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7日08: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27日電 1萬億元特別國債登上了微博熱搜。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赤字率擬按3.6%以上安排,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這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舉措。上述2萬億元全部轉給地方,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
小伙伴們都很關心,特別國債是什么?為什么要發行?怎么發行?老百姓能買嗎?是否值得買?
什么是特別國債?
顧名思義,抗疫特別國債不是一般國債,而是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由中央財政統一發行的特殊國債,是不計入財政赤字的。
這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舉措。抗疫特別國債主要用于地方公共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抗疫相關支出。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中新網記者表示,特別國債是服務于特定政策、支持特定項目需要,具有用途特定、規模大、期限長、政策靈活等優勢。
為什么要發行?
通俗來說,財政收入下降,但支出變多,所以需要發行特別國債,彌補資金缺口。
財政部的數據顯示,受疫情沖擊、減稅降費等因素影響,今年1-4月財政收入同比大幅下降14.5%。財政部部長劉昆預計,今年地方財政減收增支8000億到9000億元。
溫彬認為,目前,企業經營仍在恢復中,各地稅收大幅度下滑,同時抗疫、救助企業和貧困家庭、發放消費券等大量的剛性支出增加,財政存在較大收支缺口,發行特別國債是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風險挑戰的必然選擇。
1萬億元怎么花?
這筆錢很重要。
因為它要用來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包括支持減稅降費、減租降息、擴大消費和投資等。
而且,這筆錢的用法也有特別的要求。按照政府工作報告,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
也就是說,這1萬億元坐“直通車”全部轉給地方,中央一點不留,省里也只做“過路財神”,企業和老百姓收到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
具體怎么發行?
根據《關于201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抗疫特別國債發行規模為10000億元,發行期限以10年期為主,與中央國債統籌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利息由中央財政全額負擔,本金由中央財政償還3000億元,地方財政償還7000億元。
目前,具體的發行方式尚未明確,但是可以參考前兩次特別國債的發行方式。
第一次是在1998年,中國發行了2700億元的特別國債,面向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定向發行,所籌資金全部用于補充四家銀行的資本金。
第二次是在2007年,中國發行了1.55萬億元的特別國債,旨在給成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籌措資本金,采用的是定向發行和公開發行相結合,其中0.2萬億元向社會公眾發行。
老百姓能買特別國債嗎?
老百姓能不能買,就要看這次特別國債是否面向公眾公開發行。
如果是跟1998年那樣定向發行,那么老百姓就不能買了。如果是像2007年那樣一部分向公眾發行,那么老百姓就可以購買。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對中新網記者表示,預計會采取定向發行和公開發行相結合的方式,大部分要通過機構特別是金融機構認購來完成,一部分向社會公眾發行。畢竟這是抗疫特別國債,全國老百姓參與了抗疫的過程,購買抗疫特別國債也是一種愛國主義的表達方式。
溫彬表示,抗疫特別國債強調“抗疫”,發行對象和范圍預計應該是面向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尤其是對于公眾發行抗疫特別國債,有利于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抗疫,凝聚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
如果公開發行,值得買嗎?
特別國債是否值得購買?趙錫軍分析,一般情況下,要考慮風險和收益率。從風險來看,國債是由中央政府發行,信用級別最高,沒有什么風險;從收益來看,國債收益率也有優勢,還免征利息所得稅,所以有較大的吸引力。再考慮抗疫等其他方面意義,吸引力會更高。
溫彬也認為,特別國債具有安全性和收益性相結合的特征,收益率高于銀行存款利率,是無風險的最高級別的債券,對于投資者來說,購買國債不僅安全,而且相對較好的收益。
“同時,目前的國債在二級市場的流動性也比較好,所以,從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來看,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購買特別國債也是一個不錯的投資。”溫彬說。
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穩健的貨幣政策持續發力,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明顯增強,為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支撐。我國貨幣政策的空間仍然十分充足,工具箱也有足夠的儲備,能夠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挑戰,這說明,我國的宏觀調控體制機制日趨成熟。
7月30日,財政部發行700億元10年期抗疫特別國債。抗疫特別國債發行全部面向國債承銷團成員市場化招標,于6月18日啟動,累計發行16期(次)共1萬億元,發行節奏平穩有序,發行利率符合市場預期,投資者認購踴躍。
據財政部通知,6月18日,2020年抗疫特別國債一期和二期招標,備受關注的抗疫特別國債發行正式拉開大幕。據介紹,與一般記賬式國債相同,抗疫特別國債不僅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上市流通,還在交易所市場、商業銀行柜臺市場跨市場上市流通。
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年期LPR為3.85%,較上月下調20個基點;5年期以上LPR為4.65%,較上月下調10個基點。央行此前也表示,將通過定向降準、再貸款等政策措施,繼續引導信貸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發展。
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067億美元,較年初下降12億美元,降幅為0.04%。溫彬稱,隨著逆周期調控力度加大,穩外貿、穩外資等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有助于保持外匯市場平穩運行,促進跨境資金流動保持平衡,外匯儲備規模有望保持總體穩定,能夠抵御各種風險沖擊。
在今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朱鶴新表示,2018年新增人民幣貸款16.17萬億元,同比多增2.64萬億元,多增量是上年同期的3倍。朱鶴新稱,金融風險總體收斂,宏觀杠桿率基本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