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3日11:01 來源:證券日報
主持人楊萌:6月初公布的《國務院關于落實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明確,一批政策將于6月底前出臺,主要涉及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等,未來還將有哪些政策“到賬”?今日本報從減稅降費、貨幣政策以及地方政府舉措等方面進行解讀。
本報記者 包興安
今年國家確定新增減稅降費2.5萬億元,并明確6月底前出臺相關政策,年內持續推進。隨著今年陸續出臺的減稅降費政策落地見效,給企業帶來“真金白銀”的同時,也助力企業“加速跑”。
目前部分政策相關部門已發文明確,例如,小規模納稅人減免增值稅政策、免征航空公司民航發展基金等的實施期限延長到2020年12月31日;小型微利企業、個體工商戶所得稅繳納延遲至2021年首個申報期內一并繳納。
根據6月9日、6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披露的數據,2.5萬億元新增減稅降費中,減免社保費將為市場主體減負1.6萬多億元,大部分在下半年實現;此外,通過將降低工商業電價5%、免征航空公司民航發展基金和進出口貨物港口建設費、減半征收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政策延長至年底,并降低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15%,連同上半年降費措施,全年共為企業減負3100多億元。兩者合計,降費接近2萬億元。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教授崔志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需要為企業紓困,幫助企業解決生存問題,確保企業的有效運轉。
“增值稅作為一種流轉稅,與商品貨物流轉有關,涉及面廣。電價、電信資費等都是企業經營的基礎性成本,這些成本對企業的影響面更大。”崔志娟說,減輕這些項目的成本負擔,在維持企業人工、設施設備等剛性成本基礎上,有助于幫助企業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力促企業的存續和發展。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財政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陳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受疫情沖擊、國內外發展環境的變化,企業經營的壓力依然非常大。今年前4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27.4%。減稅降費以及國家出臺的降低企業成本的一些措施,有利于減輕企業負擔、改善企業經營狀況。今后,要做好相關服務工作,提升現有政策的落地效果,讓企業充分享受國家的讓利政策。
今年前期出臺的減稅降費政策紅利正在顯現,令多地企業受益。今年6月份,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花果山的水蜜桃陸續上市,因為自帶桃園,龍泉山莊最近的生意特別紅火,120畝的院子里摘桃休閑的游客絡繹不絕。
據龍泉山莊財務負責人張靜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因為桃子品種多口感好,深受顧客喜歡,現在山莊周末客流量都能保持在600人左右,吃飯釣魚,加上桃子的銷售收入,收入不錯。
同樣,上海滬鼎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間享受生活服務免稅政策,今年前4個月累計免稅銷售額達900多萬元,享受減免稅額20多萬元。“公司目前有65名職工,這筆減免稅極大緩解了公司的人力成本和企業的資金壓力。”該公司法人代表張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上海海虹晨旅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也享受到免稅政策帶來的紅利。這家為學校、政府提供班車服務以及為寶山游輪碼頭提供短線接駁車服務的公司,受今年疫情影響,營業收入大幅下降。
該公司財務負責人侯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稅務部門及時通過對我們開展稅收優惠政策輔導,今年前4個月,公司累計享受到增值稅免稅4.2萬元,緩解了公司部分的用工成本,也給了企業堅持下去的希望。”
侯杰表示,公司現有約160位員工,企業響應“六保”“六穩”工作要求,未減少員工收入,保證所有員工基本待遇不變。
“減稅降費力度不斷加大,無疑提振了企業發展信心。”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由于部分新出臺的減稅降費政策落地見效,除了存在時間差和滯后期外,還有一個市場消化吸收的過程,因此多數減免稅費政策會在下半年集中見效。
談及下一步的減稅降費時,崔志娟表示,今年減稅降費力度比較大,預計下一階段主要是落實落細減稅降費,確保各項稅收優惠政策應享盡享,包括先進制造、研發等現代服務業增值稅留抵稅額退稅、加快“出口退稅”、優化辦稅措施、杜絕亂收費、嚴禁收過頭稅費等。
“十三五”期間,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接連出臺,減稅降費持續加力升級,為企業發展減負、為成長創新加油,直達市場主體,企業獲得感實打實。” 為吸引投資資金向初創科技型企業傾斜,助力科創企業成長發展,2017年國家出臺了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有關稅收試點政策。
11月27日,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統計局等部門發布多個最新經濟數據。國家統計局:前10月規上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增長轉正 國家統計局11月27日公布,今年1到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累計利潤同比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持續好轉。
近期,江蘇連云港海州經濟開發區及時出臺一系列減稅降費扶持政策,助力園區外貿企業全力應對全球疫情風險。新華社記者李博攝 生產線上機器轟鳴,調試場里人來車往,徐工集團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的廠區里一如既往的繁忙。
“十三五”時期,一項項減稅降費政策接連出臺,不僅減輕了千千萬萬企業的負擔,更增強了企業獲得感,增添了經濟發展的底氣和信心。圖為霍爾果斯馕文化產業園生產車間,減稅降費給當地餐飲企業帶來實惠。
2萬億元減稅降費實打實支撐經濟快速恢復!9張圖帶你看亮點
國家稅務總局最新統計顯示,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超過2萬億元,切實減輕了企業稅費負擔,有力支撐了我國經濟快速恢復。從目前各方面情況看,減稅降費措施落實有力,直達市場主體,廣大企業充分享受到了政策紅利。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達20924億元。下一步,稅務部門將繼續優化辦稅繳費服務,讓減稅降費的“真金白銀”切實惠企利民,更好服務“六穩”“六保”大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出口企業購進貨物服務金額同比增長4.8%,高于全部企業購進金額增速1.1個百分點。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達20924億元。下一步,稅務部門將繼續優化辦稅繳費服務,讓減稅降費的“真金白銀”切實惠企利民,更好服務“六穩”“六保”大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出口企業購進貨物服務金額同比增長4.8%,高于全部企業購進金額增速1.1個百分點。
這底氣讓我們有自信昂首闊步、有自信砥礪前行、有自信走向更好的明天。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其中僅2019年,我國新增減稅降費就有2.36萬億元,占當年GDP的比重超過2%,拉動全年GDP增長約0.8個百分點。2017年到今年8月底,企業享受到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多項稅費優惠,政策紅利持續擴大,累計算下來減少了超過15億元的稅費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