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9日12:20 來源:光明網
【光明云說法·民法典專家談⑧】
“機器人掌控人類胚胎,造出完美新人類”“企業家癡心于恐龍基因編輯,企圖使恐龍復活”……
這是科幻電影里的場景。但是,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一些科幻電影里的產品已經出現在我們的生活里。
近年來,與人體基因、人體胚胎等有關的醫學和科學活動日益增多。人類基因編輯仍然面臨著重大的倫理問題,如何立法規范人體基因、胚胎等醫學活動一直備受關注。
此次民法典人格權編首次對人體基因及胚胎問題作出明確規范,這對相關的醫學和科學活動有什么指導意義?讓我們一起來聽民法典編纂專家,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法學院院長尹飛的解讀。
本期嘉賓:尹飛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法學院院長
監制:張寧、廖慧
策劃:孫滿桃、陳暢、李方舟
制片、采訪:陳暢、孫滿桃
主持:張悅鑫
剪輯:張悅鑫、董大正
拍攝:李方舟、逯成業、曾震宇
往期回顧:
【光明云說法·民法典專家談①】最靠譜的微課來了,15分鐘帶你了解民法典
【光明云說法·民法典專家談②】這個“居住權”,有點不一樣!
【光明云說法·民法典專家談③】酒店被偷拍、行蹤被泄露……公民隱私靠TA保護
【光明云說法·民法典專家談④】這部法,保護你“頭頂上的安全”
【光明云說法·民法典專家談⑤】業主維權難?新中國首部民法典為你解憂
【光明云說法·民法典專家談⑥】為什么需要離婚冷靜期?
【光明云說法·民法典專家談⑦】不失地得紅利 土地經營權鼓起農民“錢袋子”
民法典總則編專設“監護”一節,修改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也明確了家庭監護職責、國家監護制度。檢察機關要把貫徹實施民法典與修改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有機貫通銜接,緊密結合持續落實“一號檢察建議”,更好促進未成年人保護綜合治理。
據今年5月報道,南京市建鄴區莫愁湖街道長虹路的路邊公廁就安裝了人臉識別取紙設備。據新華社,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薛軍表示,人臉信息作為生物識別信息,一般來說伴隨著人的一生,是不可更改的。
12月4日,CCTV2020年度法治人物揭曉,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檢察院黨組成員、檢委會專職委員章春燕獲得CCTV2020年度法治人物稱號。CCTV2020年度法治人物評選暨頒獎禮活動由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主辦,本次評選委員會成員由各部委評委代表、法學專家評委代表、媒體評委代表和律師評委代表組成。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近日,有關“離婚冷靜期”的熱議備受關注。” 針對公眾關注的“冷靜期規定是否不利于保護受家暴當事人”問題,楊宗濤回應,民法典關于離婚冷靜期制度的規定只適用于協議離婚。
為了貫徹民法典有關離婚“冷靜期”制度的規定,民政部近日對婚姻登記程序進行了調整,在離婚程序中增加了“冷靜期”。針對社會關注的“冷靜期規定是否不利于保護受家暴當事人”問題,民政部4日回應:“冷靜期”只適用于夫妻雙方自愿的協議離婚,對于有家暴情形的,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訴訟離婚并沒有“冷靜期”的規定。
今年12月4日是第七個國家憲法日。據介紹,今年是全國第三個憲法活動周,時間為11月30日至12月6日,活動周期間,河南省將通過組織開展旁聽庭審活動,開展憲法、民法典知識競賽等活動,重點宣傳憲法、民法典和疫情防控有關法律法規。
明年1月1日,民法典即將實施,民政部出臺相關通知對婚姻登記程序作出調整。王金華介紹,根據現行《婚姻登記工作規范》規定,調整后的離婚登記程序為“申請—受理—冷靜期—審查—登記(發證)”。
在多地試點之后,離婚冷靜期制度下月起將在全國鋪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為了貫徹民法典有關離婚冷靜期制度的規定,民政部對婚姻登記程序進行調整,在離婚程序中增加冷靜期。關注離婚權、離婚自由,折射出公民法治觀念的進步,但圍繞離婚冷靜期的一些過度、跑偏解讀,也有必要澄清。
自2021年1月1日起,新調整后的離婚登記程序包括這五個步驟:申請→受理→冷靜期→審查→登記(發證)。離婚冷靜期并沒有違背“離婚自由”的原則,他只是為沖動離婚開了一副“后悔藥”,而非對婚姻自由增加了一道“枷鎖”。
活動期間,我省將以“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為主題,開展旁聽庭審活動、憲法和民法典知識競賽等主場活動和主題活動,重點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民法典和疫情防控有關法律法規等。活動當天,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被授牌成為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