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0日13:4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石家莊6月10日電(記者齊雷杰、白明山)“過去打零工,干完這個活兒,還不知道下個活兒在哪里。如今起早貪黑種蘑菇,辛苦是辛苦,但收入穩定。”站在蘑菇大棚里,河北省阜平縣大臺鄉蘇拉溝村村民楊勝利喜笑顏開。
曾經,老母親生病,孩子上大學,楊勝利生活窘迫,拉著“饑荒”。“原來總想著,什么時候還清欠賬就好了。”楊勝利說。如今,他和妻子承包大棚種蘑菇,收入逐步增多,2019年純收入超過6萬元。“饑荒”還完了,家里還有了存款。
阜平縣地處太行山區,九山半水半分田,地瘠民貧。而今,群山之間,一排排蘑菇大棚鱗次櫛比,蔚為壯觀。縣里大力扶持食用菌產業,建起4000多棟蘑菇大棚,年產香菇5萬噸,產值4.5億元。群眾通過土地流轉、承包經營、打工就業、入股分紅實現增收。五六十歲的老人打工采蘑菇,一天能掙100元。
發展一個產業,繁榮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百姓。近年來,河北山區群眾大力發展綠色農牧業,打造京津菜籃子、果盤子、米袋子,找到了增收新路子。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地處壩上,素有放牧牛羊傳統。但一家一戶養殖模式效益低,且容易破壞草原生態。在天津市幫扶下,當地實施“百萬只優質肉羊”產業化扶貧項目,涵蓋了飼料種植加工、種羊繁育、肉羊飼養、屠宰加工等產業鏈,可帶動上萬名貧困群眾增收。
河北省灤平縣毗鄰北京。每天早晨,冷鏈物流車都從大屯鎮興洲村附近的新碩農業種植基地出發,將新鮮蔬菜運往北京高端超市。在那里,一斤西紅柿可賣10多元。
新碩農業種植基地有1300多畝地,建有59座蔬菜大棚,生產黃瓜、西紅柿等近10種蔬菜,不少品種來自國外,150多名村民在這里打工。
“原來一天要吃兩頓玉米,日子不好過。現在,米面油鹽肉,都是買著吃。”靠著種菜,62歲的貧困戶張海中過上了好日子。他和老伴常年在大棚打工,老兩口每月能掙6000元。住了30多年的老房子翻新了,家里還買了小轎車。
時髦的直播帶貨,也給山區群眾打開一扇機會之窗。在易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土雞蛋、鵝蛋、紅薯、手工藝品等40多款產品通過直播帶貨、消費扶貧等模式向北京銷售。“疫情期間,我們為群眾銷售柴雞蛋5萬多斤、油麥菜8萬多斤、紅薯上百萬斤。”易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負責人張琳滟說。
近年來,承德市在京津可追溯的消費扶貧銷售量達3億多元。北京市海淀區設立消費扶貧分中心,推動張家口市赤城縣優質農產品銷售。
食用菌、高效林果、大棚蔬菜、規模化養殖等產業蓬勃發展,促進了山區群眾增收。今年2月底,河北省燕山-太行山一帶的貧困縣全部摘帽,上百萬貧困群眾脫貧。
初冬時節,走進光山縣司馬光油茶園,放眼望去,薄霧籠罩下的油茶園猶如仙境,一片片油茶園沿著丘陵起伏,滿眼翠綠,潔白的油茶花香飄山野。近年來,當地群眾在油茶園里蹚出了致富路,甚至口口相傳一句話:“一畝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婦又蓋樓。
該系列微視頻分“第一書記談”、“鄉村青年說”、“脫貧群眾講”、“理論達人話”四個單元依次推出。在逐年擴大養殖規模的同時,結合張莊村發展鄉村旅游的現實,閆春光又開設了春光油坊。
在第七個國家扶貧日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脫貧攻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
截至今年上半年,中西部地區有2800多萬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其中跨省務工1000多萬人 截至6月30日,中西部22個省份已復工扶貧龍頭企業28057個,吸納貧困人口就業82.4萬人;已復工扶貧車間30119個,復工率99.6%,吸納貧困人口就業39.4萬人。
為促進河南農產品銷售順暢,解決扶貧產業產品滯銷問題,助力貧困群眾增收,9月25日,中國農民豐收節扶貧產品推介暨現場簽約活動在中原福塔隆重舉行。本次活動先由河南省扶貧辦主任、黨組書記史秉銳致辭,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農業農村部原副部長張玉香出席并講話。
“這幾年,我們村泥巴路變水泥路,我家建起新樓房,摘掉了窮帽子,今年養500多只雞不愁銷路。目前,建立70多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扶貧產業基地,富硒優質稻、小龍蝦、瑤山雞等一批特色產業蓬勃發展,帶動5000多戶貧困戶走向幸福生活。
“馕”是新疆各族群眾喜愛的食品,近年來全區各地紛紛將這一特色食品作為脫貧增收的一個抓手,馕產業逐步邁向產業化。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特克斯縣,當地通過建設特色馕產業園,推動這一產業從分散無序、零散生產轉向品牌化、標準化、規模化。
近年來,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緊扣脫貧摘帽目標要求,整合資源全力推進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致力打通村屯“斷頭路”,織密脫貧“交通網”,確保完成20戶以上自然屯“屯屯通路”硬化任務。
近年來,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通過發展葡萄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素材來源:迪慶州廣播電視臺
最近幾年,河南洛陽市新安縣鐵門鎮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稟賦,將黃花菜產業做為脫貧富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特色優勢產業強力推進,讓小小的黃花菜成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