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31日18:19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巖松說
在今年的兩會上,成都又火了一把,被媒體稱為地攤經濟的實踐,先是被報道,然后被代表委員點贊,到最后直接被總理說上了記者會。
疫情沖擊,很多人的就業面臨挑戰,在這種情況下,成都在確保不影響居民交通和不擾亂市容環境秩序的情況下,允許設置臨時占道攤點攤區,臨街店鋪可以臨時越門經營,也同樣允許流動商販販賣經營,截止到目前,就像總理說的那樣,這樣的舉措增加了十萬個以上的就業崗位,中心城區餐飲店鋪復工率超過了98%,市民消費更方便。
正是在代表委員的點贊之聲中,中央文明辦下發通知,明確要求今年不將占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這是應急之策,還是一次觀念的改變?這是向回走,還是也可以升級改造與未來有關?
重燃煙火氣
周五上午不到九點,成都老市民李新民跟老伴就趕著出門置辦家里一天所需的蔬菜水果,他最近發現,城市里久違的煙火氣息回來了。
老成都懷念的生活回來了
因為最近兩個多月來,成都市對占道經營、馬路市場和流動商販所表現出的寬容態度,市民們很明顯感覺到生活便利了不少。
成都市民 李新民:
過去城市里頭它不大,周圍的農村種的蔬菜,早晨的時候還帶著露水。生活非常方便,你要買什么菜啊什么,一聽到有叫的就開門了,很舒適的那么一種生活,這是老成都人很留戀的一個生活。
在成都生活了六十年左右,李新民眼瞅著高樓一天天多起來,街道越來越整潔,本以為過去那種舒適悠閑的生活只能用來懷念,但沒想到,一場疫情,卻又讓他看到這個城市的一種變化。對于市民來說,家門口的便利、相對低廉的價格和商販的靈活性,都是看得見的實惠。
成都市民 李新民:
這一帶的群眾喜歡吃啥子的東西,喜歡哪些東西他就進什么東西來賣,就把這個群眾的摸著了過后買起來他也方便,群眾買起來也很方便。毛細血管一通了整個經濟的這個脈搏也就活躍了。
商販:養家糊口
今年48歲的張軍,原本是做餐飲行業的,因為疫情,店面也關了,整個家庭沒了生活來源,進入五月,他開始嘗試販賣小龍蝦,如今每個月也能有七八千元的收入。
商販 張軍:
這個行當也就是說本錢少,來的快嘛不賒帳。本身疫情過后好多人做生意都不行,沒有收入,沒有辦法必須擺地攤啊,地攤只是說價格便宜嘛,適合大眾的消費。
市民的生活方便了,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不少,生意忙起來,一些商販對街道清潔很難做到及時清理,原本對流動商販嚴防死守的城管人員,現在每天說得最多的,就變成了各種提醒,而商販們也都能積極配合,因為自己感受到的經營環境,比疫情之前的確寬松了許多。
商販 張軍:
以前(城管)來就收東西,現在呢也就是說跟你打個招呼今天這個位置不能擺你就不能擺馬上轉個地方就可以了。
流動商販、馬路市場和占道經營,對一個城市到底意味著什么,他們跟城市文明又該是怎樣的關系?當疫情過去,城市恢復常態,他們還能繼續存在嗎?
成都市民 李新民:
(老百姓)首先考慮的是生活方便,效率這些問題呢,恐怕應該有政府、政府的有關部門,怎么樣去動腦筋去考慮去解決。肯定要添很多的麻煩,你要動腦筋怎么樣使大家能夠高興,又能夠滿足大家生活上的需要,又能夠使你這個城市看起來又漂亮,美麗那些。
巖松說
防疫的后期,我在直播節目中,也包括在《新聞周刊》里,就不止一次的希望,各個城市在氣溫升高之后,能夠改變過去的觀念,允許商鋪室外經營。先不說別的,從防疫的角度來說,室外就比室內空氣流動性更好,防疫的難度更小,百姓的安全性更大。我記得我在節目當中說過這樣一句話:只有城市的管理者為自己添更多的麻煩,才會為疫情沖擊下艱難復工復產的店鋪、商販,添更多的利潤,那么添加的這些麻煩都會是些什么呢?
成都城管:換一種“管法”
對于成都市金牛區的老城管鐘建來說,最近兩個月是一段特殊時間。由于新政策允許商戶商販臨時占道經營,他不用再追著小商小販們滿大街罰款。
原本以為工作會因此輕松一些,可整個街區的流動商販從原來的70多個一下子增加到120多個,一些問題也隨之出現了。
交通、衛生等問題浮現
一些在路邊甚至路口隨意擺放的車輛,使得原本就不寬闊的道路更加狹窄,而一旦顧客扎推購買,很容易形成擁堵。
金牛區營門口街道綜合執法中隊中隊長 鐘建:
(小販)他曉得了這個政策過后他就喜歡往整個路上擺,這時候我們就要規范他,因為你如果這個不規范,他就市場可以把這個路擺滿。
在3月份政策公布之時,成都市同時也公布了占道經營的四大前提條件,即要做到保障安全,不占用盲道和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以及做好疫情防控和衛生清潔。
而在現實中,假如沒有監管,一些商販很難自覺遵守。為了方便監管,城管隊員很希望商販們能夠固定在某一點位經營,但是流動商販的最大特點就是隨時換地兒,哪里有生意去哪里。
成都市金牛區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 劉磊:
只要是流動商販不在交通要道,不會影響環境,我們一般也是允許的。有一些商販他有一些經營習慣和一些搶口岸的這些想法,他會占據交通通道和十字路口等等。那么這個時候就要通過我們城管人員的仔細引導,這是第一個方面。
成都城管委:肯定只有繼續走下去
政策的變化,帶來了執法方式的變化。此前,對于街頭的流動商販,城管隊員的執法方式比較簡單粗放,就是罰款、驅趕、強制收繳,而現在,罰款幾乎很少使用,勸離、提醒、幫助成了主要執法方式,動口、動腦,而不再動手,城管隊員在商販心目中的形象也在發生改變。
成都市金牛區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 劉磊:
比如說現在我們和我們商販,我們可以拉拉家常,我們可以聊聊天,不像原先我們一去,我們的商販就看到我們就跑,因為城管必須就要進行處罰,都要進行收繳。原先就形成一種相對比較對立的這種情況,那么現在情況來說,他也能理解城管,現在還有給城管點贊。
本周,全國文明辦表示,今年不將占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然而,也有人擔心,今年不考核,明年考核嗎?疫情緩解后,允許占道經營能成為長久的政策嗎?
成都市城管委副主任 何汝云:
這個肯定不會收緊,這個肯定只有繼續的走下去,因為從現在的情況看,這一種政策措施,基本上實現了城市管理要共建共治共贏的理念。我們也有很多體會,就是說城市管理一定要堅持問題導向,一定要堅持廣大市民包括攤販和攤主的需求,然后根據他們的需求然后來進行管理和治理。
本周,成都市城管委關于占道經營的“細化版”方案出臺,提出建立八項機制精細化服務,逐條街、巷進行梳理,明確可以從事占道經營的街道、路段、時段;對于違規商販,先發放粉色宣傳單和黃色提醒單,第三次再發放“白色”處罰單;建立商販攤主清潔衛生責任機制,實行“一桌一垃圾桶”。
面對新出現的問題,開風氣之先的成都,沒有淺嘗輒止而是步步深入,承載著民生的煙火氣,或許能在成都街頭存在地更久一些。
巖松說
面對這次成都以及其它一些城市的實踐,大家之所以迅速的點贊,具有防疫背景下的現實考量,深層次也有對城市究竟該是什么樣的一種思考!很多城市把干凈整潔,已經不僅僅當成是衛生的指標,而是強行推行整齊劃一,室外經營更成了很多管理者的眼中釘,于是在幾年的時間里,城市是干凈了也整齊劃一了,但是少了方便,少了熱騰騰的生活氣,更少了很多的市場活力。難怪總理都用一句狠話來批評:這不成了死城嗎?那么,這一次,是一次應急,還是觀念真的會有改變?
被清洗掉的街頭經濟,能回歸嗎?
夜幕下,不忍離去的小販兒遇上頻繁巡查的城管,曾經的貓鼠游戲變成提示叮囑和萬般配合。成都久違的官民良性互動,讓遠在北京的李迪華很是欣喜。致力于搭建自由與理性城市公共空間的他,有個身份不為人所知,他是此次成都重啟占道經營政策的首位倡議者。
李迪華的建議以“五允許一堅持”的形式在全市推廣,經兩個月實踐,在兩會上被點贊肯定,并繼續升級推進。高樓大廈間曾一度難覓行蹤的流動商販重現成都街頭,讓其與直接對壘的城市治理,有了重新調和的可能。
事關生計
兩會上,“靈活就業人員”成為關鍵詞,該群體數以億計,李迪華和研究者估測,流動商販、鄉村從業者等是主體,而6億人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平均月收入僅1000元左右。疫情之下,他們成了保經濟穩就業的關鍵群體。
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副教授 李迪華:
在城市公共空間中的這種占道經營行為,它的背后其實是基本民生福祉的改善,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城市經營活動的一種補充。在疫情期間我們可能看到的是,一部分人通過這種方式來解決就業和收入的問題。在疫后,他們的生活來源怎么辦?我們不可能說等待救援,一定是要讓更多的人,他們有機會去自救,去自己想辦法來解決自己的生計問題。
允許占道經營,成為疫情中激活就業這條民生底線的現實手段,國家相關部門希望成都主動思考、敢于擔當的做法推而廣之。但記者了解到,不少省份對此報以觀望姿態,很多人也對疫情結束及往后是否延續政策存疑。李迪華希望,各地應以成都模式為契機,對占道經營持續長期包容姿態,況且,這也與法有據。
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副教授 李迪華:
其實中央政府很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了,甚至于在進行城市整治之初,就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文件。2017年,國務院的叫《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其中一段文件,就是在縣及以上的人民政府指定的范圍內,從事那些無需證照的經營活動是合法的。
轉變管理思路
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副教授 李迪華:
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成為叫自發經濟、自助經濟,也可以把它理解成為一種來自民間的一種經濟自愈能力。我們剛剛通過這幾年的城市治理,讓我們的馬路變得干凈了,變得安靜了。我們必須看到這背后是犧牲了老百姓的生活便利,犧牲了大量靠自由自發就業的人口他們的生活品質(為代價),成都想到街頭經濟這樣一種方式,是一種真真切切、眼里有人的一種城市管理模式。
汽車取代了承載記憶的煙火氣,李迪華無不感到惋惜。城市要有車水馬龍,也要尋常巷陌、柴米油鹽,彌合兩者有賴于城市管理者將法令轉化為更多的人性智慧和寬容,拿出更精準的“繡花管理”舉措。
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副教授 李迪華:
我覺得疫情這一次我強調的就是一定要反思,我們的事業就是在不斷糾偏的過程中,我們的城管通過這次反思首先是轉變觀念,意識到過去被我們清理掉的這些街頭經濟、小攤小販小店它是我們城市生活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中央一直在強調所謂的放管服,就是政府跟百姓之間的關系不是管理是服務,也就是說我們的主政者,尤其市長書記,一定要把這件事情當成自己很重要的工作來抓,要制定規則、規矩重新放開,是管的升級版。從成都經驗本身來說,非常好的一點是它在開放之前制定了規矩,大家都按照規矩、按照規則來辦事。
巖松說
其實我是不太認同這次媒體報道當中把成都的實踐稱之為地攤經濟的。“地攤”二字這是太過向回走的一種形容,而且也容易讓大家誤解成都的舉動,其實它是室外經營,是流動攤販,是有序占道經營,因此不應該理解為回到過去的1.0版,而希望經過觀念的改變,管理的細化升級為未來的3.0版和4.0版。
氣溫條件合適的情況下,餐飲酒吧等行業在室外經營,是全世界的慣例,更是中國要打造夜經濟必有的一項內容,而流動攤點和有序占道經營,在有效的管理情況下,也同樣是人們的需求,和市場經濟的應有內容,恐怕不能只當應急之策,而應該快速成為面向未來的升級舉動。
當然,我們依然要衛生,要健康,要整潔,千萬不要走上一個怪圈:一管就死,一放就亂,別小看室外經營,這也是對我們城市管理能力的一次考驗。
記者 張曉雅】“大選失敗后,唐納德 特朗普正失去成千上萬名推特粉絲。目前,特朗普推特賬號“粉絲”數量為8886.2萬,拜登推特賬號“粉絲”數量為1992.2萬。
首例無癥狀感染者檢出后,喀什地區開始了全員免費核酸檢測,第二天,檢出的無癥狀感染者增至138例,第三天,增至164例,隨著核酸檢測規模的擴大,感染者的范圍也逐漸清晰。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專家委員會委員 盧洪洲:我們可以用我們的防控經驗,把關口前移到對方的這些公司,源頭就控制了。
路透社曾這樣形容:“李健熙說話輕聲細語,但只要他咳嗽,韓國就會感冒。據韓聯社報道,韓國首富、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熙于10月25日在首爾三星醫院去世,享年78歲。李健熙入院之后,獨子李在镕是眾望所歸的首選接班人,三星集團也將其視作帝國繼承者。
過去24小時,美國單日新增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再次超過5萬。”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認為,正是美國政府將政治凌駕于科學之上的做法,才造成了今日美國疫情失控的局面。
當地時間9月18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一份聲明中宣布,大法官金斯伯格因胰腺癌引起并發癥,在其位于華盛頓特區的家中去世,享年87歲。9月20日,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無奈地向共和黨人發出請求:在替補大法官金斯伯格的席位上遵從良知。
目前,中國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各行業復工復產步入正軌,大中小學陸續開學。美國《科學》雜志4月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國在疫情暴發最初50天采取的嚴格防疫措施,可能避免了數十萬病例的發生。
吉林省長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2年前購置10輛單價36.76萬元的哈雷摩托車引發持續關注。” ▲長春市交警局采購的摩托車屬于哈雷旅行車系的滑翔車型,目前哈雷戴維森中國官方網站中的2020版Street Glid Special大道滑翔定制版售價為368800元。
一項最新民意調查發現,僅20%的美國人希望各州放寬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絕大多數美國人希望維持或加強現有防控力度。盡管大多數美國人傾向于保持現有防控舉措,對于可能迅速就位的疫苗,越來越多人不愿意接種。
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擁有先進的醫療技術水平,然而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卻是全球最多。美國《新聞周刊》撰文指出,疫情“政治化”讓美國成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震中”。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14日發布的新冠疫情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的累計確診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均全球最多,分別為5298879例和168207例。(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美國《新聞周刊》撰文指出,“政治化”疫情以及“政治極化”讓美國成為新冠疫情的“全球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