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5日10:04 來源:央視網
傳染源究竟在哪?疾控專家回應北京疫情關注熱點
央視網消息:北京又發現新增確診病例,傳染源在哪?如何防控?來聽疾控專家的介紹。
總臺央視記者 姜珊:我們看到這一次北京的新增病例都與新發地市場有關,怎么判定傳染源究竟在哪?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北京市曾經將近60天沒有出現病例,不應該是北京當地自然發生的。那么這種的輸入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污染的物品帶到了北京,還有就是感染的人進入北京造成的傳播擴散。
總臺央視記者 姜珊:冷凍的環境,是不是因為它的低溫導致了它更容易讓病毒存活?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我們在采集含有病毒的生物樣本的時候,這些樣本都是儲存在低溫的環境,溫度越低,保存的時間越長。像冷凍一類的食品,如果污染的話,這個病毒可以在這些表面存活2~3個月的時間。
總臺央視記者 姜珊:現在有很多人擔心這是否意味著疫情卷土重來,您怎么看?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應該說北京的反應強力有效,經過幾個月的和新冠肺炎的斗爭總結的經驗,我認為北京這次疫情不會出現大家擔心的疫情卷土重來。
總臺央視記者 姜珊:那么面對病毒的新變化,我們有沒有一些新的需要注意的問題?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通風這些措施都是非常有效的。我要澄清一下,現在還沒有完全確定是食品,現在只是高度懷疑有物品污染可能性最大,但還要進一步的需要調查研究。盡可能不要去購買進口的農產品或者冷凍的食品,一定要煮熟了,不能生吃。同時我們在處理這些生食品的時候,要注意手的衛生。對于蔬菜類,一般來說不會造成污染引發的感染的問題,因為絕大多數蔬菜都是當地生產或者周邊的地區生產的,而不會造成污染。
他強調,要把常態化防控措施落實、落細、落地;加大監測檢測力度;一旦出現零星病例,很快采取措施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圍內。隨著高風險人群的識別,應急性的疫苗應用也可以預防類似現象的發生。
吳尊友說新冠病毒在冬季會更嚴重:從全球的疫情形勢來看,進入初冬以后,尤其是11月后,全球每日報告病例數經常突破60萬,多次創造紀錄。這幾天,國內多點出現零星病例,也提示我們新冠病毒在不停地“敲打”著國門。
從天津市防控指揮部獲悉,天津11月9日確診的無癥狀感染者張某某(貨車司機),在海河醫院隔離醫學觀察期間出現發熱,最高體溫38℃,自覺咽干,大量出汗。11日經市級專家組綜合分析確定為天津第139例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輕型)。
中新網福州10月22日消息,近期,接種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人群驟增,新冠肺炎疫苗也備受關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21日表示,普通民眾暫時可以不必考慮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10月21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出席東南科技論壇,并做了題為“新冠疫情形勢與防控策略”的專題報告。他認為,在中國境內一般來說,普通老百姓感染病毒的機會很小,暫時可以不必考慮接種疫苗。
“應戰冬季可能遇到的新冠疫情加重情況,可用圍堵策略、檢測策略、疫苗策略?!凹词苟救蛐鹿诜窝滓咔榧又兀袊膊粫俪霈F類似武漢那樣的嚴重情況。從疫苗策略角度來說,吳尊友認為可從兩個方面來考慮,一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疫苗的應用,如肺炎疫苗、流感疫苗,減少冬季呼吸道傳染病發病,防止醫療資源擠兌。
?根據有關部門通報,俄羅斯航空公司10月2日SU208航班(莫斯科至上海)核酸檢測陽性旅客8例。
國慶節長假即將到來,大家都希望能外出旅游散散心,或者親友、同學聚聚餐,但又擔心人員聚集造成新冠肺炎疫情傳播。游玩過程中應有序排隊,盡量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在封閉場所和人員密集場所佩戴口罩。
為避免疫情疊加,吳尊友認為,從過去8個多月的防控實踐來看,我們是有能力及時發現、及時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他提到,包括疫苗的使用,比如流感疫苗的接種、肺炎疫苗的接種以及呼吸道傳染病防控措施的采取,像戴口罩、勤洗手、通風、保持社交距離等等,這些措施都有助于防控其他呼吸道傳染病。
25日,荷蘭和比利時報告,有新冠肺炎康復患者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此前一天,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香港后,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為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而非“復陽”,屬全球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