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1日09:2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5月31日電 題:文明行為塑就城市“金名片”
新華社記者趙琬微
將見義勇為、拾金不昧、扶貧濟困等傳統美德發揚光大,也將隨地吐痰、亂穿馬路、遛狗不牽引、攀折花木等常見不文明行為納入治理范圍。
將于6月1日施行的《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亮出了北京這座國際化大都市對文明風尚的鮮明態度,也為治理不文明行為注入了新力量。
北京作為首都,是我國的國際交往中心,首都市民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素養,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中國人民的形象。《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對首都市民的文明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從鼓勵打噴嚏遮口鼻、使用公筷公勺等個人舉動,到對見義勇為、志愿服務、慈善公益等文明行為信息進行記錄,都在激勵人們摒棄陋習、爭做文明表率。
點滴之間,涵養文明。讓我們選擇文明的生活方式,共享文明的幸福之果。相信今后,當我們行走在首都的大街小巷,看到干凈、美觀的城市環境的同時,也能看到更加熱情開朗、大氣開放、積極向上、樂于助人的首都市民。讓首都城市文明成為世界觀察中國的一張“金名片”。
為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會議精神和河南省委、省政府文化旅游強省決策部署,積極謀劃“十四五”時期文化和旅游發展新思路,加快推動太行山暨上古殷商片區旅游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11月3日,河南省太行山暨上古殷商片區文化旅游工作座談會在古都安陽隆重召開。
5億人次“隨申碼”亮碼服務,過半事項不見面辦理,城市運行突發事件提前預警,公共場所人流熱力安全管控…… 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今年以來,上海精心編織的“兩張網”接連發力,成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精準高效的“神器”,有力牽引城市治理現代化。
5億人次“隨申碼”亮碼服務,過半事項不見面辦理,城市運行突發事件提前預警,公共場所人流熱力安全管控…… 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今年以來,上海精心編織的“兩張網”接連發力,成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精準高效的“神器”,有力牽引城市治理現代化。
2019年11月28日晚,首批100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命名揭曉儀式在北京舉行。從那以后,趙信主動給自己貼上了“小紹興”的標簽,并專門買了一輛黃色自行車,方便下社區拉家常。依靠群眾,將矛盾糾紛消弭在源頭、化解在基層,始終是“楓橋經驗”代代相傳的“法寶”。
11月28日晚,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命名揭曉儀式在公安部舉行,100個全國各地的基層派出所獲得這一殊榮。新時代“楓橋經驗”是一張解碼中國基層社會治理的“平安符”, 跨越半個多世紀依然生機勃勃。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總書記關心的百姓身邊事)一“鼓”作氣打走貧困 一針一線繡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飛馳在神州大地的高速鐵路列車實現了由“追趕者”到“領跑者”的偉大跨越。這些年來,羅昭強先后完成17項實用新型專利,540件創新成果已在動車組調試中得到廣泛應用,是唯一一位獲得中國中車科技成果獎的藍領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