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6日09:29 來源:新華社新媒體
臨夏縣漠泥溝鄉組織的拉面技能培訓。(新華社記者周圓通聯)
新華社蘭州6月15日電(記者周圓、胡偉杰)馬一灑曾以為自己的人生會同父輩一樣——種地、放牛、打打零工,一輩子被拴在窮山溝里。直到他遇見了拉面,一切都變了。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縣屬于中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馬一灑的家位于其西南方向的漠泥溝鄉陽洼村。
全家圍著一畝三分地和幾頭牛羊轉,一年到頭忙活下來也只夠糊口。一件衣服四姐弟輪著穿,傳到馬一灑身上時,已經是補丁疊著補丁。
“當時就想學拉面,這樣就能像村里的‘面匠’一樣過上好日子。”馬一灑說。
2000年前后,“面匠”二字在村里等同于“富有”。這背后的原因,還得從改革開放初講起。
當時,一些不甘貧窮的漠泥溝鄉村民決心出去闖一闖。他們在上海、江蘇、安徽等地面館里做拉面。憑著精湛的拉面手藝,“面匠”的腰包鼓起來。他們回鄉建房、買車,是村里最先富起來的一波人。
2007年,馬一灑17歲。經村里人介紹,他去到江蘇省常州市一家面館打工,有機會學習拉面。
在面館,馬一灑從刷碗工做起。他手腳麻利,經常擠出時間看“面匠”做面。他胳膊細、力量小,拉不開面團,一有空隙就托舉店里的實木長凳。睡覺前,和面、醒面、下劑、拉面,每道工序都會在腦子里過一遍。“當時夢里都是要放多少鹽、加多少拉面劑。”他說。
到常州市的第二年,馬一灑實現了離家時的愿望,成為“面匠”。他的工資從每月700元翻到1500元,家里生活逐漸寬裕起來,土坯房翻修一新,還買了一輛農用車。馬一灑也找到了對象,結了婚。
“漠泥溝人敢想、敢闖、有韌勁,靠拉面闖出一番天地。”漠泥溝鄉鄉長馬小龍說,拉面成了漠泥溝人的“脫貧面”。
做大做強這碗“脫貧面”,還需加點“料”。
在脫貧攻堅中,為了壯大全鄉拉面產業,漠泥溝鄉把拉面產業確定為支柱產業,開展拉面技能培訓和“拉面貸”,引導致富能人帶頭在全國各地開辦面館。
臨夏縣漠泥溝鄉組織的拉面技能培訓。(新華社記者周圓通聯)
馬一灑早有開家面館的打算。“開個店至少要六七萬元,哪有那么多錢?自己也沒管理經驗。開店的計劃只能一推再推。”馬一灑言語中充滿無奈。
2015年,馬一灑申請了5萬元精準扶貧專項貸款,并參加鄉里組織的拉面館經營培訓。他的妻子馬米乃參加了拉面技能培訓,學會炒幾個家常菜。
不久,夫妻二人的拉面館在常州市橫林鎮開業。
如今,他家面館年收入超過15萬元,是原來做“面匠”收入的三四倍。今年初,馬一灑又申請了5萬元富民創業貸款,準備去商業街上開家店。
據了解,2015年以來,漠泥溝鄉參與拉面培訓人員近1100人,發放“拉面貸”約3662萬元。
截至目前,全鄉有1038戶從事拉面行業,帶動就業2200余人,從業人員每月工資在4000元以上,全鄉拉面年產值近1億元。一碗小小拉面帶富了一方人。
如今,馬一灑又多了一個身份“拉面致富帶頭人”。眼下,他正在忙活著幫助兩位老鄉選址開店。“在老鄉和政府的幫助下,我靠拉面斬斷‘窮根’,現在想讓更多鄉親嘗嘗拉面的甜頭。”他說。
位于臨夏和政縣的廈琳鞋業公司由廈門市屬國企廈臨公司和民企古琳達姬公司合作成立,訂單和技術均來自古琳達姬公司,目前已產生經濟效益。對此,廈門市向臨夏派駐800多名幫扶干部,從規劃設計到行政審批,推動新的服務理念在臨夏落地生根。
題:甘青交界處的跨越——保安族、撒拉族的脫貧故事 山兩側,一邊是甘肅積石山,一邊是青海循化,兩個縣居住著人口約2萬和10.1萬的民族——保安族、撒拉族,同屬我國28個少小民族。
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被稱為“拉面之鄉”,30年間,化隆農民依靠一碗面,不僅“拉”出了40多億元的脫貧致富大產業,還帶動當地十萬貧困農牧民走出山門、跳出農門、跨進城門。
題:“希望疫情早日結束,繼續回武漢經營拉面館”——一名新冠肺炎治愈患者的自述 希望疫情快點結束,我能早日抱抱女兒,我們一家人還能回到熱熱鬧鬧的武漢,繼續經營我們的拉面館。
” 2016年,一紙合同讓高文強歡喜回家——貧困戶在拉面店帶薪實訓,政府給予補貼。海東市與北京、上海、廣東等地高校合作,開辦拉面經營管理人才培訓班;對示范店和龍頭企業分別給予10萬元和50萬元獎勵,對新配方、新工藝和新設計給予5000元至5萬元獎勵。一碗拉面,讓海東農民走出山門、跳出農門、跨進城門,觀念也上了好幾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