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7日20:33 來源:多彩貴州網
6月17日是第26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今年我國主題為“攜手防沙止漠 共護綠水青山”。土地荒漠化被稱為“地球的癌癥”。荒漠化是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全球重大生態問題。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積較大、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開展荒漠化防治,建設綠色家園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要求。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廣大的黨員干部要奮力開創生態文明新局面,為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譜寫新篇章。
強化防沙護綠意識。在治沙防沙中提升生態意識,首先要“治腦”,防止思想“荒漠化”,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認真搞好科學規劃,堅持因地制宜,摸清底數,實施綜合治理,有計劃地開展“沙地還林”,強化沙地農田林網建設,做到治理一片、見效一片、受益一片,循序漸進、鍥而不舍。要堅持依法治沙防沙,大力宣傳治沙防沙、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不斷增強干部群眾的法治觀念,對擅自挖沙盜沙、肆意破壞沙地資源、損害林帶和植被的種種不法行為,要嚴厲查處,絕不手軟。要做好保質量連帶保責任舉措,做到事有人管,責有人擔的工作格局,從而在治沙護綠工作中形成成效,增添你追我趕的治沙防沙工作氛圍。
強化治沙護綠隊伍建設。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扎扎實實做好全國防沙治沙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加強隊伍建設,強化監督檢查,動員和組織全社會力量支持、參與防沙治沙工作。要進一步加強防沙治沙合作與交流,全面提升防沙治沙技能水平,始終把隊伍建設作為提升防沙護綠水平的關鍵環節,將優秀的技術骨干和最得力的領導干部配備到防沙治沙的戰線上,不斷壯大守護綠色工作的人才智力支撐。
完善防沙護綠制度保障。要牢牢把握利益驅動的防治機制,防沙治沙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需要堅持以公共財政支持為主,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積極參與的原則,在不斷加大國家投入力度的同時,認真執行國家有關防沙治沙的優惠政策和惠農惠民政策,有效的將社會力量調動起來參與到防沙治沙工作中。要做好荒漠化防治相關補償政策的制定,切實保障治理者合法權益,通過完善政策,創新體制,活化機制,最大限度地吸引社會力量參與防沙治沙。要做好加強保護機制,繼續推行禁止濫樵采、濫放牧、濫開墾制度和草原保護、水資源管理、沙化土地單位治理責任制以及沙區開發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等制度,依法嚴厲打擊破壞沙區生態的行為,從源頭上實行最嚴格的保護制度。建立健全封禁保護相關制度,盡快全面實施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建設;科學劃定防沙治沙生態紅線,保證生態用地,加強荒漠生態保護;建立重點工程竣工審計和責任追究制度,確保重點工程質量和效益。用制度保護沙區生態,鞏固治理成果。
用好防沙護綠科學技術。“要突破自身發展瓶頸、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就在于創新,關鍵要靠科技力量。”新時期的防沙治沙工作,必須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預防為主、科學治理、合理利用的方針,遵循自然、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律,實行綜合防治、科學防治和依法防治。要強化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鼓勵針對防沙治沙的關鍵技術難題,開展多部門、多學科、多層次的聯合攻關;大力推廣適宜不同沙區生長的抗旱、抗寒、抗堿、抗病蟲害的植物良種,以及先進實用的造林種草技術和治理模式。要進一步健全防沙治沙技術推廣和服務體系,在不同沙化類型區建立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探索、創新不同地區防沙治沙的政策機制、技術模式,科學指導全國的防沙治沙工作。 要加強科普教育,提高沙區群眾的科技素質。要加強宣傳普及,大力推廣和運用防沙治沙的成功經驗。要搞好技術培訓,讓廣大農牧民因地制宜運用好科學成果,掌握各種實用技術,提高防沙治沙科技水平。
“十三五”時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投入更多資源,措施更加精準。圖為2020年9月9日,駐村黨員干部在貴州省榕江縣計劃鄉污略村上門開展“問診”工作。
王有德,男,回族,中共黨員,1953年9月生,寧夏靈武人,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原黨委書記、局長,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治沙英雄”“改革先鋒”等稱號。
上世紀50年代,寧夏中衛西北兩面被騰格里沙漠包圍,沙漠曾一度逼近到距城區僅6公里的地方。共建生態中國,我們都是參與者,從一草一木的保護做起,從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做起,凝聚強大力量共繪綠色畫卷。
2019年我國治理沙化土地面積226萬公頃,完成石漠化治理25萬公頃。據了解,通過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石漠化治理、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等重點工程,啟動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和沙漠公園建設,我國荒漠化和沙化治理成效顯著。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首次授予為新中國建設和發展作出杰出貢獻的功勛模范人物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在42名榮獲國家勛章、國家榮譽稱號的功勛模范人物中,治沙英雄、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原黨委書記王有德被授予“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
營造防風固沙林60萬畝,控制流沙近百萬畝……本期,我們走近“全國治沙英雄”王有德,看其帶領職工有效阻止毛烏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擴,為全國防沙治沙提供寶貴經驗。” 30多年,他們憑著“寧肯掉下十斤肉,不讓生態落了后”的拼勁,有效控制流沙100萬余畝,庇護了引黃灌溉區的萬頃良田,也逼退了沙漠20余公里。
《列子·湯問》中記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但只要立下愚公志、敢啃硬骨頭,不畏艱險、接續奮斗,就沒有攻克不了的難關、沒有實現不了的愿景。
圖為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防沙治沙團隊工作人員在毛里塔尼亞架設自動氣象站(攝于2019年3月5日)。圖為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防沙治沙團隊工作人員和毛里塔尼亞當地人一起進行機械防沙實驗時合影留念(資料圖片)。
(記者付文)“時代楷模”甘肅省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的感人事跡經媒體報道后,在隴原大地引發熱烈反響。“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的事跡,更加堅定了他治沙造林的信心,“今后,我將以他們為榜樣,為美化生態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
春和景明,萬物萌動 新疆帕米爾高原的杏花盛開了 單調的河谷一下子變得驚艷起來 冰川融化的雪水潺潺流過 芬芳彌漫仿佛置身秘境桃源 湖南張家界的草木竄出了新的枝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