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22日12:19 來源:人民日報
劉書亭 文/圖
5月20日,一對網紅疣鼻天鵝攜幼雛在鄭州市鄭東新區北龍湖畔及濕地棲息、游弋嬉戲。在鄭州市鄭東新區北龍湖畔及濕地,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這里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引來眾多鳥類在此棲息繁育。一時間,這對野生疣鼻天鵝攜六只幼雛在此棲息、游弋嬉戲的圖片、美聞迅速成為鄭州當今網紅。在得到人們有效愛護的前提下,眾多攝影愛好者及游人紛紛前來拍照和觀賞。
編輯:河南日報攝影部
東方白鸛是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最早只是遷徙途經山東東營,2003年開始在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筑巢繁殖,至今累計繁殖達1954只。據東營市觀鳥協會調查,2017年有36對東方白鸛在自然保護區以外筑巢繁殖,2019年繁殖種群達到57對,2020年東方白鸛已在城區周圍筑巢繁殖。
12月2日下午,在集中收聽收看全省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河南推進會議后,鄭州市立即召開國土綠化工作推進會,對全市今冬明春的國土綠化工作進行安排部署。2021年,全市要完成國土綠化面積31300畝和中幼林撫育58000畝、開建5個森林(濕地)公園、創建完成108個森林生態鄉村和11個森林特色小鎮。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實踐、一次次創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率先構建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建立完善一批基礎性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區域協調發展呈現良好態勢,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地區引領作用不斷凸顯。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實踐、一次次創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率先構建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建立完善一批基礎性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實踐、一次次創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率先構建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建立完善一批基礎性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12月6日,省委書記王國生、省長尹弘、省政協主席劉偉等省領導在鄭州市與干部群眾一起參加義務植樹活動。
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位于山東東營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片15.3萬公頃土地創下了我國暖溫帶濕地生態系統三個“最”。行至一處濕地,隨行的保護區科研中心副主任王安東手指離岸不遠的小島:“那個可不簡單,有我們的專利。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湖北是三峽工程壩區與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所在地,也是維護長江生態系統整體性的關鍵省份,生態地位極其重要。三要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形成全社會共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新局面。
今年11月以來,隨著大型涉禽鸛鶴類遷徙進入高峰期,遼寧錦州市野保志愿者參加了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組織的環渤海地區鸛鶴秋季巡護活動。據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錦州志愿者聯盟負責人余煉介紹,今年錦州市鸛鶴類遷徙的主要特點是種類多,種群數量大,遷徙時間較為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