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2日18:15 來源:科技日報
◎ 科技日報記者 李艷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定于2020年至2022年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本次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是提升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的基礎性工作,涉及到各級人民政府、重點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部分居民,社會關注度很高。為此,科技日報記者就有關問題采訪相關部門負責人及專家。
摸清我國災害風險隱患,這次普查意義重大
“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將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科學布局和功能區劃提供科學依據,也將為我國開展自然災害風險防范應對工作提供重要支撐。” 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技術組組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青海師范大學校長史培軍說。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近年來,部分涉災部門和地區陸續開展了部分災害類型的風險調查試點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
國務院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在接受科技日報采訪時表示,在全球氣候變化、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等背景下,自然災害風險呈現出新情況、新特點,防范應對風險出現新的挑戰,原有工作的全面性、綜合性不足等問題逐漸顯現,亟待開展綜合性的普查,為防范化解風險提供權威的自然災害綜合風險信息。
他說,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是客觀認識全國和各地區災害綜合風險水平,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及時摸清災害風險隱患底數,查明重點地區抗災能力,科學評估全國和各地區災害綜合風險水平,制定科學實用的災害綜合防治區劃,才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減輕災害風險,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從另一維度上看,此次普查也是提升全社會災害風險意識的重要途徑,能有效增強廣大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掌握所在區域災害風險特點。
首次實現自然災害風險要素的“全集”調查
史培軍告訴科技日報,此次普查有三個基本目標:摸清全國自然災害風險隱患底數,查明重點區域抗災能力,客觀認識全國和各地區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水平。
我國自然災害種類多,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氣象災害、水旱災害、海洋災害、森林和草原火災等在歷史上都給我國多地帶來過沉重打擊。通過此次普查,了解孕育和導致主要自然災害發生發展的基本因素,了解各不同區域可能承受自然災害打擊的對象情況,也就是常說的人口、房屋建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系統、資源與環境等,都是各方的期待。更重要的是,本次調查也就重點關注歷史上發生的各類自然災害事件詳情,例如每場自然災害的受災面積、房屋倒損、經濟損失等。
根據應急管理部發布的相關信息,普查內容包括主要自然災害致災調查與評估,人口、房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系統、三次產業、資源和環境等承災體調查與評估,歷史災害調查與評估,綜合減災資源(能力)調查與評估,重點隱患調查與評估,主要災害風險評估與區劃以及災害綜合風險評估與區劃。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通過普查,有望獲得自然災害風險主要組成部分的詳細信息,可以為開展主要自然災害風險評估和綜合風險評估以及防治區劃制定奠定基礎,了解和評估各地防災減災救災的能力,包括各級政府、社會和基層三方面的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確定全國和各地區自然災害風險的大小、發展的趨勢、空間的格局和相對的位置等。
勘測、遙感、云計算、大數據全上陣,高科技助力普查
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覆蓋的災害種類多、涉及部門多、成果形式多、任務綜合性極強,被認為是一項極其艱難的任務。正因為如此,相關部門在調查過程中將大膽引入新技術,在技術上進行了全面統籌和攻關。
“我們將充分綜合運用多樣化的技術手段保障任務實施。針對任務內容,工程勘測、遙感解譯、站點觀測、問卷調查、資料調查、統計分析、建模仿真、地圖繪制、抽查核查等多樣化的手段綜合運用。”史培軍說。
他介紹,在調查過程中,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將得到充分應用。如運用高分辨率遙感影像,輔助各類調查和評估;利用地理信息系統的空間展示和管理功能,開展各類空間信息統一管理、分析評估和制圖;搭建云計算環境,構建風險普查大數據管理與處理系統,實現全國調查和評估工作的實時在線處理。
據了解,這次普查工作將實現信息的全面空間化,將獲得空間覆蓋完整的城鄉房屋建筑及主要公共服務設施的詳細信息,將形成相對完備的主要歷史自然災害庫,將全面調查評估各級各地區減災資源和能力,將實現自然災害綜合隱患評估和多災種綜合風險評估,這都被認為是這次普查的亮點,令人期待。
來源:科技日報
長江上中游干流及中小河流洪水風險高,中下游干流維持較高水位,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需高度重視退水期堤防安全。北京、河北、山西、遼寧、吉林、山東等華北東北地區洪澇風雹風險維持較高水平,仍需加強防范。
應急管理部7月25日12時發布未來三日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預警提示:預計25—27日,四川盆地至長江中下游地區將有強降雨,需持續關注對長江、淮河汛情的影響。山西、內蒙古中東部、河北西部等局地需防范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引發風雹災害風險。
7月13日,應急管理部發布未來三日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預警提示:長江中下游、鄱陽湖、洞庭湖和太湖流域暴雨洪澇災害形勢依然嚴峻,西南地區山洪地質災害風險增大。受強對流天氣影響,華北、西北東南部、東北南部等地風雹災害點多面廣、分散多發。
7月13日,應急管理部發布未來三日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預警提示:長江中下游、鄱陽湖、洞庭湖和太湖流域暴雨洪澇災害形勢依然嚴峻,西南地區山洪地質災害風險增大。受強對流天氣影響,華北、西北東南部、東北南部等地風雹災害點多面廣、分散多發。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的通知》,在2020年至2022年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為全面掌握我國自然災害風險隱患情況,提升全社會抵御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經國務院同意,定于2020年至2022年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