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8日11:3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日前,重慶市多措并舉,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推進餐廳、酒吧、沿街小吃等復工,有序恢復“夜經濟”。重燃夜市的煙火氣,連接著促就業的大民生,也讓一座城市更有活力。圖為重慶市解放碑好吃街,市民們一邊逛街,一邊挑選美味的小吃。
鄭 宇攝(人民視覺)
最近,中國為恢復和穩定經濟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備受關注。中國沒有讓世界失望。近來,中國經濟的一系列數據為低迷的世界經濟帶來了希望。專家驚喜地指出,中國經濟目前正處于“V形復蘇的初期階段”。全球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看好中國經濟。投資者紛紛表示,愿意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力度。而世界各國正期盼著與中國加強合作。
“有望實現經濟增長”
近來,一系列數據讓世界對中國穩定經濟之路更加充滿信心。
路透社5月27日報道稱,后疫情時期中國經濟走上穩定發展之路,在最新公布的工業數據中得到進一步驗證,隨著復工復產推進,4月工業企業利潤降幅自上月的逾30%大幅收窄至個位數,考慮到商品價格有望走穩、生產秩序繼續恢復,未來工業企業利潤有望進一步回升。報道稱,受助于相關扶持政策,汽車、專用設備等行業利潤明顯好轉。
《日本經濟新聞》6月1日報道則注意到,之前因新冠肺炎疫情而下滑的中國新車銷售正在逐步恢復。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新車批發銷量增長4.4%,達到207萬輛,時隔22個月高于上年同期。更換新車的補貼等政策推動了民眾購車。此外,還存在此前降低的需求在4月反彈的情況。
在接受美國《財富》雜志的采訪時,美國銘基亞洲公司的投資分析師安迪·羅思曼說,中國經濟目前正處于“V形復蘇的初期階段”。“中國消費者又回來了,相當廣泛的消費復蘇正在發生。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消費故事。像住房和汽車這樣的大件商品銷售反彈表明,中國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僅有足夠的錢,而且對未來有足夠的信心,因此才會購買這樣的商品。”
有信心的不僅是中國的消費者。據路透社報道,德國大眾汽車公司5月29日表示將增加對華投資,向中國兩家不同的電動汽車公司投資21億歐元。大眾公司將投資10億歐元購買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淮汽車)的國有母公司50%的股權,并將它與江淮汽車合資的電動車企業的股權從50%增加到75%。在另一筆交易中,大眾公司將支付11億歐元收購電動車電池制造商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26.5%的股權,成為最大股東。報道稱,盡管疫情重創了大眾汽車的銷售,大眾公司仍然渴望鞏固其作為中國最大外國汽車制造商的地位。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稍早前也分析報道稱,所有跡象都表明,全球更多資金正涌入中國市場。比如,在中國的債券市場,在中國國債被納入摩根大通等更多國際指數后,高盛分析預期此舉將吸引約1.2萬億美元資金在未來5年流入到達13萬億美元的人民幣債市中。而這僅僅是全球大量資金將流入中國市場的跡象之一。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5月31日報道,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在全球經濟衰退的情況下,中國看來將成為少數幾個在經濟上能實現增長的國家之一。
“為強勁反彈鋪平道路”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網站近日刊載了該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的評論文章,題為《中國大規模檢測病毒可能為經濟強勁反彈鋪平道路》。作者關注到中國啟動了大規模新冠病毒檢測計劃——對武漢市的1000萬居民進行檢測,認為此舉對中國民眾堅定信心、服務業恢復乃至經濟復蘇至關重要。
文章指出,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的工業產值今年以來首次出現同比增長,但服務業恢復得較為緩慢。通過廣泛的檢測表明無癥狀病例的數量相當有限,由此產生的信心也是民眾恢復旅游、購物、外出就餐等活動的先決條件。文章進一步指出,大規模檢測病毒的戰略將有助于恢復消費者信心,為個人消費更強勁的復蘇鋪平道路。
事實上,中國為了推動經濟穩定發展采取的一系列舉措備受關注。
德國和新加坡的媒體關注到,中國在控制住疫情后,逐步放寬對來自德國、新加坡等國的入境航班限額,力促經濟穩定發展。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報道,新加坡和中國在6月初啟動“快捷通道”,便利兩國必要的商務和公務人員往來。中新“快捷通道”首先會在新加坡同上海、天津、重慶、廣東、江蘇和浙江六省市之間實施,之后逐步擴展至中國其他地區。
另據德國《時代》周報網站報道,大約400名德國企業管理人員、雇員及其親屬獲特別許可以返回中國。載有200名乘客的首架包機當地時間5月30日從法蘭克福起飛,抵達位于北京東部的港口城市天津。第二架包機定于6月4日抵達上海。中國德國商會華北及東北地區執行理事延斯·希爾德布蘭特說:“這是中德經濟再融合的重要一步。為幫助經濟恢復到疫情暴發前的正常水平作貢獻,代表著我們共同的利益。”
此外,據埃菲社報道,歐盟國家正在與中國就允許居民入境展開談判。
“仍然想在中國投資”
事實上,全球越來越多投資者表示,愿意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力度。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6月1日報道,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沃爾特·洛曼說,“人們仍然想在中國投資。”“我們不想離開中國,”中國歐洲商會主席伍德克在電話中說,歐盟商會正在中國尋求更多的合作領域。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全球貿易活動出現萎縮,全球供應鏈受到沖擊。不過,正如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道指出的,許多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過后會調整供應鏈,這意味著其將在中國擴張產業鏈,而不是搬離中國。供應鏈管理咨詢公司Alvarez&Marsal董事總經理林穆認為,轉移產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是在企業在疫情后,經濟低迷時期努力節約成本的情況下,企業需要長期規劃才有可能實現轉移。在當前的狀況之下,中國依然是制造業廠商最優的選擇。
在全球經濟遭遇疫情巨大沖擊的情況下,各國都對中國充滿期待。
日本《讀賣新聞》關注到,在東南亞國家,5G服務的發展正在加速。東南亞國家希望借助5G商業模式來促進經濟增長,而在5G相關業務領域,以華為技術公司為首的中國企業在技術上處于領先地位,且影響力持續增強。報道稱,東南亞國家出現了在5G相關業務上與中國合作的動向。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則刊登文章稱,許多國家的旅游業都依賴中國,中國人是否以及以多快的速度重新開始渴望出國旅游對全球旅游業至關重要。
文章指出,2018年,中國公民出境旅游人數達到1.5億人次,占全球出境游總人數的近10%,而這個比例在20年前是1%。除了航空業和酒店業以外,各種服務業商家也依賴中國。中國游客在海外短程旅游時出手大方,消費額大約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
正如秘魯國立圣馬爾科斯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卡洛斯·阿基諾在評論文章中指出的,在過去15年里,中國一直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作為第一個從新冠疫情中恢復的國家,中國應該繼續發揮這一作用。世界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中國,因為一個更強大的中國經濟將使世界受益。
美國政府近日發布行政令,禁止美國投資者對所謂由中國軍方擁有或控制的企業進行投資。發言人表示,中國企業始終堅持依法合規經營,在國際化經營中嚴格遵守相關國家法律法規,始終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
亞洲股市保持漲勢,表明投資者相信該地區的經濟增長不會因為特朗普獲勝或者華盛頓出現政策僵局而受到破壞。美世投資公司的資產配置負責人魯珀特·沃森說:“無論誰掌權,全球經濟都會綠色化,綠色能源比化石燃料能源的價格低廉。
一天之后,達利奧致信彭博編輯部回應,指出該篇評論文章錯誤地推測了其對螞蟻集團上市計劃暫緩的看法,并認為中國監管機構“公道合理且行事謹慎”,螞蟻集團IPO暫緩不會對中國及其市場的發展產生顯著影響。
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電綜述:專家認為國際投資者“熱捧”中國債券源于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 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境外機構持續增持中國債券,目前境外機構持債總規模超過2.9萬億元人民幣。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疊加,也是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新政落地后遇到的首個長假,免稅購物熱潮持續升溫。高速運轉的智能倉儲中心背后,是每天在路上穿梭的約2億個快遞包裹,更是中國旺盛的市場需求。
魯斯蘭,是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的全球新聞官。2019年,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面向全球招募人才,得知消息后,魯斯蘭毫不猶豫回到海南,并順利成為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引進的第一位外籍人才。
9月25日,經國務院批準,中國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管理辦法》(以下簡稱《QFII、RQFII辦法》),中國證監會同步發布配套規則《關于實施〈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規定》。
多國人士表示,即將召開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展現了中國強大的經濟恢復能力,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與中國合作的更多機遇,給世界經濟復蘇帶來了信心。 阿拉伯投資者聯盟主席賈邁勒·巴尤米說,近年來,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而中國一直致力于推動國際貿易,舉辦服貿會將為全球經濟發展增添更多信心。
中國廣袤的“經濟之海”再度以容納百川的胸襟擁抱世界,為新冠疫情沖擊下的全球經濟搭建合作共贏的平臺。本屆服貿會的召開正逢中國經濟在遭遇疫情沖擊后觸底反彈的重要節點。戰風浪、納百川,中國“經濟之海”定將持續為世界經濟帶來穩定力量和澎湃動力。
近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草案)》進行了審議。這部法律草案明確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應當尊重和保障人權,依法保護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根據基本法和有關國際公約適用于香港的權利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