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1日15:3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貴陽6月5日電(記者段羨菊 王新明 駱飛)盤旋繞行在貴州山區采訪,時時映入眼簾的是一條條脫貧攻堅標語。它們有的漆在路旁,有的涂在墻上,有的寫在牌子上。語言大多通俗,有時不乏幽默,有的還散發著與貧困斗爭的硝煙味。
激發脫貧志氣的標語,是最風趣的一類。“搶當貧困戶,永遠不會富,嚇跑兒媳婦。”這三行標語,豎立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謨縣麻山鎮的一個路口。“窩在家里出懶漢,出門干活人人贊。”“富貴貧窮不是命,艱苦奮斗能翻身。”在這個縣的郊納鎮、打易鎮,這樣的規勸,經常可見。
畢節市納雍縣董地鄉,是貴州評定的全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去秋和今夏,記者兩次經過這里,第二次時發現路邊多了一條標語:“主動參與發展,創造有尊嚴的收入。”當地鄉干部告訴記者,確保全鄉未脫貧的250戶872人,在2020年上半年達到脫貧標準,迫切需要激發他們當中有勞動能力者,用勤勞的雙手,外出務工或者在本地參與農村產業扶貧。
與“等靠要”的脫貧依賴癥做斗爭,是貴州各地近年脫貧攻堅的重點。2019年6月,貴州省政府主要負責人到納雍縣兩個山鄉蹲點調研后,指出群眾吃低保現象多,有的讓老人分戶吃低保、由政府承擔養老責任,有的青壯年勞動力不愿外出打工,理直氣壯地講“要窮窮到底,政府來兜底”。納雍縣深刻反思,舉一反三,全面整改。
“今天的輟學生也許就是明天的貧困戶。”六盤水市水城縣果布戛鄉的山路上,這句直言不諱的話,用紅漆醒目地刷涂在路旁的坡壁。“有田不耕倉庫虛,有書不讀子孫愚。”這句標語寫在望謨縣郊納鎮集鎮附近的路旁。
教育扶貧標語,是記者在貴州見到的較多一類。在貴州的貧困山區,義務教育階段輟學不容忽視。有的孩子厭學,有的父母想把孩子帶出務工;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有早婚早育情況。國家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貧困家庭學生實施“兩免一補”政策后,輟學現象有明顯好轉,但問題仍沒完全消除。2019年,貴州省開展失學輟學大排查,制定《控輟保學勸返復學工作指南二十條》。為了“一個都不能少”,基層千方百計,運用教育、行政乃至司法手段。納雍縣羊場鄉派人派車,從四川跨省接回一名輟學孩子,送到學校。如今,輟學現象在貴州貧困山區得到有效控制。
在望謨縣麻山鎮,農民楊光友家的外墻上刷著兩條標語,“世界再大也不怕,學好文化走天下”,“家庭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希望在教育”。46歲的他因殘致貧,以編竹制品為業。屋里墻壁的“精準扶貧結對公示牌”上方,貼著兩張孩子的獎狀。“我不認識字,我的兩個娃愿意讀書,不愿意打工,我再苦也要支持他倆。”樂觀勤勞的楊光友說,教育扶貧政策減輕了他撫養兩個孩子上學的負擔,他自己賺錢解決孩子的生活費。
“易地搬遷進城市,福澤兒孫幾代人。”這句標語印在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塘壩鎮的農房墻上。貴州已完成了188萬人的易地扶貧搬遷,人數為全國之最。年紀較大的老人由于故土難離、缺乏文化,不少人不愿意進城。基層干部從有利于年輕人找工作、有利于孩子上學的角度,做思想動員工作。“易地搬遷實惠多,從此過上好生活”,“搬遷搬出新天地,移民移出好日子”……這樣的標語,在劍河縣、赫章縣等縣城新建的移民搬遷社區,隨處可見。
“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產業革命”,類似標語也在山鄉常可見到。結合農村產業扶貧,貴州重點發展12項農業產業。2019年,全省共調減玉米等低效作物500多萬畝,用于種植蔬菜、水果、中藥材、茶葉、食用菌等高效經濟作物。
還有不少標語像戰鼓,如戰書。比如“立下軍令狀,啃下硬骨頭”;“與時間賽跑,與貧困較量;一刻不停,一天不誤;沖刺90天,打贏殲滅戰”。今年3月底,貴州省啟動脫貧攻堅“沖刺90天打贏殲滅戰”,要求4、5、6三個月沖刺做好脫貧攻堅工作,6月底實現所有剩余貧困人口達到脫貧標準、未出列貧困村達到退出標準、未摘帽縣達到脫貧摘帽條件。
貴州曾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現在是全國減貧人口最多的省份。走近這些標語,也就走近了一場艱苦卓絕的脫貧攻堅戰。(參與采寫:崔曉強)
“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各項事業長足發展,在提高質量、促進公平等方面成效顯著,百姓有了更多的獲得感,教育的社會貢獻力不斷提升。今年,涼山州進一步落實教育扶貧“三免一補”政策,貧困戶子女入學在免學雜費的基礎上,每人每天還有3塊錢的午餐補貼。
12月2日,國新辦舉行財稅支持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在發布會上介紹,財政部全力以赴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投入力度持續加大。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扶貧資金監管取得顯著成效,扶貧資金的安全性穩步提高。
為了確保政策落地,稅務部門全面梳理了國家出臺的110項支持脫貧攻堅稅費優惠政策,并發布了政策指引,分門別類列出政策內容、享受條件,把稅收優惠政策“打包”送到群眾手中。“僅今年1月份至10月份,稅務部門落實支持脫貧攻堅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就實現減稅950多億元,同比增長38%。
清晨,西疇縣一中6個年級4400名學生在嶄新的塑膠足球場上舉行升旗儀式,足球場四周是整潔的校舍。”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西疇縣按照“要脫貧教育先行”的思路,弘揚“等不是辦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疇精神,“扶智”與“扶志”兩手抓。
清晨,西疇縣一中6個年級4400名學生在嶄新的塑膠足球場上舉行升旗儀式,足球場四周是整潔的校舍。”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西疇縣按照“要脫貧教育先行”的思路,弘揚“等不是辦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疇精神,“扶智”與“扶志”兩手抓。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兩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義務教育要有保障。——啟動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項目,中央財政每年投入近300億元,重點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增強農村學校吸引力。
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各方面艱辛努力,新疆形成了一系列可操作、可量化、可評估的工作方法,脫貧攻堅取得重要成就。過去,南疆四地州貧困人口多、產業發展滯后、就業渠道狹窄,難以滿足貧困群眾通過就業實現脫貧的愿望。
河北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楊勇介紹說,2016至2019年全省累計安排各類資助資金252.7億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860萬人次。河北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校長治校辦學能力、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努力讓每個學生享受到優質教育。
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初心不改再出發,續寫人民幸福、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新篇章,成為走上新征程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使命。中國共產黨的脫貧攻堅,讓億萬貧困群眾過上幸福生活,也進一步擦亮“人民至上”執政理念的鮮明底色。
“小時候在農村上學,學校是木板房,坐的是長條凳,一位老師要帶幾個班。” 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以來,七星關區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位置,全面深入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子女教育內涵發展,拔除窮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