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9日11:03 來源:映象網
記者 王韶卿 文/圖
直播“帶貨”自2019年開始風靡中國網絡,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更讓中國多地面臨農產品銷售問題。在疫情期間,“帶貨”也延續到了滯銷農產品當中,主角也從網絡博主變成了扎根農村一線的駐村第一書記,大家紛紛亮出絕招,助力村民銷售產品,同時也得到了廣大網民的青睞和好評。
5月17日,記者剛來到河南省周口市沈丘縣白集鎮尹莊行政村,就看見第一書記王萌利騎著三輪車正式開播,幫助村民在網上銷售農產品。
河南省公安廳駐村幫扶工作隊自2003年入村開展工作以來,把黨建工作挺在前面,圍繞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團結帶領村“三委”班子,加壓奮進,真抓實干,各項工作成效顯著。
直播第一站,第一書記王萌利來到了白集鎮中庭湖行政村一生態休閑農莊。這一農莊占地200多畝地,種植有50多種水果,每年5月至11月期間各種水果不斷,隨時都可以采摘時令水果。
“現在大家對食品安全和水果的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市場上的水果已經吃不到了我們小時候的味道,我種植水果的理念就是要還原兒時的果香。”生態農莊負責人王偉告訴記者,“6年前,我從上海回到家里,選擇種植水果。”
王偉告訴記者,果園發展越來越好,村里不能出去打工的村民很多都來到他的果園來就業,“在我這里上班的有很多都是貧困戶,在我果園發展的過程中政府幫助了我很多,我想為政府分擔一些。”
在果園上班的村民可以選擇按天結算酬勞,也可以按月結算酬勞,“村民每天可以自己選擇時間來我這里上班,只要有時間我都可以讓他們來干活,只要干活就會支付他們工資,時間特別靈活,我心里就是讓他們在家門口掙到錢,還能照顧到家里的孩子和老人。”
在王偉的帶領下,村里已經有四五家村民開始種植果樹,都取得了很好的收益。
上午的直播,第一書記王萌利還來到村里土雞養殖基地和玻璃溫室直播帶貨。
“這幾年我也學習了很多銷售方式幫助村民銷售農產品,直播還是第一次,很緊張,但是能夠幫助村民讓更多的人知道他們的產品,了解他們的產品,購買他們的產品,我義不容辭,不管有多大的困難,我都會勇敢嘗試!”王萌利告訴記者。
目前,村里集體經濟進一步發展壯大,投資230萬元建成了光伏發電項目,養羊場項目、37 個蔬菜大棚項目和蓮藕泥鰍種養示范基地,帶動了貧困戶脫貧致富。
上海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孫筱和早出晚歸、爭分奪秒,制定企業防疫和復工指南,助力臨港新片區在上海全市率先實現億元以上產值企業、規上企業100%復工;江蘇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干部聶永平始終關心村里無房戶老陶一家的生活困難,梳理閑置宅基地,多方籌集資金為老陶蓋起三間新房;
11月22日下午3時,獻禮脫貧攻堅戰、記錄偉大時代變革的主題影片《駐村第一書記》在河南省人民會堂舉行首映式。河南省委組織部、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扶貧辦等有關領導及電影主創人員、企業界代表歡聚一堂,觀看了影片。
《第一書記》系列微紀錄片第三集:《追夢》
文章質量差
作為駐村第一書記,陳鐵幫帶領駐村工作隊,多方協調,為村里修筑了一條十幾公里的山路,打開了山里通往外面的世界。作為派駐的駐村書記,秦倩用自己的真心真情給群眾辦了一系列的實事,贏得了老百姓的口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要健全組織體系,根據實際建立小區黨支部和樓棟(單元)黨小組,形成“社區區域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單元)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體系,實現組織建設全覆蓋,黨的領導全貫穿。
焦村鎮槐樹村,一個貧困的山區移民村;汝州市委辦公室,一個市委大院的中樞機關。
2018年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大涼山腹地考察調研,在四川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和干部群眾圍坐在火塘邊一起謀劃精準脫貧之策。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貧困地區,特別是在深度貧困地區,無論這塊硬骨頭有多硬都必須啃下,無論這場攻堅戰有多難打都必須打贏,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記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家庭。
“聽了習總書記的講話,我更有信心了!”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團委副書記李文博表示,駐村參與脫貧攻堅讓我對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有了更高維度的認識,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內涵。
?第一書記受組織選派,到貧困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是脫貧攻堅一線的領頭雁和生力軍。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第一書記擔子重、壓力大,唯有身心投入,雙手實干苦干,做到身到、手到、心到“三到”才能不負重托,順利完成組織交辦的任務。