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2日20:58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習近平總書記5月29日在給袁隆平、鐘南山、葉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中指出,希望全國科技工作者弘揚優良傳統,堅定創新自信,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來自各條戰線的科技工作者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表示,將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尤其是在“卡脖子”技術領域取得更多突破,把技術和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堅定創新自信 勇攀科技高峰
李蘭娟院士表示,對抗充滿未知數的新型冠狀病毒,人類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在這次抗擊新冠疫情的戰役中,全國科技工作者凝集集體智慧,發揮科技抗疫的力量,為打贏這場戰役做出不懈努力。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將積極發揚嚴謹求實、勇攀高峰的科學家精神,繼續在流行病學研究、病毒溯源、疫苗研發等方面攻堅克難,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
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旭光說,裝備制造業是一個國家制造業的脊梁,總書記勉勵我們要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我認為,裝備制造業要承擔起這一使命來,高揚創新自信,躬身創新實踐,勇攀科技高峰,挑戰世界一流。
強化科技自信 從追趕變為引領
南開大學教授、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龔克認為,關于創新自信,這是新時代對中國科技工作者所提出的一個新要求,新時代創新自信的一個重要的內涵,就是開拓新方向的自信。因為我們曾經是一個科技的后起者,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跟跑者”,而且曾經差距很大,所以在相當一段時期中,我們的問題是如何加快速度、縮短距離,趕上世界的先進水平。可以說,憑著我們的勤奮和智慧,我們確實做到高速度,大大縮小了差距。但總體而言,我們是加速追趕而不是開拓方向,那個時候的自信主要是速度的自信,敢于用較短是時間完成發達國家用較長時間做到的事情。當今天我們邁入新時代以后,要有一個新的自信,就是開拓方向的自信,敢闖無人區開拓新方向的自信。我們不是跟著別人后頭加速跑,而是要判斷向哪里跑。
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說,我們要建成科教強國,要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我們必須要自主擁有這些關鍵核心技術,最近幾年國際上發生的幾件大事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個重要論斷為我們做好“十四五”甚至更長遠的規劃、做好體制機制改革、改善評估評價體制等等都指明了方向。科技人員要敢于挑戰,勇于去選擇去潛心攻克這些技術,學會打硬仗。
基礎研究是“心臟” 科技創新要耐得住冷板凳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孫斌勇說,近年來他感受最大的是,國家對基礎學科越來越重視,投入也越來越多。基礎研究作為基石和保障,數學學科尤為重要。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作為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的國家隊,不僅在學科發展方面要勇挑重擔,取得重要成果,而且要引導廣大科研工作者和研究生發自內心地去熱愛基礎研究,讓大家深入認識到基礎研究的價值。希望國家在大幅度提升基礎研究投入的同時,營造利于基礎學科發展的大環境,讓從事基礎研究的科技人員能靜下心來做研究。同時,對從事基礎研究的評價,應區別于技術應用,結合基礎學科的特點,重在理論創新、引領作用和對應用學科的推動作用。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原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衛認為,攻克關鍵核心技術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強健心臟、暢通血脈、發力全身。強健心臟指形成源源不斷的原始創新科技源頭,其關鍵在于厚積基礎研究;暢通血脈在于浚通從原始創新轉化到關鍵核心技術的渠道,其關鍵在于科技成果的轉化機制;發力全身在于形成全民崇尚科技的氛圍,其關鍵在于孕育我國建成科技強國的使命感和責任心。
“以顛覆性技術為核心的創新活動,對科技、產業、社會發展具有另辟蹊徑的顛覆性意義,顛覆性技術的探索、研發、轉化是一項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復雜性的系統工程。事實上,根據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方案的要求,我國已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布局了一批尖端技術。
”11月16日,在廣州國際生物島舉行的2020官洲國際生物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致辭時,一開口就感嘆道。對于大家所關注的疫苗研發,鐘南山指出,國外輝瑞疫苗能阻止90%的感染,其實廣東乃至中國的疫苗研發水平也差不多,但要有了第一階段試驗結果才能公布。
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發表了主旨演講,對當前疫情作出了最新研判。” 而在疫苗研發方面,鐘南山認為,中國與其它國家處在同一水平,因此一個緊密結合基礎研究、臨床研究與產業化的平臺機制,顯得尤為重要。
聯播+“浦東開發開放30年取得的顯著成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提供了最鮮活的現實明證,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最生動的實踐寫照。●要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推動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創新,率先構建經濟治理、社會治理、城市治理統籌推進和有機銜接的治理體系。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確立了建設科技強國的重要戰略目標,明確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科技自立自強與我們一直強調的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是一脈相承的,我們要堅持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持續提升科技自主創新能力。
記者熊麗報道:10月3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9年中國創新指數。在創新產出方面,2019年我國國內專利授權數為247.4萬件,比上年增長6.0%;發表科技論文195萬篇,增長6.0%,專利和論文產出水平不斷提高。
記者熊麗報道:10月3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9年中國創新指數。在創新產出方面,2019年我國國內專利授權數為247.4萬件,比上年增長6.0%;發表科技論文195萬篇,增長6.0%,專利和論文產出水平不斷提高。
10月30日,以“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為主題的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開幕,論壇采用線上視頻與線下出席相結合的方式舉辦,全球300多位科學家,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參會。在本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開幕式上,上海為全球的頂尖科學家送來了一份厚禮:成立世界頂尖科學家發展基金會,并舉行揭牌儀式。
21世紀的中國,無論在城市、田野、海洋或是雪山之巔,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影響已經無處不在。從1983年“雙星定位”理論提出,歷經30多年的探索實踐,三代北斗人打破國外技術封鎖,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