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3日16:37 來源:央視新聞
22日上午,今年兩會首場“部長通道”開啟。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財政部部長劉昆、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通過視頻接受了媒體記者的采訪。
如何看待中國當前的經濟形勢?
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應該從三個方面把握中國經濟的形勢。
第一,要看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牢不牢固。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2019年中國GDP還能增長6.1%,其他經濟指標也都很亮眼,這也說明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是比較牢固的。
第二,要把握能不能很好地解決當前面臨的困難問題。綜合來看,中國經濟的抗壓能力、承受能力、韌勁都比較強。“五一”小長假之后,各項先行指標,特別是發電量每天增長5%到6%,鐵路日裝車數量穩步增長,有些產業特別是一些重要企業的生產經營快速恢復,增長幅度甚至超過兩位數。這充分說明,中國經濟有實力,也有能力克服當前的困難。
第三,要看到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趨勢怎么樣。這次疫情對中國經濟的沖擊雖然重大,但是短期的、暫時的。 從中國經濟基本面來看,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第一產業繼續向好,第二產業發展或恢復勢頭比較良好,第三產業中的一些消費業受影響比較大,但正在有力有序恢復。
如何落實政府過“緊日子”?
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 政府過“緊日子”,目的是讓人民群眾過“好日子”,這是一個長期的方針政策,并不是短期的應對措施。今年中央本級壓減了非急需、非剛性支出超50%,但對工資等剛性支出是給予保障的,機關正常運轉是有保證的。鋪張浪費的錢決不該花,沒有績效的錢也決不該花,花了還要依法依規問責。
劉昆還介紹,加強對地方財力的保障,是今年預算安排的重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今年增加赤字率所增加的財政資金全部安排給地方,中央財政發行抗疫特別國債的收入,也全部用于地方基礎設施建設和抗疫相關支出,這是對地方財力和地方財政運行的強大支撐。
中國會發生糧食危機嗎?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以來,國際糧食市場受到較大波動,糧食安全再次成為社會關注話題。今年我國的糧食生產形勢怎么樣?
對此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 可以肯定地說,中國不會發生糧食危機。他還用四句話給了大家一個“定心丸”: 糧食連年豐收,庫存比較充裕,口糧絕對安全,飯碗端在手里。
韓長賦介紹,我國已經連續十幾年糧食豐收,連續五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現在全國人均糧食占有量已遠遠高于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糧食安全標準線。稻谷和小麥兩大口糧自給率達到百分之百,現在庫存超過一年的產量,可以供全國人民吃一年。
生豬的生產供應形勢如何?
此外,韓長賦介紹,批發市場豬肉價格 已經連續13周小幅下降,比最高時下降23%,每公斤大體降了12塊錢。他還表示,當前生豬生產恢復勢頭不錯,實現今年生豬生產恢復目標,也就是恢復到基本接近常年水平還是很有希望的。經過判斷,后市豬肉價格不會再大幅度上漲。
如何讓貧困地區農產品賣出好價錢?
韓長賦表示, 要讓貧困地區的農產品真正出村進城,不僅賣得出去,還要賣個好價錢,這是下一步要解決好的。要進一步把產業鏈真正拉長,把批發市場、電商平臺、龍頭企業等等都和貧困地區連接起來。此外,他還表示要抓消費扶貧,呼吁社會各方面多買一點貧困地區農產品,愛心消費帶貧。
來源:央視新聞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11日表示,目前我國秋糧種植面積穩中有增,長勢總體正常,國內谷物供需總體寬松,庫存充裕,口糧供應絕對安全。
來自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在昨天(11日)發布的消息,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測,2020至2021年度我國三大谷物,也就是小麥、稻谷和玉米仍將會供大于需。雖然今年早秈稻生長期間,主產省遭遇洪澇災害,早秈稻單產受到較大影響,但由于播種面積增加彌補了單產下降帶來的損失,總產有所增加。
口糧庫存最為充裕、夏糧以市場化收購為主、秋糧有望再獲豐收……9月11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召開新聞通氣會,明確今年夏糧收購已近尾聲,秋糧即將上市,我國谷物供需總體寬松,口糧絕對安全,糧食市場運行總體平穩。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曉輝說,從季節上看,我國糧食生產分為夏糧、早稻和秋糧。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云說,總體看,今年夏糧收購市場化收購比重提高。
作為世界上最大、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用僅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全球20%的人口。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李國祥:現在糧食儲備技術水平提高,糧食浪費大幅降低。
中原大數據中心總投資20億元,總建筑面積15.46萬平方米,旨在建成國內一流的高標準示范性數據中心。據了解,中原大數據中心由河南信息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攜手國內一流設計單位傾力打造,項目總投資20億元,總建筑面積15.46萬平方米,旨在建成國內一流的高標準示范性數據中心。
“只要河南廣大黨員干部把職務當成平臺,就能越干越有勁兒,用自己的‘努力指數’換來地區的‘發展指數’、群眾的‘幸福指數’。河南扛穩“保糧食能源安全”的責任,黨員干部一任接著一任干,釘牢一顆釘子再釘下一顆。
今年以來,從非洲到南亞,沙漠蝗蟲災害侵襲全球多地。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普遍認為,近年來暴發的大規模蝗災與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天氣密不可分,罕見的長時間降水為蝗蟲繁殖帶來有利條件。
連日來,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圍繞“六穩”“六保”談認識、明方向、析路徑——兜住民生底線,穩住經濟基本盤,積聚未來發展勢能,就能牢牢掌握發展主動權。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保”,并強調加大“六穩”工作力度,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近日,全國政策性糧食庫存數量和質量大清查總結視頻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大清查結果表明,國家政策性糧食庫存賬實基本相符,糧食庫存數量可滿足全國居民1年以上正常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