外資在華投資不僅沒有撤退,而且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步入常態化,外商對華投資預期和信心穩定趨好。
6月23日,《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發布 全國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由40條減至33條,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由37條減至30條。
記者馮其予報道:在今日舉行的網上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商務部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正在會同相關部門,抓緊研究制定穩外貿穩外資的新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