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3日16:18 來源:央廣網
文化遺產是傳承國家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的珍貴資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大眾美好生活過程中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這不僅是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人的節日,也是大眾走近并了解各類文化遺產的重要節日。
無論是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大地上的遺產,還是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文化遺產只有更好地融入大眾生活,才能真正“活”起來,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各類線上活動成為其中亮點,這既體現了疫情防控的現實考量,也彰顯了近年來我國在文化遺產保護與推廣方面做出的努力。當空間距離的影響進一步變小,公眾能夠以更加便捷的方式了解文化遺產,從而提升其幸福感和獲得感。
站在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節點,文化遺產也展現了其在堅定文化自信、促進經濟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為城市增加文化韻味,讓農村留住美麗鄉愁,“化身”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引擎,成為向世界介紹中國的文化“名片”……文化遺產是助推經濟發展、提高民族凝聚力、增強民族自信心的重要條件,并隨著全民文化需求的進一步增加,煥發出強大的生機活力。
寶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書寫了多彩篇章,也正為大眾的美好生活賦彩增光。(央廣網評論員 王子衿)
如果說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那么傳統節日就像優秀傳統文化結出的花果,孕育了、濃縮著民族的記憶和情感。傳承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不妨從過好傳統節日做起。
今年的主題是 黨的十八大以來 黨中央高度重視 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工作
作為國家文化建設重要主題活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近年來更加著意使公眾成為活動的主人,將國家行動轉化為每一個國民的文化自覺。傳統文化進校園、進社區展現的是“活色生香”的真善美,傳承的是繼往開來的精氣神。
6月5日,國家文物局召開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線上新聞發布會。中國經濟網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全國文物系統組織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將舉辦的活動數達4600余項,其中線上活動1600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