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15日11:32 來源:新華網
2月19日,在重慶同興醫療廢物處理有限公司,處置人員在對裝有醫療廢物的垃圾桶進行消毒作業。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新華社重慶4月14日電(記者周凱)在重慶同興醫療廢物處理公司,一輛輛醫療廢物運輸專車陸續抵達卸料,工作人員對這些醫療廢物進行消毒后,送入處理設備中進行高溫消毒、破碎,最后焚燒。總經理徐高九說,疫情期間企業安排了三分之一的員工、近一半的運輸車處理新冠肺炎疫情醫療廢物,確保守住疫情防控最后防線。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期重慶市一手抓疫情防控,全市15家醫療廢物處置單位已累計處置醫療廢物4千多噸,實現疫情醫療廢物“日產日清”,醫療廢水處置率達100%;一手抓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任務不動搖,主要環境質量指標持續向好。
3月6日,工人在重慶廣陽島進行生態修復作業。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位于三峽庫區腹地的重慶市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縉云山、中梁山等四山縱列,構成了重慶獨特的山水景觀,同時也對長江中下游地區生態安全、飲水安全起到關鍵作用。黨的十九大以來,重慶市大力實施“兩江四岸”整治提升、國土綠化、三峽庫區消落帶治理、石漠化治理等重大工程,全面修復長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
在長江上游最大的江心島——重慶廣陽島上,連日來工人們正抓緊植綠造林、修復生態。“因為疫情影響,島上的生態修復工程耽擱了20多天,現在要把時間搶回來,春季必須種完1.8萬棵樹。” 重慶廣陽島綠色發展公司黨委書記王岳說。
3月6日,工人在重慶廣陽島進行生態修復作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廣陽島枯水期面積約10平方公里,動植物資源豐富,曾一度被規劃超過300萬平方米的房地產開發量,導致島內山地生態系統遭到局部破壞。2017年8月,重慶市果斷踩下廣陽島“大開發”的急剎車,決定建設“長江風景眼、重慶生態島”。如今,隨著生態加快修復,廣陽島草長鶯飛、鷺舞芳洲的生態美景正日益呈現。
提升生態“顏值”,離不開水質、“氣質”的改善。2019年4月,重慶市開展了持續到年底的整治污水偷排亂排專項行動,排查發現污水偷排問題4191個,已完成整改4002個。為鞏固水環境治理成果,今年4月重慶市再次啟動此項整治行動,聚焦醫療機構廢水、長江干流和主要支流沿線工業園區、城鄉污水處理設施等重點領域,嚴查違法排污問題。
一艘客輪行駛在重慶巫山縣境內的長江巫峽段(2019年3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在重慶市北碚區大氣污染防治指揮中心,記者看到智能化監管系統讓環境治理更加精準高效。如出現大氣污染狀況,電子屏幕上將顯示相關信息、傳回實時監控畫面,并自動發給網格員,網格員趕往現場處置。
圍繞“建設施、抓治理、強監管、促改革”,重慶市投入110億元修建污水、危廢等處理設施,對不達標重點河流開展整治攻堅,累計完成2000余項大氣污染治理工程措施,19條重點河流全部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2019年長江干流重慶段水質總體為優,全市納入國家考核的42個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7.6%,重慶主城區空氣優良天數達到316天。
重慶忠縣“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2019年10月23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劉潺攝
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重慶市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著力“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壯大生態產業,用“生態顏值”換產業價值。在地處長江之濱的忠縣涂井鄉友誼村,5800多畝柑橘樹郁郁蔥蔥,像一床“綠被”蓋在江邊山頭。村支書周康偉說:“村民通過鮮果銷售、土地流轉、搞鄉村旅游,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2萬多元。”忠縣現有數十萬畝柑橘,形成了鮮冷橙汁等深加工產業鏈,并全力打造“三峽橘鄉”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和忠縣一樣,三峽重慶庫區堅持走“生態美、百姓富”發展之路,巫山脆李、奉節臍橙、三峽紅葉、高峽平湖等農旅產業名片在三峽庫區日益唱響。
既戰“疫”又戰“污”,在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重慶市正走深走實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綠色發展之路,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完)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實踐、一次次創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率先構建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建立完善一批基礎性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實踐、一次次創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率先構建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建立完善一批基礎性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實踐、一次次創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率先構建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建立完善一批基礎性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近年來,江蘇宜興市始終堅持“生態宜居、生態惠民”,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走出一條生態宜居、產業興盛的特色發展之路。2012年開始,丁蜀鎮對蓮花蕩區域實施環境整治,拆除圈舍面積近3萬平方米、退漁還河300畝,原本的千畝農田復墾后經過流轉,打造成了生態農場。
題:千島之問——浙江千島湖的生態和諧之道 杭州市生態環境局淳安分局副局長余永華說,近年來,淳安陸續淘汰化工、水泥、化肥、電鍍等污染企業,整治關停采砂、網箱養殖等行業,以及高爾夫球場等違規項目。
據悉,五山及沿江地區共拆遷“散亂污”企業203家,清理整治“小雜船”162條(戶),退出港口貨運功能、騰出修復岸線5.5公里。”史洪偉說道,未來,希望后輩們能夠繼續完成守護母親河的使命,魚兒能夠一直躍動于江面之上。
深秋時節,江蘇南通長江邊碧波蕩漾,一幅原生態風貌的臨江美景展露無遺。治理長江成為江蘇發展重要契機:既重新調整升級了產業結構,又促進了一系列沿江生態帶建設,推動了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鄭州10月31日電題:從“四亂”突出到生態修復 黃河漸成中原“綠飄帶”基于黃河深厚的文化、生態稟賦,河南省委省政府圍繞鄭州、開封、洛陽“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提出打造世界級黃河文化旅游帶。
新華社鄭州10月31日電題:從“四亂”突出到生態修復 黃河漸成中原“綠飄帶”基于黃河深厚的文化、生態稟賦,河南省委省政府圍繞鄭州、開封、洛陽“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提出打造世界級黃河文化旅游帶。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要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系統性出發,統籌推進生態環境協同保護與修復。“三屏”是指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3大生態屏障,“四帶”指黃河、淮河、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及干渠沿線、大運河及明清黃河故道4個生態保育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