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31日15:22 來源:大河網
大河網訊 (記者 生俊東)5月29日,南陽市召開重點民生實事項目新聞發布會,通報南陽市正扎實、有序地推進重點民生實事共14項,其中前11項為省定、后3項為市定。
新增城鎮就業6萬人。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重點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返鄉人員就業工作,確保全市新增城鎮就業6萬人。這項工作主要由市人社局牽頭。截至4月30日,全市新增城鎮就業21257人,完成年度目標的35.43%。
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質。對各縣區建成區范圍內,建成于2000年以前、失養失修失管嚴重、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會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強烈、具備改造條件的住宅小區進行改造,全年完成改造不少于8166戶。這項工作主要由市住建局牽頭。截至4月30日,已完成老舊小區改造1078戶,占年度目標的2.89%。
完善婦女“兩癌”篩查、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機制。繼續對農村適齡婦女、納入城市低保范圍的適齡婦女免費開展一次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將陰道鏡檢查對象傳染病四項檢查納入免費項目,全年完成篩查11.34萬人。繼續免費開展預防出生缺陷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對篩查出的高風險孕婦進行免費產前診斷。這項工作主要由市婦聯牽頭。截至4月30日,全市累計完成產前超聲篩查12690例、血清學篩查12023例、新生兒“兩病”篩查24621例、聽力篩查24361例。
提高困難群眾、退休人員生活保障水平。從2020年1月1日起,將城鄉低保對象月人均財政補助水平分別由不低于274元、166元提高到不低于286元、178元,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不低于當地低保標準的1.3倍;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這項工作主要由市民政局牽頭。目前全市各縣區提標工作均已完成,一季度資金均已發放到位。
做好城鄉居民“米袋子”“菜籃子”保障工作。加強重要民生商品市場調節,做好穩價保供工作,落實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價格補貼聯動機制。這項工作主要由市農業農村局牽頭。目前各項重點工作任務按時序要求扎實推進。
繼續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對具有南陽市戶籍或居住證、符合康復條件的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開展康復救助,全年救助不少于1255人(含市直60人),基本實現有需求殘疾兒童應助盡助。這項工作主要由市殘聯牽頭。截至5月8日,全市共完成殘疾兒童康復救助853人(含市直35人)。
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工作,強化工業深度治理、柴油車污染防治及“三散”治理,依法科學治理大氣污染,完成國家下達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任務,全市細顆粒物年均濃度不高于55.5微克/立方米。這項工作主要由市生態環境局牽頭。截至4月30日,全市PM2.5平均濃度為66.0微克/立方米。
實施農村公路“百縣通村入組”工程。實現約3254個自然村通硬化路,到2020年年底,全市2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達到85%以上。這項工作主要由市交通局牽頭。截至4月30日,南陽市已完成1351個自然村通硬化路任務,完成全年目標的42%。
持續推進農村電網建設。持續提高農村電網安全可靠供電能力,提升供電服務水平,完成187個配電臺區改造升級。這項工作主要由市電力公司牽頭。截至4月30日,農村電網配電臺區改造升級任務已下達164個,在建34個,開工率18.2%。
完成剩余縣區人民醫院提質升級。完成唐河縣、社旗縣、鎮平縣、方城縣、內鄉縣、桐柏縣、南召縣7個縣人民醫院(中心醫院)提質升級,實現全部縣人民醫院達到二級甲等以上醫院標準,提升常見病、多發病和較為復雜疑難危重疾病的診療水平。這項工作主要由市衛健委牽頭。目前,桐柏縣、南召縣等7個縣域醫療中心建設單位已完成“二級甲等”醫院評審,其他重點任務正在有序推進。
加快建設農村教師周轉宿舍。著力提升農村教師工作生活待遇,改善農村教師生活條件,在全市開展農村教師周轉宿舍建設工作,新建1063套教師周轉宿舍,2020年年底前完工或交付使用。這項工作主要由市教育局和市發展改革委牽頭。目前,已完工504套,在建449套。
強力推進中心城區完全學校建設。按照“快、優、省、廉”原則,強力推進中心城區完全學校建設,確保2019年度的4所年底前主體封頂;2020年度的4所6月底前開工;2021年度的4所6月底完成選址和施工圖設計。這項工作主要由四區政府(管委會)牽頭。目前,2018年項目計劃7月竣工,秋季實現招生;2019年項目已實質性開工,正加快建設;2020年、2021年項目選址已確定,正辦理前期手續。
繼續推進中心城區供熱供氣能力建設。中心城區新建燃氣管道190.5公里,新發展天然氣用戶35000戶,天然氣普及率達到90%。新建改造熱力管網10公里,新建換熱站15座,新增集中供熱覆蓋面積95萬平方米,中心城區供熱普及率達到65%以上。加快推進北京華清再生水源熱泵項目,扎實做好已投用的一期工程運營維護,開工建設二期工程,確保2020年供暖季前建設投用。這項工作主要由市住建局牽頭。目前各項重點工作任務按時序要求扎實推進。
織密織牢兜底保障網。全面落實低保戶和貧困戶“兩戶合一”,進一步提高補助標準,做到應保盡保。扎實實施政康保、政福保、防貧?!叭!惫こ蹋ⅰ胺镭殹薄岸仑殹遍L效機制。強力推進特殊困難群眾“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因人而異采取靈活措施,努力提高特困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這項工作主要由市民政局牽頭。目前,“兩戶合一”政策新辦理低保1839人;政福保工程共賠付案件423起,賠付金額494.81萬元;政康保工程累計賠付42.46萬人次、賠付金額3677.08萬元;“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各項任務有序推進。
這14項重點民生實事,既有2019年重點民生實事中需要持續推進的事項,包括:新增城鎮就業6萬人、繼續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實施農村公路“百縣通村入組”工程、持續推進農村電網建設、完成剩余縣區人民醫院提質升級、繼續推進中心城區完全學校建設、繼續推進中心城區供熱供氣能力建設等8項;也有在2019年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的事項,比如在完善婦女“兩癌”篩查基礎上將傳染病四項檢查納入免費項目;同時又新列入了一些群眾關注度高和熱切期盼的事項,包括:老舊小區改造提質、提高困難群眾和退休人員生活保障水平、做好城鄉居民“米袋子”“菜籃子”保障工作、建設農村教師周轉宿舍、織密織牢兜底保障網等5項。
我們要繃緊弦、加把勁,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響,用心用情為人民謀幸福,堅決打贏交通脫貧攻堅戰。要加強政策儲備,加快編制“十四五”規劃,推動交通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促進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部分地區農村客運班次偏少,部分地區農村公交準點率不高,部分地區預約響應服務慢、價格偏高,也影響了老百姓對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工作的認同度。羅佳明表示,四川實施鄉村客運標準化建設已具備一定的基礎,愿意作為試驗田,先行先試,為鄉村客運標準化建設提供“四川方案”。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聚焦高質量發展,暢通扶貧大通道、織密致富基礎網、打造交通新名片,推動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2020年,青海省堅持精準施策,努力降低疫情影響,全力推進藏區交通扶貧工作,確保全面完成“十三五”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加快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生態建設、加強農村衛生健康服務、改善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加強農村社會保障……今年的省委一號文件指出了“三農”領域8個方面要加快補上的短板。
” 2月1日上午10時49分,陳偉和吳正磊值乘的G488次列車準點從南昌西站駛出,這是南昌機務段高鐵司機首次擔當南昌至鄭州區段間的值乘任務。2月1日上午,鄭州機務段高鐵司機楊震與同事金斌一同出乘,擔當鄭州至長沙間跨武漢高鐵列車G83次的值乘任務。
2019年,我省新建和改擴建農村道路10200公里,為年度目標的兩倍多,全省已有65個縣基本完成2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任務,新增1萬多個自然村通硬化路,全省自然村通硬化路率達到75%以上。計劃年內完成1.5萬個自然村通硬化路的目標,全省2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達到85%以上,使全省農村公路網絡化程度和通暢化水平得到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