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2日18:04 來源:河南日報
自營造“三個氛圍”創建模范機關工作開展以來,我省省直機關圍繞“六穩”“六保”扎實落地,堅持早謀劃、出實招,將機關黨建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凝聚起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強大合力。
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關系全省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6月17日,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河南省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上,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發布的一組數據格外振奮人心:今年1至5月,我省城鎮新增就業49.2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44.7%;失業人員再就業12.6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50.5%……
“保就業就是保民生、保穩定、保發展?!笔∪肆Y源社會保障廳有關負責人說,“我們堅持把穩就業保就業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和首要民生工作,將中心工作與模范機關創建相結合,多措并舉、精準發力,穩住了全省就業的基本盤。”
筑牢“穩”的基礎。省發展改革委在規劃布局、政策引導、制度改革等方面精準發力,推動《河南省應對疫情影響支持中小微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關于促進消費市場擴容提質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政策舉措出臺。省商務廳落實“穩外資”要求,推動實施外資促進行動計劃,聚焦投資促進、投資服務,推出多項優惠措施,建立完善外商投資企業服務日等工作機制,推動全年利用外資穩定持續增長。
守住“保”的底線。省農業農村廳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嚴守1.22億畝耕地紅線,推動藏糧于地,在已建成6320萬畝高標準農田的基礎上,今年再建660萬畝,打造高標準農田“升級版”,推動農業豐收農民增收。省民政廳全面加強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的有效銜接,確保脫貧攻堅期內農村低保標準略高于國家扶貧標準,切實鞏固“兩不愁”成果,繼續提高城鄉低保、特困人員供養救助、孤兒養育標準,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加大臨時救助力度,牢牢守住民生保障底線。
凝聚“進”的力量。省直有關單位緊緊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積極財政政策、擴大內需的機遇,不斷調整產業結構,轉化發展動能,轉變發展方式。省自然資源廳科學編制河南省黃河流域國土空間規劃,為有序有效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開展黃河灘區綜合治理、實施生態廊道建設等提供重要支撐。省科技廳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方向,持續推進“三大改造”,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持續壯大主導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我省向先進制造業強省邁進的步伐。省文化和旅游廳著力推動文旅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全面提高文旅產業競爭力、產品供給力、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拉動旅游消費增長,為“六穩”“六?!碧峁┓蘸椭?。
“省直機關是全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排頭兵,也要當好‘六穩’‘六?!呐蓬^兵?!笔∥睂贆C關工委常務副書記焦豫汝表示,省直機關將圍繞營造“三個氛圍”創建模范機關這條主線,注重在奪取雙勝利的特殊時期推動黨建與業務的深度融合,凝心聚力服務省委省政府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比蝿?,堅定不移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
在世界經濟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的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如何也為國際社會所強烈關注。世界銀行9月28日發布的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經濟形勢報告就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2%,比6月初預計的1%上調1個百分點。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達20924億元。下一步,稅務部門將繼續優化辦稅繳費服務,讓減稅降費的“真金白銀”切實惠企利民,更好服務“六穩”“六?!贝缶帧祿@示,前三季度,全國出口企業購進貨物服務金額同比增長4.8%,高于全部企業購進金額增速1.1個百分點。
10月底,各家銀行陸續披露了三季度經營業績。作為重要的市場主體,小微及民營企業的生存及經營情況與就業、民生息息相關,是銀行業助力實體經濟恢復和“六穩”“六?!贝缶值闹匾矫妗?/p>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達20924億元。下一步,稅務部門將繼續優化辦稅繳費服務,讓減稅降費的“真金白銀”切實惠企利民,更好服務“六穩”“六保”大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出口企業購進貨物服務金額同比增長4.8%,高于全部企業購進金額增速1.1個百分點。
“加”——充實復工復產隊伍 在六安市舒城縣杭埠工業園區,記者見到園區入口處貼著兩張顯眼的招工啟事,上面顯示安徽精卓光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優先招聘作業員、檢驗員、儲備技術員。了解到這一情況,舒城縣委、縣政府立即行動,構建政府幫招工作機制,將園區重點企業招工任務分解到各鄉鎮。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與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北京市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推進生產生活秩序恢復。居民收入實際增速轉正,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2.4%,扣除價格因素后,由上半年下降0.7%轉為增長0.2%。
由降轉升、由負轉正,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明顯,是我國經濟運行疫情后持續穩定恢復的印證,彰顯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由降轉升、由負轉正,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明顯,是我國經濟運行疫情后持續穩定恢復的印證,彰顯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同比名義增長3.9%;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速由上半年的下降1.3%轉為增長0.6%,年內首次轉正。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這個0.6%,實屬難能可貴。
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3.12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0.7%;其中,出口12.71萬億元,增長1.8%;進口10.41萬億元,下降0.6%。通過改革創新,促貿易便利、降企業成本、促新業態發展、保重點產品進口、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這些穩外貿穩外資政策的落地見效,是外貿回穩向好的勢態關鍵因素。
10月13日,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第八督查組抵豫開展督導檢查工作,并在鄭州召開對接會議。督查組組長、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主持會議并講話,省長尹弘出席會議作表態發言。尹弘對督查組一行來豫實地督查表示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