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7日10: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為牛四仁和愛人為當地官方所做的錦旗?!±類燮健z
中新網鄂爾多斯6月15日電 題:走在奔小康路上的內蒙古脫貧戶:“靠雙手、心情好、有干勁”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今后,我要靠自己的雙手,同大家一起奔小康?!?0歲的額爾登朝克圖用不太流利的漢語對前來采訪的記者如是表達自己激動的心情。
這位來自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烏審旗烏蘭陶勒蓋鎮巴音敖包嘎查的牧民,是一名鎖骨畸形“病人”,妻子屬于智力三級殘廢?!拔覀儌z的勞動能力都比較弱?!鳖~爾登朝克圖如是說。
作為當地為數不多的脫貧戶,額爾登朝克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個勁地感謝當地幫扶責任人與駐村工作隊:“他們利用產業扶持專項資金為我買了三輪車、奶牛、基礎母羊,還幫忙建了羊棚?!?/p>
“我們做的酥油、奶皮、奶酪等奶制品,他們幫我找銷路,現在我已經完全脫貧?!鳖~爾登朝克圖說,“雖然我身體比較弱,但通過轉換勞動方式,也實現了致富?!?/p>
記者注意到,在額爾登朝克圖的客廳里,妻子做的這些奶食品,讓前來參觀的人們不住夸贊“手藝好”“味道好”。
讓額爾登朝克圖欣慰的是,隨著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妻子偶爾還會在沒外人的時候,給他唱一些蒙古族民歌,“她的病似乎也好了很多?!?/p>
對于未來,額爾登朝克圖充滿期待:“奔小康,我和妻子很有信心?!?/p>
66歲的牛四仁是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希日摩仁嘎查的一位農牧民,亦是小康路上的脫貧戶之一。
“作為致富帶頭人,我最近還領到了政府部門獎勵的5000元?!痹诮邮苡浾卟稍L時牛四仁高興地說,“在政府的幫扶下,我現在除了種地之外,還養了幾百只羊,一年下來,吃穿不愁,還成為致富帶頭人,這些事我以前想都不敢想?!?/p>
“作為曾經的貧困地區,現在我們的家鄉已經有了自來水,通了柏油路,感覺到生活越來越有奔頭?!迸K娜收f道。
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脫貧攻堅“戰役”中,養雞也是當地官方開出的重要脫貧“藥方”。
張蕾是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大池村第一書記,他說,在過去的兩年中,他先后為村中引進原產于非洲大陸幾內亞的珍珠雞和原產于法國西南部朗德縣的朗德鵝等品種,鼓勵農民通過養雞實現奔小康的夢想。
圖為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大池村第一書記張蕾接受記者采訪?!±類燮?攝
“目前,我和村民一起成立農牧業專業合作社,建立了家禽養殖場?!睆埨僬f,“下一步,打算實現規?;B殖,以此來壯大集體經濟?!?/p>
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大池村多數村民告訴記者:“一開始張蕾書記讓我們養雞,我們還有點擔憂,但后來通過他拓展銷售渠道,參加一些農商洽談會,才發現他已經把我們這里的雞產業做出品牌了,因此我們對于奔小康更加有信心了?!?/p>
49歲的趙月英是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的一名脫貧戶,談起目前的好日子心情頗為激動,她說,“絕對不能忘了當地政府給我們的好政策?!?/p>
圖為趙月英談起現在的幸福生活,心情美美的。 李愛平 攝
“因為供孩子上學,我們成了貧困戶,但這幾年通過當地政府幫扶,早已脫了貧,開始奔小康了?!壁w月英坐在60平方米的磚房中激動地說,“我們現在養了160多只羊,種了10畝水稻、10多畝玉米,再也不用愁沒錢了?!?/p>
“有了錢之后,也不能浪費,亂花。”趙月英認真地說,“我暫時還沒有外出旅游的打算,一則是家里活兒多,再則如今的好日子是政府給的,決不能揮霍?!?/p>
“我打算繼續奮斗,多養一些羊,把現在的好日子再鞏固鞏固?!壁w月英告訴記者,“我理解的小康生活就是靠雙手、心情好、有干勁?!?完)
一塊塊光伏板讓這座城在光明中砥礪前行,一粒粒雜糧豆讓這座城擁有福澤三晉的家國情懷,一座座老院子讓這座城釋放出轉型發展的新氣象,一條條小街巷讓這座城開啟了文明生活的新風尚,這座城就是山西忻州。本期視頻,我們運用“特寫”與“航拍”的兩極化鏡頭,通過100秒的時長,從脫貧攻堅、特色農業、文旅產業、社會民生等領域,看見忻州的發展與變遷,一同見證忻州奔小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戰略,是加強區域合作、優化產業布局、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的大布局,是實現先富幫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大舉措。
液晶屏、南珠、大船、紅樹林 ,讓這座普通的濱海旅游城市變成一座國際化現代產業集聚基地、旅游商貿物流中心、開放合作重要平臺和生態宜居文明的現代化都市。本期視頻,我們運用“特寫”與“航拍”的兩極化鏡頭,通過100秒的時長,從城市發展、南珠文化、向海經濟、綠色生態四個角度切入,看見北海的城市變遷與發展,一同見證北海奔小康。
就在這時,歐新華說又有扶貧好政策了,村里的山林吸收二氧化碳可以賣錢,能幫助村民申請貸款。據人民銀行肇慶市中心支行統計,截至今年9月末,肇慶市金融機構辦理碳排放配額質押貸款等類型的環境權益融資達7.1億元,綠色貸款余額135.6億元。
近日,內蒙古最后一批“三少民族”貧困戶陸續領到脫貧告知書,標志著內蒙古“三少民族”正式告別貧困,脫貧“摘帽”?!叭倜褡濉泵撠殹罢薄?,是脫貧攻堅路上的一個路標,也是一個催人奮進的鼓點,更是各民族團結攜手前行、戰勝貧困的縮影。
走進永昌鎮精品農業公園,一張巨大的示意圖向游客展示了當地精品農業與文化旅游結合的總體思路,西北方是枇杷主題公園,東北方是研學旅行公園,西南方是現代農業公園,東南方是藍莓主題公園,最南邊是生態水果公園。
看革命舊址、聽革命故事、感受紅色精神……從大山深處的革命老區到遠近聞名的紅色生態旅游村,紅色資源和綠水青山為廣東省揭陽市火炬村帶來新的發展生機。
“趕完集就過來了,想看看藝術家們帶來的節目,現在的政策真好,政府不光帶領我們發展產業,還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近年來,萬秀區以文化自信引領農民脫貧自信,激發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以文化扶貧助力脫貧攻堅,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與扶貧深度融合。
“趕完集就過來了,想看看藝術家們帶來的節目,現在的政策真好,政府不光帶領我們發展產業,還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近年來,萬秀區以文化自信引領農民脫貧自信,激發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以文化扶貧助力脫貧攻堅,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與扶貧深度融合。
誠然,無論盤點“十三五”時期的發展成就,還是全會提出的“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人民,讓人民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我們有百倍信心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