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3日11:0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本報北京6月22日電 (記者王浩)記者近日從水利部獲悉:截至6月21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306億立方米,其調水量相當于黃河年徑流量的一半還多,惠及四省市6700萬人左右,有效保障受水區復工復產用水需求。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自4月29日正式啟動420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輸水工作,6月21日圓滿結束,工程運行良好,調度平穩有序。
《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23日 01 版)
通過實施華北地區生態補水,南水北調向沿線七里河、滹沱河、瀑河、北拒馬河等20條河流進行生態補水,天然河道得以階段性恢復,水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南水北調持續調水還穩定了航道水位,改善了通航條件,延伸了通航里程,增加了貨運噸位,大大提高了航運安全保障能力,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
水利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南水北調中線2020年度向北方供水及生態補水均創歷史新高,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供水83億立方米,其中生態補水23.6億立方米,工程運行正常。
”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有鮮明的政治底色,那就是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中國發展之所以有中國特色、實現中國夢之所以必須走中國道路,不是因為它是個“發展的例外”,而是始終堅持發展“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新華社鄭州9月26日電題:河南淅川:用綠色守護京津“水缸”——伏牛山看新變 貧困,曾讓這個山水之城付出沉重生態代價,陶岔渠首不遠處的湯山堪為見證。荊紫關鎮廟嶺村調整種植結構后,發展起千畝中藥、千畝櫻桃、數百畝核桃…… 綠色轉型讓群眾嘗到了“護水之甜”。
記者從水利部獲悉,6月21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420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輸水工作圓滿結束,工程運行良好,調度平穩有序,期間輸水19億立方米,其中生態補水9.5億立方米,助力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成效顯著。
記者從水利部獲悉,6月21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420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輸水工作圓滿結束,工程運行良好,調度平穩有序,期間輸水19億立方米,其中生態補水9.5億立方米,助力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成效顯著。
記者從水利部獲悉,6月21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420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輸水工作圓滿結束,工程運行良好,調度平穩有序,期間輸水19億立方米,其中生態補水9.5億立方米,助力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成效顯著。
(記者 陳溯)中國水利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3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已安全輸水2000天,丹江口水庫經陶岔渠首入總干渠水量達到300億立方米,沿線6000萬人受益。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表示,近年來,城市節水工作取得成效,城市人均綜合用水量持續下降,城市再生水利用量提升。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以來,天津干線經受住了各種困難和風險的挑戰,實現1900多天連續不間斷安全供水,水質穩定達標。今年4月1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再次向天津市生態補水,計劃增加補水6000萬立方米,用于改善天津市中心城區海河等城市河道水環境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