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1日15:36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昨天(10日),三峽庫區防汛騰庫正式結束,進入防洪調度階段。相應的長江沿線水質和地質類監測隨即啟動,確保整體水環境和長江兩岸的地質安全。
長江與烏江交匯處的水域是重慶涪陵城區居民飲用水取水點,環保部門工作人員從這片水域提取水樣,即時檢測長江水質的PH值。
環保工作人員介紹,三峽庫區防汛騰庫以來,水位持續消退,水環境也發生變化。為清楚掌握水質變化情況,他們近日連續對長江干流取水斷面進行了水樣抽樣監測。
同時,相關部門也加強了地質滑坡監測點的巡查頻次,并派出專家駐地監測,進一步確保三峽庫區地質安全。
11月5日,秭歸縣郭家壩鎮廟埡村村民在采摘枙子。近年來,該縣引導農民在山區發展枙子、當歸、柴胡等中藥材種植產業,拓寬農民的增收渠道。深秋時節,三峽庫區湖北省秭歸縣山區種植的中藥材枙子進入成熟收獲期,當地村民忙著采摘、轉運,一派繁忙景象。
長江2020年第3號洪水進入三峽庫區:三峽大壩船閘關閉 庫區沿線停航
新華社發(鄭家裕 攝)4月18日,船舶停靠在三峽大壩上游湖北省秭歸縣沙灣錨地等待過閘(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王輝富 攝)4月18日,船舶停靠在三峽大壩上游湖北省秭歸縣銀杏沱水域等待過閘(無人機照片)。
2月19日,在重慶同興醫療廢物處理有限公司,處置人員在對裝有醫療廢物的垃圾桶進行消毒作業。在長江上游最大的江心島——重慶廣陽島上,連日來工人們正抓緊植綠造林、修復生態。
余都香等村民們至今記得,三沱村移民搬遷試點的成功,多虧了一個名叫冉紹之的人。此后,由冉紹之首創的“五支筆”聯審制度也在三峽庫區廣泛推廣,成為預防移民資金腐敗問題的主要手段之一。
盛夏時節,走進擔負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左岸守衛勤務的武警宜昌支隊執勤十一中隊營區,映入記者眼簾的是三排低矮、簡陋的活動板房。
作為大壩守護者之一的湖北省消防救援總隊宜昌支隊三峽壩區消防特勤大隊,多年來用他們的忠誠和堅持踐行著守護大壩安全的重大承諾。從擔負壩區消防勤務以來,大隊實現了船閘護航“零事故”、樞紐核心“零火災”、滅火救援“零失誤”、安保警衛“零差錯”的“四零”目標。
消落帶是水體出現季節性水位變化時,被淹沒土地周期性露出水面的區域,屬于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的敏感地帶。冬季,三峽蓄水時,漢豐湖的水位與三峽水庫水位保持一致;夏季,當三峽水庫水位下降至145米時,漢豐湖水位仍然可以保持在170米左右。
三峽庫區重慶云陽縣城的環湖綠道沿著長江云陽段和澎溪河的兩岸修建,這段時間,環湖綠道數百株櫻花競相綻放,形成一條櫻花大道。而幾年前,這里還是泥土裸露、砂石成堆,鄰近長江一側因缺少植被覆蓋,水土流失嚴重,成為江邊的一塊“傷疤”。
三峽庫區重慶云陽縣城的環湖綠道沿著長江云陽段和澎溪河的兩岸修建,這段時間,環湖綠道數百株櫻花競相綻放,形成一條櫻花大道。而幾年前,這里還是泥土裸露、砂石成堆,鄰近長江一側因缺少植被覆蓋,水土流失嚴重,成為江邊的一塊“傷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