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2日20:34 來源:人民論壇網
6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這次污染源普查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堅決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大背景下的一項系統工程,是對全面摸清建設美麗中國生態環境底數的一次重大國情調查,因此意義非常重大。
生態環境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一頭連著人民群眾生活質量,一頭連著社會和諧穩定。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關于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對于我們深刻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干凈水質、綠色食品、清新空氣等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不斷增長。唯有深刻認識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厚植為民情懷,堅持和貫徹新發展理念,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才能建設美麗的新中國。
積極備考,樹立生態第一的觀念。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得之不覺,失之難存。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不能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一定要把生態環境放在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的突出位置。如果生態環境指標很差,一個地方一個部門的表面成績再好看也不行。簡而言之,沒有良好的生態環境,發展就是“無本之木”,經濟轉型也就成了“紙上談兵”。正確處理開發和保護的關系,就要始終堅持生態第一、環保優先,從根本上轉變發展觀念。要統籌兼顧,在適度開發減少貧困的同時,也為貧困地區留足持續發展的生態資本,走出一條發展經濟、消除貧困、優化環境的新路子。
踏實應考,完善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體系。實踐證明,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才能更好地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只有這樣,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要積極探索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讓生態環境建設成為經濟發展考核“指揮棒”,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從而使之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導向和約束。
持續趕考,保護生態環境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保護生態環境,關系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關系中華民族發展的長遠利益,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沒有別的選擇,沒有任何退路,必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要始終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心中的“國之大者”,保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一事上不能有彈性思維和彈性做法,必須高標準嚴要求,堅持一張基于生態文明建設理念藍圖,不折不扣干到底。要盡快把生態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來,開闊思路、加大創新,在充分考慮生態環境背景、社會經濟現狀基礎上,既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又能有效保障民生,保護生態環境。只有“底線”守住了,我們才能實現生態與經濟的比翼雙飛,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生態文明建設還需“久久為功”。必須充分認識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艱巨性、長期性,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大保護生態環境的力度,更加科學利用自然為人類的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堅決禁止掠奪自然、破壞自然的做法,堅決摒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壞后恢復的做法,把祖國建設成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的美好家園,這既是億萬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每一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作者:陶玉)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實踐、一次次創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率先構建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建立完善一批基礎性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實踐、一次次創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率先構建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建立完善一批基礎性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實踐、一次次創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率先構建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建立完善一批基礎性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長江經濟帶沿線,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等方面在全國的地位凸顯,數字經濟、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產業領跑全國。
新發展階段催生新發展格局,“十四五”時期要與時俱進貫徹新發展理念,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黨中央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高度進行謀劃,提出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做到清水下山、凈水入庫,密云關閉礦山,轉型發展綠色農業、鄉村旅游、高端制造,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6%以上。
密云水庫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 宇興評:總書記給咱們回信,大家都非常振奮,我們要按照更高的標準,保護好首都的凈水。北京密云區區長 龔宗元:密云區始終秉持總書記強調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讓老百姓在保護生態環境中獲得很好的回報,奮力打造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典范之區。
密云水庫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 宇興評:總書記給咱們回信,大家都非常振奮,我們要按照更高的標準,保護好首都的凈水。北京密云區區長 龔宗元:密云區始終秉持總書記強調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讓老百姓在保護生態環境中獲得很好的回報,奮力打造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典范之區。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湖北是三峽工程壩區與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所在地,也是維護長江生態系統整體性的關鍵省份,生態地位極其重要。三要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形成全社會共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新局面。
“我們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實際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5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浙江湖州市安吉縣余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