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4日11:02 來源:經濟日報
國家稅務總局最新統計顯示,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超過2萬億元,切實減輕了企業稅費負擔,有力支撐了我國經濟快速恢復。臨近年底,在基層財政收支平衡壓力還較大的情況下,必須繼續狠抓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防范落實減稅降費“松勁”的苗頭,特別是要堅決防止搞集中清欠稅收、亂收費削減政策紅利,要以更扎實的舉措、更大氣力落實減稅降費。
保市場主體事關重大,減稅降費是宏觀經濟政策中的關鍵一招。今年出臺的一系列階段性、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措施,包括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給予稅費減免、減免社保費和醫保費等,旨在幫助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減輕負擔、渡過難關,預計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規模將超過2.5萬億元。
從目前各方面情況看,減稅降費措施落實有力,直達市場主體,廣大企業充分享受到了政策紅利。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20924億元,對紓解企業困難、穩定市場主體、支持復工復產和經濟平穩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
受疫情影響,今年以來基層財政收支矛盾較為突出,如何彌補收支缺口成為不少地方面臨的重要問題。在經濟運行穩步恢復、各行業發展總體好轉的形勢下,容易產生放松減稅降費和助企紓困努力的苗頭。審計署近日發布的第二季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結果公告顯示,一些地區存在應減免未減免費用、違規收費、轉嫁費用等問題。
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經濟基本盤。目前經濟持續向好的基礎還需要進一步鞏固,企業生產經營仍然面臨較大困難和考驗,落實助企紓困政策一點都不能松懈,作為關鍵性措施的減稅降費絕不能“打折扣”,不能通過亂收費、增加企業負擔來緩解財政壓力。否則,即使地方收入暫時增加一些,卻造成了對企業生存發展、就業保障的嚴重損害,影響來之不易的經濟恢復大局,地方收入下一步就會成“無源之水”。
減稅降費政策要緊抓不懈、持續保持力度。國家稅務總局黨委書記、局長王軍近期多次表示,越是臨近年底,越要確保該減的稅費不折不扣減到位,堅決守住不收“過頭稅費”的底線。財稅部門多次下發通知,明確要求各地堅決防止搞集中清欠稅收、亂收費,為市場主體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
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實,要注重精準性,提高企業的獲得感。通過加大政策宣傳解讀力度,確保企業用足用好政策。繼續密切關注各行業稅負變化,跟蹤做好效果監測和分析研判,研究解決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更好地促進企業復工復產和經濟平穩運行。
當然,減稅降費客觀上給基層財政收入帶來了一定壓力。對于基層“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壓力,國家通過采取新增赤字、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壓減中央本級支出等措施,加大對地方的財力支持。在落實好中央直達資金等緩解基層財政壓力政策措施的同時,地方要繼續堅持過緊日子,多渠道盤活國有資源資產,多措并舉彌補減收增支帶來的缺口。
各方面都應認識到,只有企業發展好了,經濟恢復和財政增收才能真正實現。下一步,要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有效性,繼續緊抓減稅降費這一關鍵措施,持續釋放政策紅利,更好服務“六穩”“六保”,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曾金華)
“十三五”期間,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接連出臺,減稅降費持續加力升級,為企業發展減負、為成長創新加油,直達市場主體,企業獲得感實打實。” 為吸引投資資金向初創科技型企業傾斜,助力科創企業成長發展,2017年國家出臺了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有關稅收試點政策。
11月27日,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統計局等部門發布多個最新經濟數據。國家統計局:前10月規上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增長轉正 國家統計局11月27日公布,今年1到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累計利潤同比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持續好轉。
近期,江蘇連云港海州經濟開發區及時出臺一系列減稅降費扶持政策,助力園區外貿企業全力應對全球疫情風險。新華社記者李博攝 生產線上機器轟鳴,調試場里人來車往,徐工集團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的廠區里一如既往的繁忙。
“十三五”時期,一項項減稅降費政策接連出臺,不僅減輕了千千萬萬企業的負擔,更增強了企業獲得感,增添了經濟發展的底氣和信心。圖為霍爾果斯馕文化產業園生產車間,減稅降費給當地餐飲企業帶來實惠。
2萬億元減稅降費實打實支撐經濟快速恢復!9張圖帶你看亮點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達20924億元。下一步,稅務部門將繼續優化辦稅繳費服務,讓減稅降費的“真金白銀”切實惠企利民,更好服務“六穩”“六保”大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出口企業購進貨物服務金額同比增長4.8%,高于全部企業購進金額增速1.1個百分點。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達20924億元。下一步,稅務部門將繼續優化辦稅繳費服務,讓減稅降費的“真金白銀”切實惠企利民,更好服務“六穩”“六保”大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出口企業購進貨物服務金額同比增長4.8%,高于全部企業購進金額增速1.1個百分點。
這底氣讓我們有自信昂首闊步、有自信砥礪前行、有自信走向更好的明天。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其中僅2019年,我國新增減稅降費就有2.36萬億元,占當年GDP的比重超過2%,拉動全年GDP增長約0.8個百分點。2017年到今年8月底,企業享受到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多項稅費優惠,政策紅利持續擴大,累計算下來減少了超過15億元的稅費負擔。
今年前8個月,廣東地區(不含深圳)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551億元。其中,今年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稅費優惠政策新增減稅降費1021億元,去年年中出臺政策在今年翹尾新增減稅降費5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