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9日10:51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0年5月28日,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永遠記住的日子,這是一個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治發展史上寫下重重一筆的日子,這也一定會是在人類法律文明的發展史上寫下重重一筆的日子。就在今天,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高票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新中國迎來了自己的民法典時刻,《民法典》編纂工作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順利地完成了。
《民法典》編纂工作的完成,絕不代表著民事法治的進展就大功告成了,這部法典不但為自身未來的發展預留了足夠的空間,也為與民事法治有關的法律、行政法規乃至司法解釋的發展預留了足夠的空間。
為法律完善、制定留下接口
《民法典》中還是有不少未盡之言,之所以有不少未盡之言,是因為《民法典》必須要立足當下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所分享的價值共識,對于我們還沒有能夠凝聚足夠價值共識的問題,可以留在將來。比如說通過制定法律,通過修改完善法律的方式,來予以回應。
《民法典》為與民事法治相關的這些法律未來的發展所預留的空間體現在多個方面,《民法典》編纂于人類從工業文明邁向信息文明這個重要的轉型階段,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方興未艾。在《民法典》中,盡管已經一定程度地回應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信息文明給我們帶來的改變,但是隨著人類更加深入地進入到信息文明的階段,隨著生活的變遷,我們會凝聚新的共識,這些新的共識有一些就需要通過制定新的法律的方式來做出回應。
比如說《民法典》的人格權編,對個人信息保護已經做出了滿足今天價值共識的周全的回應,未來的發展仍然會提出一些新的挑戰,我注意到像《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安全法》的制定都已經提上了日程。
除此以外,跟我們每個人自身生活息息相關的,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如果自動續期的話,續期費用的繳納和減免,將來也可以通過對現有的綜合性法律或單行法律進行修改和完善等方式,來做出相應的回應。這是《民法典》為法律發展預留的接口。
為行政法規留下接口
與民事法治有關的行政法規的發展,《民法典》也預留有接口。前面提到,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屆滿自動續期,續期費用的繳納和減免,《民法典》物權編確認,也可以通過制定行政法規的方式來做出回應。從這一點上來講,行政法規對于推動未來民事法治的發展,也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為司法解釋留下接口
就司法解釋而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早就已經做好準備。最高人民法院已經開始進行課題征集,在《民法典》出臺之后,著手進行與《民法典》有關的、相應司法解釋的起草工作,我們的民事法治將會繼續向前,不會止步于此。
我們有理由相信,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會在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的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基礎、越來越關鍵、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視頻/文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 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成員、秘書長 王軼)
監制丨龔銘
制片人丨陶郎
主編丨龐帥
編導丨樊景陽
攝像丨荊雪飛 惠杰
包裝丨趙旭東
剪輯丨萇偉程
平面丨司方
民法典總則編專設“監護”一節,修改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也明確了家庭監護職責、國家監護制度。檢察機關要把貫徹實施民法典與修改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有機貫通銜接,緊密結合持續落實“一號檢察建議”,更好促進未成年人保護綜合治理。
據今年5月報道,南京市建鄴區莫愁湖街道長虹路的路邊公廁就安裝了人臉識別取紙設備。據新華社,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薛軍表示,人臉信息作為生物識別信息,一般來說伴隨著人的一生,是不可更改的。
12月4日,CCTV2020年度法治人物揭曉,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檢察院黨組成員、檢委會專職委員章春燕獲得CCTV2020年度法治人物稱號。CCTV2020年度法治人物評選暨頒獎禮活動由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主辦,本次評選委員會成員由各部委評委代表、法學專家評委代表、媒體評委代表和律師評委代表組成。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近日,有關“離婚冷靜期”的熱議備受關注。” 針對公眾關注的“冷靜期規定是否不利于保護受家暴當事人”問題,楊宗濤回應,民法典關于離婚冷靜期制度的規定只適用于協議離婚。
為了貫徹民法典有關離婚“冷靜期”制度的規定,民政部近日對婚姻登記程序進行了調整,在離婚程序中增加了“冷靜期”。針對社會關注的“冷靜期規定是否不利于保護受家暴當事人”問題,民政部4日回應:“冷靜期”只適用于夫妻雙方自愿的協議離婚,對于有家暴情形的,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訴訟離婚并沒有“冷靜期”的規定。
今年12月4日是第七個國家憲法日。據介紹,今年是全國第三個憲法活動周,時間為11月30日至12月6日,活動周期間,河南省將通過組織開展旁聽庭審活動,開展憲法、民法典知識競賽等活動,重點宣傳憲法、民法典和疫情防控有關法律法規。
明年1月1日,民法典即將實施,民政部出臺相關通知對婚姻登記程序作出調整。王金華介紹,根據現行《婚姻登記工作規范》規定,調整后的離婚登記程序為“申請—受理—冷靜期—審查—登記(發證)”。
在多地試點之后,離婚冷靜期制度下月起將在全國鋪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為了貫徹民法典有關離婚冷靜期制度的規定,民政部對婚姻登記程序進行調整,在離婚程序中增加冷靜期。關注離婚權、離婚自由,折射出公民法治觀念的進步,但圍繞離婚冷靜期的一些過度、跑偏解讀,也有必要澄清。
自2021年1月1日起,新調整后的離婚登記程序包括這五個步驟:申請→受理→冷靜期→審查→登記(發證)。離婚冷靜期并沒有違背“離婚自由”的原則,他只是為沖動離婚開了一副“后悔藥”,而非對婚姻自由增加了一道“枷鎖”。
活動期間,我省將以“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為主題,開展旁聽庭審活動、憲法和民法典知識競賽等主場活動和主題活動,重點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民法典和疫情防控有關法律法規等。活動當天,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被授牌成為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